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对加拿大苏必利尔省的火山—深成岩地体、变沉积岩地体和高级片麻岩地体的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省是一种范围较大的原生异常,面积可达几乎至几万km ̄2。地球化学省可以看作是地壳的一个块段,在该块段内元素的含量和地壳元大的平均值有显著不同,它反映了地壳原始分异及演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组分的巨大差异。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实例,概述了地球化学省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成矿省的关系、圈定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火成岩省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组成大火成岩省的岩浆类型不同,大火成岩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基性火成岩为主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MLIPs),二是以酸性火成岩为主的长英质大火成岩省(SLIPs)。它们都是由于在异常高的地幔热流参与下导致地幔或地壳大规模熔融形成的。大火成岩省独特的巨量岩浆活动是引起多层次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 所。成矿物质的聚集导致成矿作用和矿床的形成是必然的,因此大火成岩省本身就是一个大成矿系统。在这个成矿系统中,由于物源、成分、温度、压力、流体和氧逸度等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种类的矿化和矿床,并构成一定的成矿系列。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中形成的矿床类型有岩浆硫化物型Cr-Cu-Ni-PGE矿床和Ti-Fe 氧化物型V-Ti-Fe 矿床,热液型的Cu-Pb-Zn-Au-Ag矿床,以及远程低温热液矿床等。长英质大火成岩省形成的矿床类型为岩浆和交代型、热液型Cu-Pb-Zn-Au-Ag,W-Sn,U-Th-REE矿床,以及Sb-As矿床等。加强对大火成岩省及其成矿机理的研究,有望形成新的成矿理论和加速超大型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说起“XX省”,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省”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目前全国共设有34个省。找遍中国行政区划图,却没发现有叫“大火成岩”的省,难道是国外的某省?即使翻遍世界各国行政区划图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是发生于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重要岩浆事件。它们在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特征上具有相似姓 ,但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不相容元素比值和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相对要小一些。相对而言 ,峨眉山玄武岩具有高的Fe8和Sm/Yb值 ,暗示了其熔融深度较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深 ,而熔融程度较低 ,两者的源区均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根据Nd同位素特征估算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地幔柱的 Nd≈ 2 ,接近于原始地幔特征。综合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两个大火成岩省可能起源于同一个来自于核 -幔边界的超级地幔柱  相似文献   

6.
峨眉火成岩省:结构、成因与特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峨眉火成岩省既有其它大火成岩省(如印度德干火成岩省)的一般特征,更独具中国特色:其形成于全球性重大地质变革——大陆敛合与解体的大背景之下,和板块构造体制向大陆构造体制转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与西部古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叠加与枢纽部位;显示清楚完好的地幔热柱“头冠”与“尾柱”轮廓;火成岩省岩石圈存在异常显著的地幔热—侵蚀作用;火成岩省西部发育三套各具特色的成矿系统。深入研究峨眉火成岩省,不仅可提供中国境内地幔热柱岩浆作用典型实例,而且可深刻理解大陆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程式,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深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火成岩省研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大火成岩省的含义是指连续的、体积庞大的火成岩(包括镁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所构成的巨型岩浆岩建造。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可分为:大陆溢流玄武岩、火山被动陆缘、大洋高原玄武岩、大岩墙群和大层状侵入体。镁铁质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直接产物,一般与聚敛板块边界无关。长英质大火成岩省主要由酸性、中酸性熔结凝灰岩及与之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构成,与岩石圈伸展构造和玄武岩浆底侵作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今后研究方向包括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地幔动力学的联系以及它与大陆增生、大陆裂解和生物绝灭的关系。此外还包括大火成岩省与成矿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属成矿省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荣富  熊群尧 《地学前缘》1999,6(2):325-334
以华北地台北缘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为实例讨论近10年国内外成矿年代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内容涉及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的年代学背景,代表性地区的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演化,金属成矿省成矿事件的年代鉴证,成矿年代省和成矿代区的建立。文中重点提出,成矿年代学科,不同于矿床成矿年代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它是在一定的成矿区域内矿床成矿年代区域的和地质历史演化,做出成矿热事件和建立成矿年代省的年代鉴让  相似文献   

