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对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现场施工工艺、标准贯入试验、桩身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电阻率试验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优越的工程特性及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
干振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是加固深厚软黏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开展了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的现场试验研究。在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加固区域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推算了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作用下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依据平均固结度理论, 分别计算了基于应力形式和应变形式定义的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表明, 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堆载阶段。真空度随排水板深度的增加而衰减。基于应力和应变两种形式计算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分别为90.2%和91.8%, 表明地基土在预压期间已完成了大部分沉降, 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进江  程谦恭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2012,33(10):2881-2889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顶土的应力都存在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但桩顶土应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桩间土应力增大的速率;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时;桩间土应力出现极值;产生的土拱效应会使4桩中心处的应力小于2桩中心处的应力值;管桩的轴力、摩阻力和地层情况密切相关;且均随时间、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地基分层沉降的速率与路堤填土的速率呈正相关;沉降量的大小与地层深度和地层特征有关;土工格栅的拉伸位移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率经历了由慢到快再到缓的过程;地基水平位移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管桩有效地限制了地基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6.
周鹏忠 《湖南地质》2001,20(2):119-122,138
深层搅拌桩广泛用于软基加固工程。当软土含水率>50%时,可采用喷粉施工;反之,宜采用喷浆施工工艺,水泥土的加固,可用调节搅拌轴回转速度来控制搅拌效果。根据某镇工程实例的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序,指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确保水泥质量,是保证加固桩体强度与均匀性的关键。施工中必须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实行质量控制,以避免断桩或搅拌不均匀,生产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工艺成桩快、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用现场所取的土样掺入各种添加剂,制备试样,按不同的龄期进行抗压试验,并通过不同的掺入比,不同的龄期,不同的水灰比,进行对比试验,以寻求水泥加固土的最佳配方,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温州某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项目,进行了真空预压现场试验,分别对试验区的地基沉降、水平位移、真空度和孔隙水压力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的主要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对该真空预压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建模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真空预压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可以为今后类似的真空预压工程的设计以及数值计算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乐高速公路先行段,分别建立天然软土地基和钢管桩处理地基的两种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工阶段分析,分别计算得出在两种条件下地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每阶段的位移场和应力场。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钢管桩加固软黏土地基的机理。结果表明软土地基经过桩处理后的整体性得到改善,桩通过承担很大的上部荷载减小了软弱土层的受力进而减小地基变形。此外,路堤中心处土层的应力和变形均较大,从经济角度考虑,可在路堤中心小范围内加密桩,两侧减少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