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3,(2):65-65
欧洲制造的玻璃眼镜,在明代宣德年间传入中国,起初两镜片"如火钱形,质薄而透明",用"中国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不久之后,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制镜工匠,水平与欧洲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2.
黄霖 《中国地名》2014,(5):30-32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曲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原书作者笔名"兰陵笑笑生",但这个人实际上是谁,却始终是个谜。(一)王世贞说。明刻本《山林经济籍》与《万历野获编》最早透露出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信息。宋起凤撰于康熙十二年的《稗说》与清初的《〈玉娇梨〉缘起》均指实为王世贞。其后清人陈陈相因,推波助澜,一时形成非王  相似文献   

4.
泰山雄伟壮丽,文化积淀深厚,历来是重要的旅游胜地。明代中后期,朝山进香成一时之风气,宗教旅游盛行。泰山又称"岱宗",乃群岳之宗,香火自然比其它地方更旺。反映明末社会生活的《醒世姻缘传》描叙: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两广的"男人、妇女都从几千里、几万里家来(泰山)烧香……一为积福,一为看景逍遥"。邻近的山东、北直隶(今北京、天津及河北、河南与山东部分地区)、河南以及山西、陕西香客更是纷至沓来。所谓"积福",是指集聚福运;所谓"看景逍遥”就是旅游休闲。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2,(1):31-3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4,(6):29-29
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增强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廉政意识,预防工作中腐败行为的发生,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系统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十不准"》,对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等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4):62-67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09,(6):64-67
《唐宫仕女图》,唐张萱、周口绘,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着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口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桥。  相似文献   

9.
李贽故居     
李贽(公元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著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等。福建省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故居。清乾隆年间称作林李宗词。李贽故居是一座普通的民居,面闭?..  相似文献   

10.
牛录 《中国地名》2014,(7):35-36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人。"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其实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与老子、孔子等齐名,在"九流十家"中创立纵横学派,被尊为纵横家鼻祖。然而,2000多年来,关于鬼谷子的故乡在何处,却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1.
冯萍 《地理教学》2014,(23):1-1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黄京鸿教授主编,是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素质,组织编写的继续教育教材之一。《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反映了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中地理学科美育的研究成果;以现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美育理论、地理学科教育学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工人出身的阜新人王先生,20多年来专门收集古代科举考试“教科书”,并将这些“教科书”分门别类,使收藏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种类。在王先生收藏的书籍中,最珍贵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算法统宗》(线装本4卷)。据悉,这本古书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现在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地图遗产与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章  齐清文  姜莉莉  张岸  梁迅 《地理学报》2016,71(10):1833-1848
中国古地图学创于公元三世纪《西晋·裴秀传》提出的“制图之体有六焉”,被西方誉为中国地图学之父的裴秀(西晋司空),领衔制作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和《地形方丈图》(公元224-271年)。其后的1600年间,先后完成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古地图,例如南朝大臣谢庄领衔完成的”木方丈图”(公元502-557年)、隋炀帝命学者崔绩(550-618年)撰《区宇图志》(公元581-600年)、唐朝宰相贾耽领衔绘制《海内华夷图》(公元730-805年)、北宋科学家沈括领衔绘制《守令图》(公元1031-1095年)、南宋礼部尚书黄裳绘制《苏州石刻天文图》原图(公元1190年)、元代玄教宗师朱思本制作《舆地图》(公元1273-13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领衔完成《郑和航海图》与地理学家罗洪先领衔制作《广舆图》(公元1504-1564年)、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等完成的《恒星屏障图》、清代高邮知州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海国图志》(公元1842-1852年)等,继承与发展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地图学,即使西方经纬度制图技术于公元1584-1600年前后传至中国,启动了中西地图融合发展,中西两种制图理论和方法并行地使用了400余年。闻名中外的中国古地图,包括古天文图、世界图、中国图、航海图、区域图、水利图、军事图、风景名胜图、历史图、教育图等,迄今仍被国内外著名藏图机构分散地保存着,构成了世界古地图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挖掘和利用。本文最后初步地探讨了中国古地图的稀有价值、应用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制图六体",作为中国古地图学的核心内容,开创于西晋裴秀,后经历代著名地图学家继承和发展,先后创作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古地图。本文以亲自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近代地图志》编研工作为基础,参考了《中国古代地图集》(3卷),遴选出11件享誉世界的中国古—近代地图(单幅图或地图集),分别是:西晋首创科学地图《地形方丈图》;唐代首创亚洲图《海内华夷图》;宋代首创科学《天文图》;元代《舆地图》成就影响了几个世纪,成为中国古地图科学完善标志;明代《大明混一图》、《更路薄》、《郑和航海图》、《广舆图》与《坤舆万国全图》,象征着中国古—近代地图演变进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幅真正科学的洲际航海图以及第一幅最为精确的大型彩色中文世界地图;清代《康熙全览图》开创了大型经纬度实测地图,以及《海国图志》被誉为"中国近代自编世界地图集里程碑"。全文着重分析评价了这些古—近代地图在科学、历史、外交、航海、疆域、军事、人文等领域的多元价值,同时首次梳理了中西古地图定位技术及其融合发展历程,最后呼吁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推进建设"中国古地图生态系统",吸引相关领域专家协同研究,加快中国古地图遗产挖掘、评价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5.
韩滉 《中国地名》2009,(2):18-19
《五牛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为唐代韩混,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五牛图》为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伍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09,(3):52-54
洛神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11,(6):27-27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铅锌矿的开采、冶炼和利用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古代"铅"写作"钅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期在青铜器铸造中已开始用铅,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铅戈含铅达99.75%。在古代,铅往往被加入铜中成为合金化金属,还用来制作铅白、铅丹等。古代炼铅的原料有两类,一类是氧化铅,以白铅矿为主,另一类是硫化矿,以方铅矿为主。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有叙述含银硫化铅矿的冶炼方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当时开采的三  相似文献   

18.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以"戏剧之乡"、"南北方言荟萃地"而著称。 历史上,该地的区划、地名多变。据《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历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称谓。西周和春秋属晋,战国为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部属内史,南部属汉中郡。  相似文献   

19.
明朝同名异地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同名异地问题十分普遍,在《明史·地理志》中存在大量的同名异地现象。这对于学术研究,尤其对明代人物籍贯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方克勤,字去矜,亍海人”,并没有标注是哪里的宁海,是宁海州还是宁海县都没有写清楚。就拿宁海为例,明朝时就有山东登州府宁海州和浙江台州府亍海县。  相似文献   

20.
吴迪 《中国地名》2010,(7):17-18
麓山寺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为湖南的麓山寺所作,记述了麓山寺的由来和沿革等情况,但在《宝刻类编》里却将其著录为"岳麓山寺碑",在某些著名的金石著作如《寰宇访碑录》里则著录为"岳麓寺碑"。本文通过对金石著作的著录、古代地理书及《全唐诗》中明确提到麓山寺或岳麓寺的诗篇进行考察,确定二者为同寺异名并推测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