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宜昌潮水洞岩溶间歇泉动态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绪磊  陈乾龙  黄琨  周宏 《地球科学》2020,45(12):4524-4534
潮水洞无降雨补给时仍有规律的间歇性流出,是典型的岩溶间歇泉,其流量、水化学动态规律及形成机制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长期水文气象观测和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潮水洞不同时期流量、水温和电导率变化特征以及潮水洞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特征.潮水洞为多个岩溶水子系统的连接,其动态呈现为雨期和无雨期两个不同特征,且存在多个不稳定周期的间歇出流过程.通过c(Mg2+)/c(Ca2+)比值及水文动态特征辨识出间歇出流的地下水来源为天河板组灰岩含水层,随着过程流量的不断增加,深循环地下水占比最高达97%.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出潮水洞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天河板组灰岩含水层内虹吸管道的发育是间歇性动态特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五河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五河地区有钱台子、西坂、硖石三个小型金矿在开采,多处金矿点正在勘查。区内成矿地质件较好。太古界五河岩群西崮堆组是金矿有利的成矿围岩和矿源层。郯庐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控制金矿体分布,燕山期岩浆热液流体沿断裂系统充填为大量的岩脉和含金石英脉,形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杨淼生 《江西地质》1998,12(2):96-100
庐山东南麓发育一套呈弧立穹窿状产出,由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组合构成的中深变夺类,并伴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浆侵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保德地区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采集煤样、煤层气样及水样,开展气体组分分析、煤层气井产出水水质检测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组成中烃类气体以CH4为主,体积分数为88.60%~97.59%;含有少量乙烷,体积分数仅为0.01%~0.14%;干燥系数均大于0.99,属于极干煤层气。非烃类组分中,主要含有CO2和N2,其中,CO2体积分数为1.74%~7.61%,N2体积分数为0.04%~8.18%。煤层气δ13C(CH4)值为–56.8‰~–47.7‰,δ13C(CO2)值为–6.6‰~13.9‰,δD(CH4)值为–252.6‰~–241.6‰。煤层产出水呈弱碱性,属于NaHCO3类型水,与地表水离子构成、矿化度、δD(H2O)和δ18O(H2O)值均相近,有地表水的补给,有利于产CH4菌大量繁殖,生成次生生物气。综合认为,研究区煤层气为热成因气和生物气的混合气,生物成因气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还原作用形成,受煤层解吸–扩散–运移作用、水溶作用和次生生物作用导致煤层气“变轻”。研究成果为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朱村金矿位于江南隆起北缘。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近东西向展布,总体北倾;主要为石英细(网)脉、硅化岩型金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等,属于构造岩浆热液型矿床;找矿标志有构造、岩性、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  相似文献   

6.
在鲁西南地区,由于饮用高氟地下水而导致的地氟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富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氟含量为0.05~6.7 mg/L,平均1.20 mg/L,高氟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嘉祥黄河冲洪积平原与山前冲洪积平原交接部位和曹县、单县、菏泽黄河冲洪积平原河间洼地;地下水中氟含量与pH、矿化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K++Na+和Ca2+相对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Ca2+含量相关性显著。本文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研究了黄泛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对于确定地氟病的成因及制定地氟病的防治措施,寻找适用饮用的低氟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防城港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十分必要。在充分收集并梳理前人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斜坡结构、岩性特征、分布高程、地形坡度及植被发育情况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并运用统计学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有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以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降雨集中的6-9月;空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100 m,坡度在30-50°的斜坡区域,其中以海拔小于50 m区域最为发育,且多数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在地貌变化的结合部位。绝大多数灾害发育在侵入志留系连滩组、三叠系的花岗岩中,逆向斜坡地质灾害最为发育,且与植被分布具有密切的联系。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斜坡结构、地质构造,外部因素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二郎山地区横跨康滇地轴、龙门山造山带2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地处3个不同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地质背景复杂,褶皱、断裂比较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技术及遥感测量技术等地质填图手段,将研究区按沉积建造、变形型式、地质演化等方面将其划分为东部沉积盖层变形岩块和西部基底变形岩块2个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为8个次级单元。阐明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研究区及周边的形成与演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区域内的地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出露齐全、连续,且岩石类型多样、化石丰富,是我国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其沉积环境以潮下高能浅滩为主,其次为间歇能量的潮间带、滨岸的中小型浅滩,少数为开阔海较深处的静水灰泥沉积。石灰岩集中分布于下寒武统天河板组和水井沱组,其次在下寒武统的石牌组、中寒武统的磕膝包组、官山瑙组有少量夹层出现。其岩石类型有颗粒灰岩(鲕粒灰岩、核形石灰岩、砾屑灰岩及砂屑灰岩)、含颗粒泥粉晶灰岩(含生屑泥粉晶灰岩、含生屑灰岩)及泥晶灰岩。白云岩是本地区数量最多的岩石类型。从下寒武统石龙洞组开始都是白云岩沉积,白云岩可据白云石化作用机理和时间的不同分为准同生白云岩和准同生后白云岩两大类。准同生白云岩广泛出现于中上寒武统,岩石呈土黄色、砖红色,具纹层、鸟眼、干裂构。准同生后白云岩根据残余颗粒的有无可分为残余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两大类。晶粒白云岩有两种成因。一为回流渗透云化;二为深埋藏云化。根据本区寒武系岩石的岩石学特征、生物组合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本文重建了各组段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蒙山地区位于江西西部,是我国南方较大的硅灰石矿产资源基地,已探明的硅灰石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5。区内硅灰石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侵入形成的蒙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300m范围的下二叠统茅口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中;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走向长100~400m,厚度2~20m;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硅灰石、石英、方解石,硅灰石含量一般为55%~70%,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和CaO。区内燧石灰岩提供了硅灰石形成的硅钙质组合、中深成岩浆岩为钙硅化学合成硅灰石提供了反应热液是两个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属层控热变质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苏北,胶南地区榴辉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讨论苏北、胶南地区的榴辉岩的地质、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依据野外地质产状,该区榴辉岩可分三种类型,即产于超基性岩中的Ⅰ类榴辉岩;产于片麻岩、片岩中的Ⅱ类榴辉岩;以及产于大理岩中的Ⅲ类榴辉岩。Ⅰ类榴辉岩可能是超基性岩带上来的幔源榴辉岩团块,其结晶温压为570℃,16×108Pa,后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再平衡;Ⅱ类和Ⅲ类榴辉岩可能是基性岩经区域高压变质的产物,其形成条件分别为620—640.℃,14—15x10Pa到560℃,13.8×108Pa和670—690℃,14—24×108Pa到745—758℃,15—22×108Pa。不同类型榴辉岩形成温压相近,但其温压的形成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2.
