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阅读、分析以往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的试验条件 ,对桶形基础及其作用下的粉质土海床失稳机制研究的试验作出了专门设计。该设计通过配土、设计模型桶基和负压沉贯的操作过程、设置孔压传感器等实验手段 ,努力从土体破坏的角度 ,寻求负压沉贯过程中沉贯负压、沉贯阻力及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和确定桶基的上拔力。并且指出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以利于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煜鹤堂蝮蛇酒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检疫合格的SD大鼠、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及煜鹤堂蝮蛇酒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剂量分别相当于成人推荐食用量的20、10和5倍)。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定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同时按10ml/kg给予受试物或溶媒,连续4周,末次给样后检测血糖(GLU)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LDL-C)及低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SHR大鼠按10ml/kg灌胃给予受试物4周,每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压。结果:煜鹤堂蝮蛇酒各剂量均可显著降低高糖高脂模型大鼠GLU和TC水平(P<0.01),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TG及LDL-C水平(P<0.01或P<0.05);煜鹤堂蝮蛇酒高剂量可明显降低SHR大鼠收缩压(P<0.05),对实验动物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煜鹤堂蝮蛇酒具有明显的降糖调脂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壳寡糖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COS)对OS-RC-2肾转移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肾肿瘤细胞OSRC-2,MTT法、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OS对其增殖分化、凋亡和增殖周期的影响;建立小鼠OS-RC-2肾转移瘤模型,COS(50、100、300、500mg/kg)灌胃15d后取瘤块并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COS对肾转移瘤VEGF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显示,100和300mg/L COS可明显抑制肾肿瘤细胞OXRC-2的增殖(F=69.21,q=11.32、19.35,P<0.05)并促进其凋亡(F=205.72,q=31.52、23.21,P<0.01),还可使细胞在G0/G1期比例明显增高,S期比例降低(x2=22.54,P<0.05)。100和300mg/kg的COS可有效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F=148.39,q=25.05、15.10,P<0.05);并可使VEGFmRNA的表达明显减低(F=172.05,q=35.50、25.27,P<0.01)。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多形性改变,核染色质边聚等。结果表明,COS可抑制OS-RC-2肾转移瘤的生长,其中100和300mg/kg剂量组抑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马尾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马尾藻多糖(SP)、环磷酰胺对H22荷瘤NIH小鼠灌胃给药,通过建立H22实体瘤小鼠模型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数量等指标,观察马尾藻多糖在H22腹水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的影响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质量比为100mg/kg时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达到61.3%;H22腹水瘤小鼠经SP灌胃后,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SP能显著提高H22腹水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SP质量比为100mg/kg时效果最好,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69.87%。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研究探讨枳葛保肝降脂方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枳葛保肝降脂方的潜在有效成分,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及实验研究对核心靶点、通路等进行验证。通过HE病理染色、ELISA、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枳葛保肝降脂方对ALD大鼠肝组织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获得枳葛保肝降脂方靶点321个,ALD相关基因1 635个,交集基因178个,其中核心靶点15个。核心靶点基因包括人细胞质肌动蛋白1(ACTB)、白细胞介素- 6(IL-6)等。GO功能主要涉及调控外来生物刺激、氧化应激、肽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葛根素、木犀草素可能是枳葛保肝降脂方治疗ALD的核心活性化合物。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部分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坏死,并伴有大量的脂滴空泡;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TNF-α mRNA、IL-6 mRNA及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 (p-PI3K)、蛋白激酶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 B(p-AKT)水平与正常组比较,美他多辛组及中药各剂量组IL-6、TNF-α、IL-6 mRNA、TNF-α mRNA及蛋白PI3K、p-PI3K、AKT、p-AK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枳葛保肝降脂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ALD,可以通过上调p-PI3K、p-AKT的表达,抑制炎症进而起到治疗 A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螺旋藻多糖150~300mg/kg,无论注射或口服,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增加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和血清溶血素的含量。说明螺旋藻多糖不但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促进机体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功能。它的作用机理似与螺旋藻多糖能增强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和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还与其能消除免疫拟制剂(环磷酰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实验分析,得出了影响二维砂质海滩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滩特征坡度与输沙强度参数。运用波能耗散理论,本文推导了海滩冲淤判别式,给出了判别海滩冲淤类型的标准。作者用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海滩演变资料进行了验证与比较。结果表明,判别式不仅能较好地判别不同波浪相继作用下的海滩冲淤演变特性,对预报不规则波浪作用下的海滩冲淤特性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海绵是多孔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仅高于原生动物。它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生活习性群居,生活方式多样化,分布甚广,世界海域大约分布有4000余种。  相似文献   

