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总面积63.8km~2,属于中国八大盐碱湿地之一庵东滩涂,是世界级观鸟胜地。杭州湾湿地属于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湿地面积6261.58hm~2,湿地率98.19%,自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65.45%,人工湿地占34.55%。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淤泥质海滩、潮间盐水沼泽、浅海水域)和沼泽湿地(草本沼泽、  相似文献   

2.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观鸟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最大的湿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湿地,发展观鸟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纵现国内外观鸟旅游的发展,闽江河口湿地的观鸟旅游必须在保护鸟类及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整体规划和管理;加大对湿地和鸟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育潜在观鸟旅游市场;丰富观鸟旅游产品的形式,鼓励社区参与,共同致力于湿地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在观鸟旅游的迅速发展下,湿地观鸟园建设已成为湿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丹东市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实际情况,对设计原则和园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总结湿地观鸟园的设计思路,并对湿地观鸟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湿地观鸟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阶段我国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揭示了文化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对杭州湾湿地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研究了杭州湾湿地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及互动发展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杭州湾湿地文化旅游营销提出了独特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问卷调查统计,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特色,对其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属庵东沼泽区国家重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通过野外调查和功能模拟实验,结合杭州湾湿地10 a定位观测数据,使用市场价值方法、碳税方法、影子工程方法、旅行费用方法等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对研究区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价值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419.5×106元,单位价值为65 786.58元/(hm~2·a),水质净化、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大气调节、固碳、文教科研的服务价值依次减小。其中,水质净化、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是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EI理念规划的湿地公园更注重生态保护,可科学地保护湿地和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以宁德东湖湿地公园的EI生态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对湿地生态开发旅游进行分类定量评价。通过构建基于多因子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综合评价体系,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计算及定量分析,比较东湖湿地生态环境与其他湿地公园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闽东地区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有湿地公园仅对湿地公园个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了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湿地公园。通过对杭州西溪、黄山太平湖和淮北南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比较研究,指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湿地生态旅游区以其生态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鸟类栖息地保护及观鸟旅游已成为湿地旅游开发的两个重要方面。为确保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选取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鸟类的栖息要求,营建相应的栖息生境,并对观鸟旅游方式做了初浅的探讨,以期对以鸟类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湿地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相比,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在部门管理体制下逐渐演变为7种类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类国家公园知名度的比较,探讨不同类型国家公园的旅游价值,采用18等分法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国家公园的旅游竞争力,并对国家公园旅游的深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野生动物旅游在旅游业市场所占比例较小,但是野生动物旅游不仅市场潜力大,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大。该文讨论非消费型野生动物观光游、体验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提高游客体验和控制旅游的环境影响是野生动物旅游产品可持续性的关键,而缺乏对人与动物行为互动的科学理解是导致野生动物旅游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经验,呼吁加强对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措施的研究,促进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长江三角洲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进行分析及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是划分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基本依据.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与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的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湿地保护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湿地保护对杭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杭州市湿地资源的特点,从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和能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643"保护与管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湿地保护与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了在湿地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为建设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观鲸旅游业在国外发展迅速,已成为尊重海洋动物权益、满足海洋旅游者“原真体验”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外观鲸旅游的研究范畴和关注重点进行研究,力图为我国观鲸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目前国际观鲸旅游业的观赏对象以鲸目动物和鲸鲨为主,侧重于对观鲸旅游活动开展对海洋生物习性、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侧重依观鲸旅游业开展的成熟与否而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5.
苏干湖夏季鸟类调查及观鸟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干湖位于甘肃省西部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北缘。该湖为多种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已建为侯鸟自然保护区,但迄今未见有鸟类的专门调查。1997年7月至8月期间在该地区采用定点观察和路线观察法对苏干湖的水域、浅滩、沼泽和周围草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重点为鸟类的种类构成和居群数量,共记录到各种栖息生境的46种鸟类,个体数量达2万多只,表明苏干湖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湿地,并有观鸟旅游的价值。同时需加强对这一保护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The deeper motives of bird‐watchers have rarely been subjected to geographical inquiry. Birders are sometimes dismissed as hobbyists bent on compensating for feelings of inadequacy and lack of control in their personal lives. In this article, utilizing textual references as well as experiences from my own participant‐observer status as geographer‐cum‐birder and bird‐tour leader, I construct a geographically orien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fascinations of bird‐watching. I detail ethnographically the annual Christmas Bird Count and a bird walk in the Honduran rain forest. Then, drawing from the nest‐as‐home metaphors of Gaston Bachelard and the “becoming‐bird” relationships suggested by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 I position birding as extraordinarily intimate exploration of place, reinforced by anticipation, repetition, experience of beauty, and the culminating encounter of human self, bird or bird spectacle, and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骑行是旅游者体验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方式,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视角分析了杭州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对策。结果发现,目前杭州的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