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疆哈勒尕提矽卡岩型铁铜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幼惠 《地质与勘探》2015,51(4):610-618
哈勒尕提铁铜床矿位于西天山博罗科努Au、Pb、Zn、Cu、Mo异常带中,矿区发现矽卡岩型铁铜和铅锌矿体15个。铜矿、铁矿已达中型,通过深部工程控制,初步查明全区(331+332+333)类资源量:铜金属量15.2959万t,铁矿石量1321.83万t,铅金属量2341 t,锌金属量12905 t;平均品位Cu1.09%、TFe 25.55%、Pb 1.03%、Zn 5.70%。伴生组分金属量:金2.64 t、银223 t、锌7.31万t。主矿体Ⅳ、Ⅵ体在空间上分布与大理岩小残留体的形态、产状有关,同时也是化探异常浓集中心、物探低缓磁异常分布交汇的部位以及矽卡岩最为发育的地段。主矿体赋存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些成矿的地质、物化探标志性特征,对该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勇  马冬 《安徽地质》2021,31(3):217-220
朱冲铁铜矿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方法发现岩体内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铁铜矿体。根据该矿床赋存的地质、地球物理等基本要素和找矿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物探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建立典型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
徐净  郑有业  孙祥  姜军胜  耿瑞瑞  申亚辉 《地球科学》2014,39(6):654-670, 768
西藏冈底斯知不拉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驱龙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以南约2 km,矽卡岩及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侏罗统叶巴组凝灰岩和大理岩中,具有凝灰岩-石榴子石化凝灰岩-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硅灰石化)大理岩的空间分带特征.石榴子石从早期到晚期以及从凝灰岩到大理岩方向均具有暗棕红色-棕红色-绿色(褐色)-淡黄褐色的变化特征,以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少量为锰钙辉石.靠近凝灰岩的石榴子石Al、Ti含量较高,靠近大理岩的石榴子石Fe、Mn含量较高.石榴子石环带特征明显,浅色环带富钙铁,暗色环带富钙铝,由核部向边缘整体显示钙铁组分逐渐增加、钙铝组分相对减少的趋势.知不拉层状-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是由深部隐伏岩浆结晶分异的含矿热液在温度与压力的驱动下沿凝灰岩和大理岩的岩性分界面选择性交代形成,属于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矿床而非层控或喷流成因层矽卡岩型矿床,应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属于同一套斑岩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5.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藏塔惹增地区尺阿弄铁铜矿床详细的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岩石及产出特征等研究表明,尺阿弄铁铜矿床,形成于板块碰撞造山到青藏高原新生代板内造山的重大构造转折过程中,成矿期为晚白垩世,其与板块碰撞形成的花岗斑岩以及二叠系下拉组灰岩关系密切,依此把测区内尺阿弄铁铜矿床确定为矽卡岩型矿床。尺阿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确定,表明冈底斯成矿带不仅有斑岩型矿床,亦有矽卡岩型矿床,对冈底斯成矿带成矿类型多元化及对在该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8.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大地构造单元属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弧带,其北为班公-怒江结合带,南部为冈底斯南缘弧前盆地带及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研究区内中-新生代地层较发育,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侵入岩、火山岩均十分发育。以1∶5万打加错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新找矿线索为基础,对打加错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阐述,为研究该区域的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背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日阿铜多金属矿是在1∶25万邦多、措麦幅区调中发现,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接触交代和岩浆岩型2类,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区域化探异常显示研究区是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矽卡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守林 《矿产与地质》2001,15(5):315-319
矽卡岩铜矿主要产于大陆边缘和岛孤环境的活动带,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域,与中生代-新生代花岗岩体有关,其次为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成矿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其典型成矿演化模式为变质作用-进化交代作用-退化交代作用-硫化物沉积。  相似文献   

12.
苦嘎铜矿位于西藏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中段,矿体产在矽卡岩及花岗岩近东西向的构造带中,矿床的形成与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及演化关系密切。永珠带拉伸阶段形成的日拉组为成矿的主要地层条件,而永珠蛇绿岩带聚敛消亡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是该区成矿的必要条件。苦嘎铜矿的发现对藏北以永珠蛇绿岩带为中心的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能铜多金属矿是在1/5万隆格尔-措麦地区矿调中发现的,有6条铜矿体,并伴生有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益组分.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其中Cu4矿体规模最大,经深部钻探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伴生组分较多,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矿区激电异常和化探异常显示矿区是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冈底斯成矿带是一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绒多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类型为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及矿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工作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川辉长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和生 《云南地质》1998,17(1):75-80
东川矿区多个基性侵入岩体具不同程度的铜矿化。新塘辉长岩和白锡腊辉长岩中赋存工业铜矿体及富铜铁矿体。据稳定同位素资料:大部分裂隙富矿的δ34S值趋于零,H、O、C同位素组成落入岩浆热液区,说明岩浆热液对裂隙富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东川矿区基性岩浆侵入活动,对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铜质和热动力,即部分铜质来自基性岩浆。  相似文献   

16.
<正>子尼铜矿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20°方向,平距约60 km,是义敦岛弧带南端的香格里拉弧后盆地区评价的首个中型规模铜矿床(张世权等,2014)。随着找矿的突破和研究的深入,香格里拉已是中国一重要的铜多金属矿集区,岛弧区产出有普朗、雪鸡坪、红山、铜厂沟等十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李文昌等,2011),但其弧后盆地区却一直未有突破,但子尼铜矿床的评价,为以后在弧后盆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范例。本文结合找矿实践,总结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分析找矿前景,供香格  相似文献   

17.
子尼铜矿规模已达中型铜矿床,其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为三叠系上统哈工组三段的粉砂质板岩及含砾粉砂质板岩。成矿与断层、岩性及围岩蚀变强度有关,属与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铜矿床。矿区深部和外围还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蔚山铁铜矿位于安徽省无为县,是近年庐枞矿集区发现的新类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透辉石矽卡岩中,呈层状产出,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铁矿等,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透辉石等,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矿。从目前施工钻孔分析,形成矽卡岩的侵入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结合地磁异常推断深部可能有规模更大的岩体,因此区内存在寻找(层控)矽卡岩型铁(铜)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江西永平铜矿矽卡岩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明君  李永刚  万浩章  张宇  高婷婷 《岩石学报》2014,30(12):3741-3758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说明早期流体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铁,是在较氧化条件下形成的;(2)晚期石榴石,沿石榴石裂隙重新成核或者在靠近流体通道的早期石榴石表面生长,出现震荡环带,XAdr=0.46~0.99,为钙铁-钙铝石榴石系列。石榴石发生变化的期间也形成新的矿物,如绿帘石、萤石、方解石和石英等。共存石榴石和绿帘石矿物中存在Fe3+-Al3+之间的替代,说明流体的氧逸度、组分浓度或aFe3+/aAl3+可能发生了变化。金属矿物也可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永平铜矿矽卡岩从接触带到大理岩空间上有分带现象。从岩体到围岩的变化趋势为:石榴石含量减少,颜色存在红棕色-棕色-棕绿色-黄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趋势;矿石品位降低,这与石榴石中Al2O3含量的变化较一致。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含矿热液对早期矽卡岩进行再交代改造的结果,表现为石榴石和绿帘石中Fe3+-Al3+含量的变化,并将Cu等金属沉淀下来。根据矽卡岩矿物的这些特征,在矿床勘探时,可依据棕色石榴石来追踪主矿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红泥坡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攀西成矿带康滇地轴中段的有色、黑色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元古界河口群河口组及天生坝组,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该成矿区带找矿过程、找矿意义,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