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国产仪器,对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海水中微量铜方法的基本条件,作较全面的研究,在选定的500/15的相比,2%APDC 5毫升,MIBK 15毫升的用量,5分钟的振荡时间,15分钟放置时间等萃取条件和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下,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测定0.2-100ppb的微量溶解铜,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可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大批量、大体积水样和多元素联测的海洋调查和常规海水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产WFX—I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APDC—DDTC/MIBK—环己烷萃取,硝酸溶液反萃体系分离富集海水中痕量铜、铅、镉和锌,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大洋、河口和近岸海水样的分析。本法检测限铜、铅、镉和锌,分别为0.013、0.022、0.0013和0.051微克/升,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回收率为96—108%。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海水中的痕量(10~(-11)—10~(-9)g)镉,作者对双硫腙-MIBK络合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研究。与APDC—MIBK和DDTC-MIBK两种萃取方法相比,双硫腙-MIBK萃取法的优点是络合物稳定时间长,有机相可保存2—3个星期,对分析大批水样有利,而且双硫腙试剂在市场上容易买到,此方法易普及。用双硫腙—MIBK萃取法测定海水中的镉,灵敏度为0.02ug·L~-1,回收率85—103%。  相似文献   

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的铜、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PDC—DDTC/MIBK—环已烷萃取体系分离富集,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海水、河口水中的铜、铅、镉。本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图2,表6,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铜已有许多报导,然而这些方法都是测定沉积物中铜的总量。双硫腙-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铜,虽是测定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铜的方法,并已被编入《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补充规定》中,但该法因使用分离富集等萃取步骤,操作比较麻烦,同时也会增加沾污的可能性。本方法用灵敏度较高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部分的铜,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用碘化钾—甲异丁酮(MIBK)—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海水及海洋底质中的镉。实验证明,海水中的镉经过阴离子交换富集分离,底质中的镉用甘油碱法沉淀处理后,再用碘化钾——甲异丁酮萃取,双硫腙比色测定的方法有着萃取效率高,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操作步骤较简便,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钾等优点。本法不需要使用贵重的仪器和药品,是一个便于普及的方法。测定结果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对比是满意的。此外,还探讨了一些条件实验。 本法用于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可达80%以上,最低检出浓度,如取5升水样,可检出0.02微克/升。用于底质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0%以上,最低检出浓度为0.1微克。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高锰酸钾把海水中的Cr~(3 )氧化,然后将pH调至3.5—4.5,再加入DDTC络合并萃取到MIBK中,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MIBK中的铬。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标准偏差为0.26±0.024微克/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BPHA/MIBK—CYCLOHEXANE萃取体系,分离富集和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钒。试验证明,本法测海水中钒,不但方法可靠,而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本法的检出限为0.084ppb。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Aliguat-336萃取,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不同价态铬的方法。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动系数为6.0%。回收率在80%左右,其特征量为6.3×10~(14)g,较好地应用于海水中不同价态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三、前言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及其他天然水中的痕量锌,已有不少报导。一般都采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8-羟基喹啉、双硫腙等金属螯合物的方法。其中以APDC/MIBK萃取体系最佳,因其可以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进行萃取,消除了氢氧化物共沉淀及氰离子等的隐蔽作  相似文献   

11.
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海水中硼的测定,对海洋环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及海洋生物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硼的测定方法报导很多,但对海水中硼的测定报导较少。海水中硼的测定有甘露醇容量法,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法,萃取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等。在分光光度法中主要有胭脂红酸法和姜黄素法。胭脂红酸法需在较浓硫酸介质中显色,给操作带来困难;姜黄素法需要蒸发阶段,方法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12.
盐对于人体是必不可缺的,食盐质量的检验应受到人们的注意。海盐取自于海水,在已受工业排污影响的近岸带,研究海水污染物对海盐质量的影响值得重视。一些工厂向海中排放的工业污水中,常常含有重金属毒物——铬、铅、镉等。用普通的火焰原子吸收法,不能直接测定盐水中的微量元素,需预先富集将其与大量钠盐分离。近年来,测定盐水、海水等自然水和废水中的微量元素时,多采用与萃取分离和富集相结合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同时测定多元素,目前常选用吡咯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痕量元素分析手段之一。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取样量少,绝对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临床化学、生物样品、超纯金属及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测定。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的干扰比火焰原子吸收严重,特别是海水样品基体成分复杂,干扰尤为明显。因此,在测定前必  相似文献   

14.
浙江西沪港重金属铜的配位容量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年6月10~14日在浙江省西沪港采集的海水样品,利用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获得铜在海水中受不同的有机配体控制.不同粒级的铜表观配位容量表明西沪港海水过孔径1.00μm微孔膜的(ACuCC)较高,为144.4nmol/dm3;过0.40和0.20μm滤膜的(ACuCC)分别为103.0和102nmol/dm3;铜的有机配体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在7.25~9.14之间.铜的总量为21.72nmol/dm3.铜全部为稳定溶解态,其中pH2酸溶态占95.0%,强有机结合态占5.0%.溶解态铜中有机结合态占过滤海水中总铜的61.6%.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污染检测项目中,铬是需要测定的主要有毒元素之一。铬的测定方法较多,一般如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等,其测定天然水及生物材料中的痕量铬,灵敏度不够高。无焰原子吸收法虽然灵敏,但易受基体的干扰,且仪器昂贵,国内生产量少,不易普及。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海洋沉积物中铜的测定方法已有许多报导。《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补充规定)中选用双硫腙-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但该法采用分离富集等步骤,操作较烦。本法作了简化,即样品经湿法消化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方法简便、快速、容易掌握。本法检出下限为3.0μg/g。  相似文献   

17.
海洋环境及沉积地球化学的调查研究,常需同时了解多种元素在海洋底质中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对于某些非金属及半金属元素,我们曾研究过应用碱性有机染料的萃取-光度测定法[1-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许多种金属的含量[4-6],一般不需要大量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铜、锌是海洋环境监测重要项目之一。对海洋生物中铜、锌的测定,一般采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但由于海洋生物样品基体复杂,待测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往往需要分离富集,同时取样量大,操作繁琐费时,容易沾污。为寻找一种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用硝酸-过氧化氢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生物中铜、锌,使操作大为简化,也减少了在操作过程中的沾污。本方法应用于海洋生物中铜、锌  相似文献   

19.
海水中铅、镉、铜和锌的测定,国外一般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1-3],但此二种设备目前尚不易普及,为满足一般海洋调查和研究的需要,我们自制了旋转玻碳电极和直流线性电压扫描装置,与X-Y记录仪组成简易的伏安仪,用它测定了沿岸海水中的镉、铅、铜和锌,旋转玻碳电极比静止汞膜电极检测灵敏度较高,且可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砷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因此,对测定海水中砷的方法开展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近几年来亦有人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但再现性较差,铜的干扰严重。本文采用催化极谱法。在测定前需预分离富集。为探讨一种简便的分离富集方法,作者提出用铍作载体,EDTA络合重金属,以氨水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