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湖北青峰断裂为一韧性剪切带,对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表明,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机制,形成时的构造差异应力平均值为137.92MPa,应变速率为6.713×10^-15s^-1。文章还讨论了断裂带的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6.
7.
韧性剪切带(ducitile shear zone)又称韧性断层,它是一种呈带状展布的发育在地壳一定深度下的高应变带,是地表脆性断层向地壳深部延伸部分,与地表脆性断裂组成断裂的双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9.
横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密切。该带中央为揉流褶皱带,往两侧至边缘依次出现鞘褶皱、a型褶皱、b型褶皱。带内发育的拉伸线理方向与剪切带走向近于垂直,旋转石香肠指示剪切运动方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右型剪切,表明本带为韧性推覆剪切带。 相似文献
10.
从侏罗世中期至晚白垩世的燕山运动,广东东南部的莲花山断裂带发生强裂的断裂活动。其北支深圳断裂束延伸至香港地区为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它亦相当活跃,产生大量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壳深度,形成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并产生新田、青山和吊灯笼等韧性剪切带。其中新田和青山剪切带表现为韧性推覆剪切带,走向NNE至NE,均位于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内。该断裂带由多条长期活动、成因多样的断裂组成。吊灯笼剪切带呈EW走向,分布本港境内新界的东北部,表现为韧性伸展构造,随韧性剪切带形成后之地壳运动,常发生脆性断裂变形,叠加于原有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11.
茅排金矿床位于江西省临川县,金矿床产于震旦系区域变质岩中。含矿围岩主要为片岩、片麻岩和变粒岩。控矿构造是一条北东向平移剪切带。该带长约2Km,宽为700m,带内有两组片理,一组走向20—30°,另一组走向40—60,在平面上构成典型的SC组构。矿体主要产于前者片理带中。在剖面上,该韧性剪切带表现为一系列的不对称褶皱,北西翼产状较缓, 相似文献
12.
13.
韧性剪切带构造研究的进展张长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1)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自7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把实际韧性剪切带简化为简单剪切带来研究。1993年C.Simpson发表了题为“StrainandKinematicanalysi...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构造机制韧性剪切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山西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区的花岗质岩石(均一的)中的韧性剪切带研究,初步将变窄和变宽韧性剪切带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混合岩化作用是伸展构造作用下变宽韧性剪切带岩石发生的“自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韧性剪切带中的剪切指向标志:以辽宁某些韧性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剪切指向标志是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这里系统地介绍了12种具有剪切指向意义的构造。对其中重点部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详细的分析,并且指出了应用某些剪切指向标志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宏观和微观研究分析,认为政和—大埔断裂中段为一韧性剪切带,沿该带发育有规模巨大的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的糜梭岩带。剪切带内的面理从其边缘至中央逐渐变化并趋近于剪切滑动面,整体上表现为“S”形,剪应变值γ从边缘的1.06变化到中央达6.15。该剪切带形成于印支期,带内各种塑性变形构造发育,糜棱岩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据计算,其位移量大于10公里。 相似文献
18.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以西的狭长地区内。本研究的考察路线为阜平县龙泉关乡至长城岭公路沿线,穿过了韧性剪切带。对龙泉关构造岩进行了石英包裹体测温和矿物对氧同位素温度计测温,该剪切带的形成温度大于460℃,大于黑云母的K-Ar封闭温度。超糜棱岩及两侧岩石中七个黑云母等矿物的Ar-Ar定年和全岩Rb-Sr定年表明,该剪切带形成于1952-1914Ma前后,在韧性剪切过程中Sr同位素有可能重新达到均一化。锆石的U-Pb年龄为2506Ma,它代表原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9.
20.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Wk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