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微量物质对海洋的大气输入(续二)R.A.Duce等5.5总结与讨论按10°×10°区域估算了全球海洋各含氮物质的大气输入。为了确定计算的可靠性,从特定10°×10°区域估算得到的通量首先与该区域的测量值相比较。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特定海盆和全球海...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资料服务中心 《大气科学学报》1995,18(2):313-3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南京气象学院大气资料服务中心Trends''93资料靠介绍“Trends''93”是由美国奥克里季国家实验室大气微量气体全球资料中心CO2信息分析中心整编的一本资料集。汇集了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资料,内容分3大部分:微量气体资料,包括CO2、CH4、CFC-11(CCl3F)、CFC-12(CC12F2)、N2O;2气温;3降水。近代观测 资料大部分延伸到1992年,由冰核中的气泡测定的CO2浓度记录以及同位素测定的温度记录向前延伸到16万年前。全部资料装订成一册,约1000页。它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内容丰富又便于使用的资料。下面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已有的DISORT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基础上,耦合进一个海洋反射模式,在海洋反射模式部分,考虑了风生海表毛细波对海表双向反射的作用以及海洋中叶绿素、悬浮物、溶解有机物对海洋反射光谱的影响,同时,为应用方便,为此模式配套了完整的大气温、压、湿、微量气体、气溶胶及太阳地外谱数据集;此海洋反射模式和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已与1995年9月5日黄海海面反射光谱的实测资料和飞行实验中的光谱仪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上符合。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的全球耦合模式(GOALS〖CD*2〗AVIM),进行了100年积分。利用后40年的结果对模式耦合植被动态过程(AVIM)前后输出的海洋物理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耦合AVIM后的模式可以合理地模拟全球海洋温盐环流的气候态、季节变化,可以改进模式的模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耦合AVIM前模式的缺点,使模拟结果更接近实测。由于植被〖CD*2〗大气的双向作用,在季节变化的模拟中,9月的改进效果大于3月的,北半球大于南半球;对于年平均气候态,耦合AVIM后的模式结果在热带海区海表面温度(SST)的模拟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赤道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偏低现象得到了改善;在年际变化的模拟中,改善了耦合AVIM前模式模拟的年际变化分布,加大了赤道太平洋的标准差的模拟,使得耦合AVIM后模拟的年际变化大于耦合前;增强了耦合模式对赤道太平洋ENSO的模拟能力,较耦合AVIM前的模式模拟出了更多的ENSO基本特征,也改善了耦合AVIM前ENSO变化周期偏弱、偏短的现象;同样改善了对气候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作用的模拟,对于热带印度洋SST变化与赤道太平洋SST的相互关联的模拟中,更加真实地模拟出了气候系统中存在的相互关联关系,体现出了AVIM动态植被过程对气候耦合模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首届“大气-海洋遥相关会议”2008年11月17~20日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意大利的李雅斯特西郊召开。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总计147人,组委会主席为韩国首尔大学I.Kang教授,同时邀请到这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M.Wallace教授,B.Hoskins教授和I.Held教授。 相似文献
9.
10.
11.
由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研制的大气-地面湍流交换研究(ASTER)装备将支持大气近地面层结构的观测研究。ASTER 将提供地面动量、感热和水汽通量的最先进的测量手段,并对示踪化学物质的地面通量测量给予支持。此装备可于1990年春季提交科学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热带太平洋异常暖水期的大尺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赤道太平洋异常暖水期(El Nino)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关El Nino期间在热带太平洋上空观测到的双元自然态可能存在的海气反馈机制问题.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上空的表面风在相互作用中起着明显不同的作用.相互作用的净结果是沿赤道产生一个持久缓慢西移的正海平面温度距平,这与观测相符.同时也表明,由于太平洋Walke环流和大尺度海洋异常之间的耦合作用的结果,一个相互作用系统较之非相互作用系统更可能支持强 El Nino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过去十年中,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天气报告和预报工作有关的一些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技术进步,并且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通过使地面自动观测站网、多普勒雷达和下一代卫星遥感仪器投入业务使用,可以预期天气观测进一步改进。先进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显示、分析、预报和信息传送等系统将使得新的观测系统更加完善。大容量卫星通讯为预报部门获得大量的各种观测数据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传送手段,先进的计算机处理和数据显示系统将使预报人员能够:1)获得各种各样观测数据并进行同化处理,以建立一个数据连续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模式大气(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地区高空温、压、湿的气候资料并参考中纬度与热带模式大气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不同季节的模式大气,以供该地区辐射传输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的名子叫作大气,生就一副慈怪的脾气。看来无踪又无影,却占据所有的天地。就和十五匹马力相抵。你们要考查我的历史,说起来也觉得十分有趣。最早我曾在星际间遨游,后来和地球结合在一起。天土我能臂雷闪电,地下我可行风走雨。慕雨是我的几滴汗珠,台风是我的一个喷嚏。忠心耿取地为地球服务,愉愉快快地为人类效力。渡过了四十六亿不平常的岁月,迎来今天的信誉。我们不舫作这样个假设,那天地球上没有了大气。看看会成为个什么世界,将会带来多大的危机。你们要调查我的家族,这也没有什么保秘。主要的就是N、C、D、H,还有一些橄小的兄弟。生… 相似文献
16.
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一个简单线性模式及其试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实际的海陆边界,建立了一个固体地球-海洋-大气耦合的简单线性模式,模式中包含了地气角动量守恒的关系,地转变速摩擦力对大气的作用,风吹流改变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又改变大气的质量分布。在无外源作用于地球系统的情况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纬向风、海温和地转速度)都存在着准两年振荡(QBO),由此可见,QBO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固有振荡。 相似文献
17.
在求解含有运动方程、湍流动能平衡与耗散方程的闭合方程组基础上,考虑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其边界层中的过程。在建立表达式时,考虑了风浪对大气和海洋湍流垂直结构的影响,引入依赖外部因子的湍流参数的垂直分布。指出,随着波高的增长,最大湍流系数移向海面。并得出,动力速度、粗糙度及其与波高的比等,均与近海面的风速有关,这些均与实验资料相符合。提供了根据天气船观测资料进行模式计算的典型个例。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十年中,显而易见,大气是许多自然物质和污染物从大陆输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径。这些物质的大气输入对海洋生物过程和海洋化学循环有正或负的影响。例如:很明显,大气是许多区域的重要营养成分如铁,氮等的重要输送途径。在本报告中,我们评价了这些地区的期的数据,发展向海洋的微量元素,矿物气溶胶,含氮物质合成有机物的大气通量的全球范围的估算值;比较了这些物质通过大气和河流输入的海洋比率。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