9.
建立丁胱亚磺酰亚胺(L-Buthionine Sulfoximine,BSO)排空小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模型,研究噻唑烷酸(N-acetyl-glucosamine-thiazolidine-4(R)-carboxylic acid,GlcNAcCys)提高肝组织GSH含量,保护肝脏免受外源性毒物、药物损伤的可能机制。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SO组及GlcNAcCys不同剂量组小鼠注射BSO(6mmol/kg体质量,i.p.)。2 h后,正常对照组和BSO组注射生理盐水,GlcNAcCy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GlcNAcCys(200、4009、00 mg/kg体质量)。6 h后,用Ellman’s法测定肝匀浆总巯基(Total Sulfhydryl,T-SH)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GSH含量;用试剂盒检测肝匀浆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RT-PCR法检测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yl-L-cysteine Ligase,GCL)基因表达。GlcNAcCys能够提高肝匀浆中T-SH和GSH含量,增强抗氧化酶GR、GST活性,RT-PCR结果显示,GlcNAcCys能够诱导GCL mRNA的表达。GlcNAcCys能够提高肝组织T-SH、GSH的含量,增强GST、GR酶活力,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脏免受毒性中间代谢物的损伤。GlcNAcCys提高肝组织T-SH、GSH含量的机制与其诱导GCL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1983-1996年间关于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通过鱼类划性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和体风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外源生长激素在鱼体内不会产生积累。鱼类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和释放抑制因子(SRIF)的双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神经肽(NYP)对鱼类生长激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风除痒汤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除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粉坐浴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肛门瘙痒及皮损积分变化,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的浓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肛门瘙痒及皮损面积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亮氨酸脑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除痒汤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β-内啡肽的浓度、减轻中枢性致痒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研究抑酸复合茶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降尿酸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及抑酸复合茶高、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连续灌胃3周以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建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尿酸(UA)及给药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一氧化氮(NO)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抑酸复合茶对HEK293细胞URAT1和GLUT9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抑酸复合茶高剂量组UA、BUN、Scr、CysC均降低,N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UA、BUN降低,NO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别嘌醇组比较,抑酸复合茶高剂量组CysC下降,N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酸复合茶还可使HEK293细胞中URAT1和GLUT9的表达量降低。结论:抑酸复合茶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降尿酸作用明显,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URAT1和GLUT9蛋白表达而发挥。  相似文献   

13.
海阳市砂质海岸资源丰富,延绵近120 km,尤以万米沙滩浴场著称,但近年岸滩侵蚀严重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基于海阳市羊角畔两侧长约20 km典型砂质海岸连续3 a的海岸线蚀和典型剖面蚀淤调查,定量化研究海滩侵蚀及其变化,辅以一维数值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泥沙运动特征和海滩侵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42.5%...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分析了斯里兰卡冷涡的季节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斯里兰卡冷涡发生于每年的6-10月之间,其中心位于8°N、83°E,垂直深度可至250m.西南季风受斯里兰卡岛地形的阻挡而在其东侧海域形成气旋式风应力旋度引起的向上Ekman抽吸是冷涡产生的主要原因.冷涡随季节的发展先朝东北、后朝西北方向移动,造成冷涡的季节平均位置比气旋式风应力旋度偏北1-2个纬度.西南季风漂流的平流作用以及基于β平面的简单涡旋传播理论可分别用于解释涡旋的东北向和西北向运动.  相似文献   

15.
ENSO循环的非对称性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资料,以Nino3.4区SSTA(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指数为标准,选取典型El Nio和La Nia事件进行合成分析,观察ENSO的非对称性。通过分析ENSO事件发生过程中温跃层深度异常和斜压能量转化率的变化,研究其对ENSO循环非对称性的影响。由于与ENSO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在南、北太平洋的传播主要是以Rossby波的形式,Rossby波可以通过不稳定机制获得能量成长和传播,斜压能量转化率越强,携带ENSO相关海洋异常信号的Rossby波就可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成长,这种信号传播至赤道区域可以更快地导致ENSO事件的爆发。研究表明,在El Nio事件达到顶峰时,北太平洋ENSO相关的Rossby波传播区斜压不稳定能量很强(可使Rossby波增幅)、温跃层加深(可使Rossby波加速),有利于El Nio相关的暖信号传出,这很好地解释了El Nio事件总是比La Nia事件振幅大以及El Nio事件向La Nia事件转化比La Nia事件向El Nio事件转化快很多的现象。因...  相似文献   

