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棉花不同密度和打顶时期两项栽培措施的试验研究,得出在温宿县于7月21日左右打顶,以分层分批的打顶方式最能获得高产.在中等肥力条件下,6行30万株/hm2比4行20万株/hm2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2020年阿克苏地区西部6县市中国气象局灾情直报、地面观测、阿克苏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阿克苏雷达监测覆盖区冰雹天气时空分布及雹云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9—2020年共出现211站次冰雹,2011年最多,28站次;高发期为5—8月,6月冰雹频次最高;日变化峰值在16—19时。(2)雹云单体最强反射率因子均≥52 dBZ,回波顶高高于8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跃增达4.47 kg/m2及以上且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大于10.0 kg/m 2时雷暴单体发展为雹暴的可能性极大。超级单体雹暴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VILmax统计指标均高于多单体和普通单体雹暴。(3)普通单体风暴多初生于乌什县、温宿县北部沿山一带;多单体雹云多初生于乌什县西部南部、温宿县北部沿山一带,乌什县境内最多;超级单体雹云多初生于温宿县。回波单体移动大多以西北-东南路径为主。(4)雹云回波发展初期往往伴随着第一次爆发式增长:反射率因子增大、回波顶升高、VIL跃增,超级单体雹暴表现更为明显,降雹时刻伴随着再一次爆发式增长。VIL急剧增大或急剧减少与降雹开始和结束关系最为密切。(5)超级单体雹暴维持时间和整体生命史均较多单体雹暴和普通单体雹暴时间长;多单体风暴需要较长的酝酿时间且影响区域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F/G云图和CINRAD/CC雷达等资料对2016年7月8日阿克苏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卫星云图及雷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锋区短波配合中层湿冷、低层干暖的大气层结,加之中低层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及地面中尺度触发(辐合线、干线)机制,有利于对流系统的生成、发展及维持;(2)探空物理量表现出一定的短时大风、冰雹等对流天气潜势;(3)V型云、楔形云、弧状云线、下风方向卷云羽及上冲云顶、褶皱及暗影表明对流云垂直发展高,垂直风切变大、上升气流强;(4)水汽云图上,头边界西南侧有晴空大气湍流发生,对流云沿干湿空气边界不断发展合并,最强天气出现TBB亮温梯度大值区;(5)影响温宿县、柯坪县产生大风的系统分别为脉冲风暴和阵风锋;(6)雷达图上表现出了三体散射、弱回波区、强回波偏移、径向速度辐合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贵阳·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对外的信息窗口,为农村架起了信息桥梁,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5.
“贵阳·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对外的信息窗口,为农村架起了信息桥梁,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6.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监测对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土壤水分的自动监测。通过对天津新建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过程进行介绍,分析了自动观测数据的到报率和土壤常数的测定,并对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了对比检验的方法,确定了能够业务化运行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分析了站点未通过检验的原因,并对重新进行业务化检验的站点和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介绍的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业务化检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拓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激活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中国气象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海南州气象部门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一流台站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和MapObjects组件空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对森林火点卫星遥感信息的地理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1:250000地理信息数据,研制了快速获取火点周围地理信息的技术流程及计算方法,开发了业务化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尤其在多火点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相同情况下,比手工地理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火点监测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影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简述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影响的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治民  孙砳石 《气象》1999,25(S1):71-73
对气象业务应用系统的安裝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列出了一些容易遗漏的项目,并对一些出现的问題的原因作了说明,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武金岗  高苹  汤志成  陶炳炎 《气象》1996,22(10):51-53
分析冬小麦越冬前叶龄变化,温度有效性随播期,发育期变化及其对叶龄的影响。用样条回归方法,建立了叶龄与有效积温模式,并用该模式确定冬小麦适播期以及插补缺测的叶龄。  相似文献   

12.
官雨洁  王伟  刘寿东 《气象科学》2018,38(4):539-544
以夏季高温有效积温的多年平均值作为判断夏季高温炎热程度的标准,借助CART算法探究东亚夏季风指数,夏季印缅槽,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赤道太平洋海温等多项气候因子与高温的关系,得到高温预测规则集,建立高温的预测模型。研究中选取1955—2012年福建漳州夏季的日最高气温等站点气温资料,通过计算58 a的夏季高温有效积温数值来判定夏季的炎热程度。将同一时期的多项气候因子数据作为输入变量输入,算法会随机选出其中46 a的数据得到10条分类规则集,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91. 49%。用剩下的12 a数据进行检验,准确率达到91. 67%。研究结果较好地验证了高温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灾害性天气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951--2006年南京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56a来南京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春季升温大于冬季升温,而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冷积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高气温和热积温略有下降;冷冬皆分布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暖冬主要分布在90年代以后;春季提前并略有加长;夏季加长了约4候;秋季延迟并缩短了约2候;冬季缩短了约3候。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56a来南京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春季升温大于冬季升温,而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冷积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高气温和热积温略有下降;冷冬皆分布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暖冬主要分布在90年代以后;春季提前并略有加长;夏季加长了约4候;秋季延迟并缩短了约2候;冬季缩短了约3候。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last 100 years,together with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greenhouse effects on the climate in Chinasimulated with the current major climatic models(GFDL,GISS,NCAR,OSU and UKMO),the impacts ofclimate change on ri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and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Huang-Huai-Hai Plain~* are simulated with the available weather-yield statistic model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e-mperature variation ranges 1—4℃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ranges ±10—20%.The result is that under thecurrent planting systems and agrotechniques,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produc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n rice;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of China will become morefavourable while those in the south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remain the same;butthos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and the basins between Changjiang River and Haihe River are ratherunstable.In general,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dominate in suchclimate changes because of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16.
近64年长沙市高温热浪事件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增强对高温热浪事件的认识,给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本文利用逐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高温热浪定义,对长沙市近64年来高温热浪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年均高温日30.6d,年均高温热浪2.16次。高温日、高温热浪事件集中在6—9月,且以7月出现最为频繁。2长沙市高温热浪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呈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20世纪50—60年代中期变化平稳或呈缓慢增多(增强)趋势,70—90年代末呈偏少(偏弱)趋势,21世纪以来呈偏多(偏强)趋势。3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温热浪强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启东市1956~2010年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启东地区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通过小波变化对其进行周期分析,发现50到80年代存在一个20到24年周期,90年代后存在12到16年的周期震荡,启东未来年平均气温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处于偏暖时期。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杨秋珍  汪治澜 《气象》1998,24(4):50-53
根据对不同播种期鸡毛菜的抽样测定资料,采用植物生长模型结合鸡毛菜生产期间9 ̄25℃的有效积温对叶龄进行估算,叶龄估算的绝对误差在0.5叶之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大同地区近45年来热量资源变化规律,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及九点二项式平滑法,分别对大同地区1961年-2005年的气温、气温日较差以及≥0℃和≥10℃活动积温和持续日数等表征热量条件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气温日较差总体呈减小、积温呈增加的趋势,即热量资源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的三江平原热量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宏敏  王波  国世友  刘春生 《气象》2007,33(12):88-92
基于GIS技术,使用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站和农垦、森工系统观测站的气温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和线性内插法得到三江平原栅格化的热量资源数据。分析表明,三江平原纬度和高度因子对各项热量指标分布均有影响,经度因子主要影响年平均气温、4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0℃积温和≥10℃积温;佳木斯西部、双鸭山西部、鸡西大部热量资源较丰富,而青黑山、完达山、老爷岭和太平岭等地区热量资源相对较差。分析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三江平原热量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