9.
三江地区中段地球化学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江中段可划分为(亲)扬子地球化学省与(亲)冈瓦纳地球化学省.前者上地幔岩有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幔型元素(KT)富集,REE呈平坦&弱富集型;大洋火山岩以基性岩\亚碱性\洋脊型为主;铅同位素  相似文献   

10.
亚洲3个大火成岩省(峨眉山、西伯利亚、德干)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260 Ma)、西伯利亚(~250 Ma)和德干(~66 Ma)大陆溢流玄武岩是世界上3个重要的大火成岩省.大火成岩省至少具有4个通常被用于识别古地幔柱的标志:(1)先于岩浆作用的地表隆升;(2)与大陆裂谷化和裂解事件相伴;(3)与生物灭绝事件联系密切;(4)地幔柱源玄武岩的化学特征.虽然这3个大火成岩省都是来源于原始地幔柱,但是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本质上的差异,反映其地幔柱曾与不同的上地幔库相互作用.(1)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大陆溢流玄武岩的母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受了与地球化学上和古老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相同的上地幔库(EM1型幔源)的相互作用;(2)而德干大火成岩省没有受到地壳(或岩石圈)混染的原生玄武岩则显示地幔柱和EM2之间的Sr-Nd同位素变化.这种差异有可能制约了3个大火成岩省的成矿潜力.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含有世界级岩浆矿床,而德干大火成岩省则不含矿.  相似文献   

11.
白垩纪大火成岩省与地幔对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垩纪事件是全球非常明显和重要的一次地质突发事件,包括洋壳的超巨量形成,地磁正超时达41Ma之久(124~83 Ma),海水温度大幅度升高,黑色页岩沉积和石油形成的大量增长,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大气CO2水平的急剧升高,以及伴生的生物灭绝事件等。中—新生代的大火成岩省与冈瓦纳超大陆的裂解伴生,是超级地幔热柱产生的结果,而与欧亚超大陆的形成伴生分散火成岩省,是超级冷地幔下降流的结果,两者的联合构成全地幔对流的格局。全地幔对流模型为白垩纪地质演化、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化的突变提供地球深部过程的约束。  相似文献   

12.
大火成岩省(largeigneousprovinces或LIPs)是指巨量的富铁镁岩石的连续侵位。包括大陆溢流玄武岩和相关的侵入岩、火山被动边缘、大洋高原、洋脊、海山群及洋盆溢流玄武岩。这些“火成岩省”不是产出在正常的大洋中脊扩张中心(M.F.Coffin和O.Eldholm,1994),也有人把它们称为超级地幔柱(Larson,1991)。主要的3种类型为:大洋高原,以昂通爪哇(OntongJava)和克尔格伦(Kerguelen)为最大;火山被动边缘,以北大西洋为代表;大陆溢流玄武岩,以印度…  相似文献   

13.
现在可确定,格林维尔省是加拿大地盾东南翼上一条晚中元古代造山带,可分为许多孤立的岩石构造地体。但是,现在可以推测,构成这种复杂构造残片的各种地体,沿着格林维尔省延伸方向组合成三条连续的大构造带。这种连通作用重新确定了现代构造模式中格林维尔省的成矿演化。格林维尔省的准原地部分,构成格林维尔前缘附近的区域,与太古和下元古代前陆有成矿连续性,明显的例子包括从阿比提比绿岩带向东延伸的太古宙火山成因矿化,以  相似文献   