16.
东亚夏季气候主要模态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增臻 《海洋学报》1999,21(6):26-39
主要研究了东亚(中国和日本)夏季气候(降水和气温)主要模态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大尺度年际变化间有很强的耦合:大范围多(少)雨对应大范围低(高)温。奇异值分解的第一个模态的长期变化主要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逐年增加(变湿)的趋势而气温逐年降低(变冷)的趋势。在70年代中期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气温耦合变化的准两年分量明显增强。研究表明,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异常十分相似,即主要是两个遥相关型:太平洋-日本(PJ)型和欧亚型遥相关型。与夏季东亚梅雨异常相联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气温异常是中高纬度干冷空气和低纬度暖湿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和相关的对流活动的年际变化通过PJ型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产生十分显着的影响。西太平洋对流活动与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季节性。PJ型不仅是夏季西太平洋对流活动与北半球夏季热带外地区500hPa高度场年际变化耦合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模态,而且也是两者各自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模态。1984年夏季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主振荡型分析表明存在着能量从热带西太平洋向东亚北部的PJ型的振荡传播。低纬度的影响可传播到70°N,同时也存在能量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传播.即从极地传播到70°N。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影响在70°N附近汇合。  相似文献   

17.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newly-developed rectangular flume to investigate the pore pressure response of silty seabed in standing waves, and to emphatically discuss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wave-induced pore pressure. We first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wave-induced stress, laid out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particularly monitor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pore pressure. Then, we summarized the physical essence of wave-induced pore pressure, discuss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existing models, and proposed several key points about developing new mode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gular standing waves were obtained in the rectangular flume. The oscillating pore pressure (OPP) and the residual pore pressure (RPP)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seabed under wave nodes or antinodes, and were found with coupling effect. The OPP and RPP were related to the elastic and plastic volumetric strains, respectively. Both elastic and plastic volumetric strains may be caused by the wave-induced cyclic spherical stress or deviatoric stress. The elastic model could only simulate the OPP and the pore pressure development mode could only simulate the RPP. The yielding under isotropic compression and the shear expansion of geotechnical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wave-induced stress path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elastoplastic model to simulate the wave-induced pore pressu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8.
"868"菌粉作饲料添加剂提高甲鱼免疫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5%量添加"868"菌粉作甲鱼饲料添加剂,喂养3个月,用甲醛灭活的嗜水气假单胞菌免疫后,观察甲鱼抗体产生和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68"菌粉可促进甲鱼抗体产生,且甲鱼白细胞吞噬率提高了4.1%,吞噬指数提高了8.4%.  相似文献   

19.
漳州地区热田的水热活动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台湾海峡》1997,16(1):21-27
本文通过漳州地热田及其周围地区的水热活动、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爆破、重力、地磁、电性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综合地球物理场之间关系分析,得出漳州地热田是高热异常背景下产生的对流型水热系统:深切到上地幔的NE向长乐-南澳断裂、NW向九龙江断裂及E-W向南靖-厦门断裂控制了地下水的深循环,使大气降水得以下渗到〉3km深度,被地温加热并富集起来,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沿通道-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上涌。热田区破碎的岩石导致  相似文献   

20.
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作为生物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 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部分片段, 结合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和降落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 克隆得到缢蛏两个多巴胺受体的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的变异体, 命名为ScDopR2a和 ScDopR2b, 长度分别为1824bp和2758bp。两个变异体均包含相同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 UTR)(24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440bp), 共编码479个氨基酸残基。但是两个变异体的3′UTR 长度不同, 分别为360bp和1294bp, 其中ScDopR2b在polyA尾前插入936bp。在同源的ORF区设计引物, 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多巴胺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基因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该基因序列3′UTR插入片段区域设计特异引物检测ScDopR2b的组织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组织, 表达趋势与ORF区大致相同。进一步设计缢蛏组织损伤实验, 对进水管前端进行损伤处理, 在处理后的第4h、8h、12h、24h、48h、60h和72h取样, 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 同源区表达量在12h和48h呈上调, 在8h、24h和72h下调, 且ScDopR2b表达趋势与同源区表达模式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 缢蛏多巴胺受体参与了损伤修复过程, 其表达特征可能与多巴胺作为补偿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