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堤岸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堤岸出现的渗漏、管涌、边岸崩塌、岩溶塌陷和软土变形等灾害类型研究及其实例剖析,分析了它们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述了砂性土、隐伏岩溶和软土等对堤岸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埋长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勘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嶽  贾国臣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18-222
介绍深埋长隧洞存在的主要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和勘察方法,指出人们对不良地质问题的认识,把握和解决能力的综合水平是解决深埋长隧洞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城乡。在白河干流上筑坝蓄水形成下水库,坝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70m,正常蓄水位242m。在白河右岸的板桥峪沟内修建上水库,坝型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4m,正常蓄水位620m。发电厂房深埋于上、下水库之间的分水岭地下,洞室平均埋深约480m。水道系统为竖井加平洞布置方案。电站静水头387m,设计总装机容量1000MW。  相似文献   

4.
王思敬 《第四纪研究》1992,12(2):178-179
人类的工程活动通常在第四纪沉积物之上或其中进行,因此,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地质评价应主要基于第四纪研究。第四纪地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及大气圈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质条件。中国工程设计中地质条件的一般规律可以  相似文献   

5.
长江出三峡南津关口自宜昌而下, 由于河谷增宽, 水力梯度减小, 沉积物的颗粒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细、各类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也逐次变差。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河谷两岸漫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基本地质环境条件予以工程评价, 欲望能对长江中下游河谷两岸的各类土木工程建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域辽阔,随着水利水电开发力度的加大,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愈来愈多,其中,古河槽问题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多年来我院在乌鲁瓦提水利枢纽、阿克肖水库工程、吉音水利枢组、库斯塔依水电站及奥依阿额孜水利枢纽等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对所遇古河槽工程特性的勘查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今后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具有重要的类比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涛发  岳书仓 《矿床地质》1998,17(Z1):149-152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近年来与成矿带有关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和成矿规律等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本文分析与总结了区域成矿基底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系列、构造、地层、岩浆岩,以及含矿流体来源、演化及矿床成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近期河道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立  蔡鹤生 《地球科学》1995,20(4):427-432
长江河道变迁直接影响其两岩的经济开发和人民生活。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长江中下游近期江岸的冲淤变化、江心洲的演变及岸崩塌变形的特征及规律,分析了影响其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而预测了江岸的冲淤趋势。  相似文献   

9.
桂林红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土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桂林红土主要由石英砂粒及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组成,其体积分数为40%~75%;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一般w(Al2O3)为15.3%~25.9%,w(Fe2O3)为6.4%~11.2%。土中粘粒体积分数大都在50%以上;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含水量、孔隙比及饱和度通常比较高,分别达26%~40%、42%~70%、0.8~1.1和90%~100%;抗剪强度较大,内聚力为40~85 kPa,内摩擦角为15°~30°;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一般较小,多小于0.3 MPa-1和1.5×10-6~5.0×10-8cm/s。桂林红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在基岩面附近,尤其是溶沟溶槽中多有软土分布,并常常导致土洞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桂林红土的这些工程地质特征主要由其特殊的成土环境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大瑶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到了较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隧道围岩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变形破坏以及隧道水害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九江决口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承煌 《江西地质》1999,13(3):200-205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长江九江段决堤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原因,认为凹岸部位江流的顶冲和弯曲河道向环流的侧蚀,是决口的外部因素,大量软弱透水地层的存在,是决口的工程地质因素;人工拦江筑坝的阻水效应,加剧了江水对软弱堤基的淘刷,加大了侧向渗透压力,堤内粘土地层复盖浅薄处是管涌的突破口,防洪墙未作基础处理终于酿成了决口的发生,从而提出了5防治对策;进行系统工程地质勘查,采用地下连续加固基础,截弯取直,拆除人工石  相似文献   

12.
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穿越含砂卵砾石河流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实例 ,阐述了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穿越含砂卵砾石地层的施工工艺技术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极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文章基于岳阳市的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震效应、地表水与地下水、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它们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并从工程地质角度将岳阳市城区地下空间划分为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和不适宜4个分区。研究成果可为岳阳市城区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海地铁隧道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建设中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日趋凸现。本文结合上海市特有的地质条件,分析了与地铁隧道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及浅部含水层地下水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以及区间隧道施工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市中心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严重性程度分区图,可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作了一个概要的描述。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这一地区水电开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这些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地质适宜性问题,认为在解决工程的具体实际问题的同时,应该把西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与水能资源开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放在一个大的、与区域地质条件成生背景相联系的环境系统中,深入研究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以求获得对这些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科学认识,从而为解决工程具体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地质适宜性评价问题,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贾海锋  刘鑫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478-48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独特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论述了青藏铁路沿线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阐述了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冻胀、融沉和不良冻土工程地质现象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软土分布区挤土桩施工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现象,阐述产生这些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地质作用机理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质灾害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括了我国地质灾害研究的现状,对地质灾害的宏观规律性、基础理论研究与防治对策、治理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论述了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应注意的系统性、实践性和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矿井地质构造定量预测中的难点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矿井构造预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杉木树矿为例,评介了构造综合研究中所遇到的几个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为深部开采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论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兴全 《陕西地质》2002,20(1):98-102
通过对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地质工作的分析,指出了施工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施工地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做好施工地质工作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筑长期安全运行及建筑物遇病害加固处理的重要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