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接触地带,1∶5万区调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和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具“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反映了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浅析江西宜黄地区中深变质岩系与浅变质岩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接触地带1:5万区调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的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是“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反映了加里东斯造山作用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鲁东地区较广泛地发育着元古宙中深变质岩系及非金属矿含矿变质建造,其中蕴藏的石墨,滑石、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在省内外占有重要地位。鲁东是山东省元古宙非金属矿重要成矿区。鲁东地区不同的非金属矿,明显受控于不同类型的含矿建造;而不同类型的非金属矿含矿建造的形成又明显受控于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江西北武夷地区变质岩系中几个地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国辉  钟发芽 《江西地质》1999,13(2):141-146
本文依据近年来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科研成果对江西北武夷地区中深变质岩地层划分对比、地层时代及变质作用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该区中深变质地层与赣中南浅变质地层为加里东造山期同质异相的产物,变质地层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震旦世,变质时代为晚震旦世-晚泥盆世,并可进一步划分为早、中、晚3个变质阶段。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西宜黄地区直升机航空电磁、磁综合测量资料,以及重点勘查区块的地面双频激电、地面磁测资料,探讨了航空、地面物探组合异常特征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寻找铁、铅锌等物探组合异常找矿标志,并圈定了12处寻找铁、铅锌等重要找矿目标,为该区寻找铁、铅锌等矿产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论皖南地区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地层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南部(皖南)前寒武纪浅变质岩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达数千米,称为沥口群和溪口群,传统上当做青白口纪和中元古代地层。可是,这套浅变质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层序叠置关系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在分析现有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序列、物质组分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研究,结合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重新厘定了皖南地区浅变质岩系的地层格架。这套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海底扇沉积体系和盆地平原沉积体系,分为上溪群和溪口群,分别代表北部盆地边缘相带和南部盆地中部相带,两者为同期异相沉积。300颗碎屑锆石的测试结果表明,68颗碎屑锆石U-Pb年龄为727±12Ma~835 Ma,最年青的碎屑锆石年龄(727±12Ma)限制了沉积物的最大沉积年龄,浅变质岩系地层时代为早—中南华世。上溪群分为两个组,下部湘东组,包括3个段,代表从滨岸—陆棚经海底扇到盆地平原的海侵沉积序列;上部羊栈岭组,包括4个段,代表从盆地平原经海底扇—陆棚—滨岸的海退沉积序列。溪口群包括漳前组、板桥组和木坑组,代表盆地中部外扇—盆地平原沉积。碎屑锆石的U-Pb年龄,Tu、U含量以及Tu/U比值,证实井潭组火山岩为浅变质岩提供了大量物源,上溪群和溪口群浅变质岩地层应该覆于火山岩之上。上溪群和溪口群假整合覆于铺岭组/井潭组火山岩系之上,其上为休宁组不整合覆盖,代表皖南地区早南华世—中南华世一次比较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沉积。  相似文献   

7.
8.
江西大背坞地区浅变质岩中同生碎屑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生碎屑是沉积岩中一种反映动荡沉积环境的典型构造现象。笔者在大背坞地区首次发现了同生碎屑,这对确定双桥山群属于浊流相沉积提供了又一重要证据。根据同生碎屑的变形特征,笔者认为本区双桥山群地层主要经历两期变形,即以压扁为主的区域褶皱变形和以剪切为主的韧性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9.
10.
南武夷山中村地区中深变质岩调研新进展李国生,梁景时(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中村地区变质岩,前人认为是混合岩。通过1∶5万区调工作,认为是中深构造层次的产物,应属构造成因。其基本特征如下:1构造岩石单位及主要岩石类型依据岩性组合、构造变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赣东北地区浅变质岩中微古植物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赣东北地区大面积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 ,该套地层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资料 ,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 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 ,相继获得了一批微古植物资料 ,并对所获得的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存在微古植物 73属 173种 ,据统计 ,其所代表的时代绝大部分为中新元古代。根据微古植物组合 ,结合地层层序及有关同位素的测定年龄数据 ,认为研究区浅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2.
石材荒料开采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材荒料开采初析石材矿山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最低开采率,即在地质、开采条件具备的前题下,确定采石无亏损,达到石材荒料的最高产出利用率。因此,它与一般利用工业指标去评价矿床、计算矿山的服务年限是有些不同的,这方面当然计算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董钟斗 《安徽地质》2021,31(1):14-18,22
安徽宿州栏杆地区含金刚石的岩体是通过验证地磁异常而发现的.该地区钻孔资料显示含金刚石岩体均为基性辉绿岩,但含矿层与磁异常并非完全一一对应.文章结合钻孔与磁测资料就含金刚石岩体与磁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磁异常找矿是该区寻找金刚石的有效途径,但同时应注意对非磁性含金刚石岩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邓家山地区构造分区、分段和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得出该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多期自南向北挤压作用的结果,并受到后期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有利的成矿地段和成矿构造部位与隐伏岩体、矿体的埋深向南逐渐加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叶景平  曹祖华 《江西地质》1998,12(4):284-290
赣南地区可划分为三个自然生态环境区,即:东、南部山地丘陵区、中部盆地丘陵区及西部山地丘陵区。从全区范围来说,单位耕地面积创造的农业产值与森林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目前中部盆地丘陵区内的工业发展及西部山地丘陵区的农业发展与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赣南东部银坑矿田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银坑矿田控矿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强调构造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矿田成矿有利部位,认为矿田的找矿方向应是秀田排—柳木坑—老虎头区、牛形区、白竹园区及营脑区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大地热流与铀矿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江西省大地构造、铀矿分布和大地热流实测资料,证明大地热流异常和铀矿均受深大断裂和深部构造变异带的控制,铀矿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热流异常,并据此初步探讨了根据大地热流异常寻找铀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初论地质信息有序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有序系列(IOS)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具有非随机性定义的信息、非周期性、存在于大量无序中的有序部分特征的有序性。IOS的理论是应用基于较少假设的、较为简单的数字或几何模式去研究地质体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减少类似概率分布、周期性、平稳性、遍历理论等假设要求。IOS中的一组现象,表面上看类似于周期,但被广义地定义,它们不能被谱分析和统计分析发现。“系列”一词用以与“模型”相区别,其特点是仅在有限范围和短时间内存在,是不平稳和遍历的。“有序”一词是强调在混沌中存在的有序部分,可应用于预测目的。所以,IOS是有序性中一部分。大地震、热点、超大型矿床、节理等时空分布表明了IOS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9.
试论石油与铀矿床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