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文娟 《地质与勘探》2011,47(2):244-250
祁漫塔格地处东昆仑造山带西段,该区建造组成丰富,断裂构造发育,断层构造以北西西走向为主,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强烈.在综述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对区内肯德可克铁钴铋金矿床、野马泉铁锌矿床和迪木那里克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以肯德可克矿床为例,对比了不同成因类型铁矿床中磁铁矿的化学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床的成因,为该区下一步萤石矿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在系统总结研究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萤石矿床围岩和萤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萤石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中萤石的Cu、Pb和Zn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略富集,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说明该区萤石矿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可能性较小;萤石矿与赋矿围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且同步,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时,萤石及围岩与华南黑云母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一致,表明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被破坏了的黑云母,说明这类萤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热水流体对围岩的淋滤和萃取。结合研究区北部林西地区萤石矿床H-O、S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属于有大气降水参与的热液脉状充填型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4.
安塞建华镇瓦窑堡组油页岩广泛分布,对油页岩的研究有利于常规能源的补充。对该地区油岩页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工业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该地区油页岩形成于三叠统瓦窑堡组于河流-潮坪-湖泊沉积体系中,盆地古沉积演化控制油页岩分布。本区油页岩含油率中等,含油率与含碳量、灰分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16.
彭涛  才永吉  张国鹏  陈健 《西北地质》2024,57(2):135-145
青海磨石沟锰矿是近年来东昆仑南坡地区新发现的台盆相沉积型碳酸锰矿,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盐岩组顶部。含锰岩系及锰矿体具有厚度大、延伸稳定、岩性组合简单及整体品位偏低但储量较大的特点,是青海省内少数具有良好前景的锰矿勘查基地之一。根据磨石沟锰矿区的最新勘查成果,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厚大的白云岩–碳质板岩含锰岩系、层状密集分布的锰矿体、矿石质量特征及主–微量元素特征等方面推断矿床成因与热水沉积关系密切,初步探究磨石沟地区热水沉积锰矿的成矿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评价磨石沟锰矿区的找矿潜力,为类似沉积型锰矿勘查提供找矿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出露于河北武安地区的隐爆角砾岩分布广泛,其成岩过程对于研究该区岩浆和流体的相互作用及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北武安洪山隐爆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及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EMPA)及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原位分析。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武安角砾岩主要分布于主岩体(闪长岩)与围岩(灰岩)之间,角砾多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具有明显可以拼合的特征,角砾边部常可见方解石的再生加大现象,因铁含量的不同,角砾呈深浅不同的颜色。基质成分主要由方解石和赤铁矿组成。赤铁矿环带发育,其核部FeO高,边部MgO、Al2O3高,其全铁含量与SiO2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赤铁矿相对富集Ba,K,U等元素,亏损Th,Ta,Nb,Zr,Hf等高场强元素,表明其可能形成于岩浆-流体环境。同心层状赤铁矿明显富集Ti和Pb,Ti的相对富集表明同心层状赤铁矿的成因与岩浆有关,Pb的相对富集则表明其形成后期有热液叠加参与。本文研究认为,武安地区隐爆角砾岩的成因模式为:深部岩浆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上覆围岩的圈闭而产生流体沸腾超压现象,随后上覆岩层突然减压破碎,岩浆-流体发生隐爆作用并将上层岩体破碎胶结成岩。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床的成因,为该区下一步萤石矿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在系统总结研究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萤石矿床围岩和萤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萤石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中萤石的Cu、Pb和Zn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略富集,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说明该区萤石矿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可能性较小; 萤石矿与赋矿围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且同步,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时,萤石及围岩与华南黑云母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一致,表明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被破坏了的黑云母,说明这类萤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热水流体对围岩的淋滤和萃取。结合研究区北部林西地区萤石矿床H-O、S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属于有大气降水参与的热液脉状充填型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床的成因,为该区下一步萤石矿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在系统总结研究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萤石矿床围岩和萤石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萤石矿床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中萤石的Cu、Pb和Zn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略富集,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说明该区萤石矿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可能性较小; 萤石矿与赋矿围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且同步,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时,萤石及围岩与华南黑云母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一致,表明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可能主要来源于被破坏了的黑云母,说明这类萤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热水流体对围岩的淋滤和萃取。结合研究区北部林西地区萤石矿床H-O、S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喀喇沁旗地区萤石矿属于有大气降水参与的热液脉状充填型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王庄地区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