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前言四十年代以后,随着高空探测技术的发展,等熵分析技术曾一度发展很快,成为天气分析的工具之一。但由于手工操作繁琐,以及在使用中遇到各种困难(例如,大气中非绝热过程或者温度层结出现超绝热、所选取等熵面与地面相交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在实 相似文献
5.
6.
可变网格的样条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气象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样条插值方法,建立了一种网格和区域都可以变化的客观分析方法。曾对该方案中有关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指出了在客观分析中采用样条插值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该方案不但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而且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所做的实例分析,效果也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两种滤波方法对常规高空资料进行滤波,以分离出中尺度或次天气尺度系统。第一种方法取Shapiro和夏大庆等人设计的算子;第二种方法取Barne设计的滤波算子,用不同权重常数进行试验。 分析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尺度分离。就分离效果来看,以权重常数较大的(14)式中尺度分离功能最佳;其次是(1)式和权重常数较小的(14)式。同时还表明,低层中尺度系统与强对流天气(大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大暴雨出现在中尺度气旋与中尺度反气旋之间,偏于中尺度反气旋一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数值预报图中有限区域网格点各气象要素场资料的分析,找出本站产生降水天气的共性特征,选取具有天气学意义的网格点中各气象要素指标作为因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MOS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介绍时间序列的客观分析方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典型变化的函数去拟合一个实际观测要素的时间序列,即是以变化要素的变化幅度的绝对值与相应实测变化差均方根之比的数学方法计算出一个特征量,从最大特征量确定实际天气是否发生转折,并介绍了在天气分析中的几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暴雨天气是安康地区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常引起河流泛滥和山洪爆发等自然灾害。迄今为止,尚无人对安康地区的暴雨天气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此,我们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历史上安康地区出现的暴雨个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1资料来源及其处理1.1暴雨日标准及个例选取景雨目标准为:全区至少有3个站日降水量在380mm以上,且至少有1个站日降水量不低于50.0mm,按上述标准,从安康地区1985~1995年1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中,选出暴雨个例56个,建立暴雨个例历史资料库。1.2因子选取根据我台多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山夫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8,(11)
天气气候客观分类法是把气象要素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得到客观结论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综合考虑某几个气象要素的共同作用,比用单个气象要素进行分类更具科学性,实际效果也有明显改进. 例如,一般总认为SO_2浓度与能见度是反相关的,但在美国东部城市惠明顿的实测结果却表明两者是无关的.原因是用单一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一般区域上使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时,所得的客观分析场具有良好的低通滤波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曲面拟合的客观分析方法,其滤波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中尺度环流系统与实际天气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理论假设推导出建筑物内壁温度与气温及15CM地温的关系式,利用历史“回南天”过程记录确定了关系式的相关系数,建立了建筑物内壁温度的拟合公式,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回南天”观测资料缺少的难题;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回南天”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及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回南天”过程是在冷高压和暖低压的交替影响下产生,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类过程,并总结两类过程的单站内壁温度、气温、露点、24小时日平均变压等要素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场特征,分析它们与“回南”影响时间及强度的关系,得出冷性结束“回南天”过程,“回南”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出现频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实时地接受来自于欧亚范围内的大量离散点观测资料,将这些不规则分布的离散点资料采用高斯加权函数等方法插值到事先规定好的矩形网格点上,根据网格点资料绘制天气图。但对于高原,海洋等资料稀少的地区,很难得到较合理的网格点资料,因此可以依靠几个海洋观测站或高原观测站所组成的多边形来计算,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实际应用表明,用这种方法对资料稀少地区作插值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20.
设有如图1的等熵面垂直剖面.这里Z轴由方向是垂直向上的,n轴是等熵面与水平面交缐的垂直方向,它平行于水平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