14.
大火成岩省与二叠纪两次生物灭绝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江  张招崇 《地质论评》2013,59(1):137-148
二叠纪两次生物灭绝事件一直是地质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一次是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晚二叠世乐平期末生物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约252 Ma),导致超过95%的海洋物种消失和全球生物化学圈紊乱;另一次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中二叠世瓜德鲁普期末(end-Guadalupian,Guadalupian-Lopingian boundary-GLB,约260 Ma)生物灭绝事件.尽管这两次生物灭绝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巧合的是,这两次生物灭绝事件在时间上分别与西伯利亚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存在耦合关系.一般认为,火山活动导致生物灭绝主要机制是其产生大量挥发性气体和火山灰引发全球性环境气候急剧恶化的结果.本文回顾近年围绕大火成岩省与这两次生物灭绝耦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展开大火成岩省相关地质过程释放挥发性气体量化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分析一些现阶段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和提出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进一步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峨眉火成岩省地幔热柱热异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峨眉火成岩省各种镁铁超镁铁质岩石放射性同位素(Th和U)丰度的分析,估算了峨眉火成岩省地幔、地幔热柱头冠和尾柱的热量;论证了峨眉火成岩省地幔内部热异常的存在,并具有明显的热梯度;最后对峨眉地幔热柱的热源特征、地幔热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阐明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方法,然后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中晚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早二叠纪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通过不同学科的地质观察与地幔柱理论预测的对比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的地壳隆升,高温原始岩浆,极短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类型岩浆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均支持地幔柱模型。为了解释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演化,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对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铀矿省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中国,业已厘定出准噶尔-天山、阴山-辽河、祁连-秦岭、华南和滇西等五个主要铀矿省。它们大多分布在地台与显生宙活动带的接合部位,在空间上趋附于前震旦纪地体。铀矿省内花岗质岩浆或碱性岩浆活动强烈,并发育有陆架式、裂谷式及陆相磨拉石式等在稳定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建造或火山沉积建造。铀成矿作用大多发生在地壳经长期挤压之后出现的拉张陆相环境中,形成于挤压过程中的矿化居次要地位。如果以1.4Ga为界把地壳演化史分为两个巨时域,世界上大部分重要铀矿省都形成于2.8—1.4Ga之间的前一巨时域,这显然与地壳演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有关;中国已厘定的铀矿省却主要形成于后一巨时域。所以,中国地质学家在已知成矿域内扩大找矿成果的同时,正积极探素圈定主要形成于前一巨时域的铀矿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华南25个含钨锡花岗岩铅(Sr、NdO)同位素组合特征模式表明,含钨锡花岗岩多元同位素组成在不同铅同位素(构造-岩石-成矿)省,显示出有规律的明显差异。南岭铅同位素省(B-1),含钨锡花岗岩源岩为浅变质泥砂质高级上地壳,而南扬子省(B2-2)的为中浅变质泥砂质夹地侵物质的低级上地壳岩石。如果把含钨锡花岗岩统称为“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是不够严密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发育了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形成于280Ma左右和258~260Ma。对比两个大火成岩省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塔里木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Fe 2O3=15.29%~17.97%,大于10%,比MORB富铁,指示其深源以及地幔柱源特征,为典型的溢流玄武岩。稀土元素比值显示其落在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的原始地幔熔融线上,表明该玄武岩是在厚的岩石圈下由异常热的地幔经低部分熔融形成的。微量元素特征比值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样,可能起源同一个来自于核幔边界的超级地幔柱,它们很可能是塔里木板块和扬子板块在二叠纪北向漂移过程中先后穿越同一个超级地幔柱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肖波 《地质与勘探》2014,50(1):182-191
[摘 要]赞比亚位于著名的中非新元古代沉积型铜(-钴)矿带上,铜带省和西北省是该国最主要的铜-钴矿集中分布区;相对于找矿程度已经很高的铜带省,西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此拥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已成为该国找矿突破的重点区域。目前西北省主要著名的矿山/矿床有3个:坎桑希、卢穆瓦纳、卡伦比拉。这些铜-钴-金-铀-镍矿床的含矿地层、矿化特征与铜带省传统经典的沉积型铜-钴矿既有相似性,又明显具有差别。本文通过对西北省区域地质和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的介绍,对该省的找矿潜力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