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综述了近年萤石Sr、Nd同位素在定年和示踪方面取得的进展,结果表明:萤石Sm-Nd同位素可以用于测定成矿作用的时代,但由于萤石Nd同位素初始值存在不均一性和受次生干扰的影响,所获数据最好用其它测年方法获得的数据加以验证;萤石Sr、Nd同位素组成是示踪成矿流体来源的有效方法,利用Sr、Nd同位素组成还可定量估算出形成成矿流体不同端元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河北承德甲山正长岩成因的Sr-Nd-Pb-Hf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承德地区甲山正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甲山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1~108 Ma,代表岩体的结晶年龄,表明其侵位于早白垩世晚期。岩体高Si O2、K2O+Na2O、Al2O3、LILEs(Rb、K)和LREE,低Fe2O3T、Ca O、Ti O2、Mg O和HFSE,具有板内裂谷岩浆岩的特征,属A型花岗岩。甲山岩体εNd(t)=-5.0~-0.9,tDM2(Nd)=0.98~1.31 Ga;εHf(t)=-2.7~+4.3,tDM2(Hf)=0.90~1.33 Ga;Δ8/4=84.9~91.3,Δ7/4=-6.4~-4.0,(206Pb/204Pb)i=16.63~17.10,(207Pb/204Pb)i=15.24~15.30,(208Pb/204Pb)i=36.54~37.20。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实验岩石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示踪的综合分析,认为甲山岩体可能起源于下地壳与亏损地幔的混合源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岩石圈强烈减薄、地壳伸展作用的结果。早白垩世甲山岩体形成过程中亏损地幔物质的参与指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地幔上涌,记录了陆内伸展环境下与软流圈底侵作用相关的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4.
李积清;王涛;王秉璋;李五福;王泰山;薛万文;李玉龙;李青;金婷婷;袁博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4,48(1):114-124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碳酸岩-碱性杂岩富铌稀土矿化的发现,对青海省优质稀有稀土矿产的勘查及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大格勒杂岩体中蛇纹石化富铌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富铌橄榄岩中铌矿物主要为铌易解石(Nb2O5=50.33%~52.50%)、铌钙矿(Nb2O5=48.20%~50.27%)、褐铈铌矿(Nb2O5=42.80%~43.45%)、Stefanweissite矿(Nb2O5=33.14%~34.78%),次为钛铁矿(Nb2O5=3.45%~4.89%)。样品具低Si O2(20.16%~29.20%)和K2O+Na2O(0.02%~2.47%)含量,高Mg O(22.88%~27.69%)含量和Mg#值(74~82),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772~1807μg/g),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强烈富集LREE、亏损HREE,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17)。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富集Nb、Ta、Th、U、Sr、Pb,Nb含量高,为981~1753μg/g,平均1378μg/g,可能与晚阶段碳酸岩侵入流体交代作用有关。样品的(87Sr/86Sr)i值为0.70378~0.70396,εNd(t)值为-0.49~0.31,岩浆源区可能为EMⅠ型地幔端元。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大格勒岩体中富铌橄榄岩的形成可能与该地区拉张环境下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相关。 相似文献
5.
幔源岩类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与Sr、Nd、Pb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稀有气体同位素与Sr、Nd、Pb同位素的结合研究做了综述。两类示踪体系在研究幔源岩时的结合,可以得到互相印证的结果,互相补充不足,并有利于探索岩石成因,进一步认识地幔结构、地幔物质组成、运穆和壳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幔第五端员(FOZO/C/PHEM)的提出是二结合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这种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望海岗岩体是浙江沿海晚中生代一个典型的破火口中央岩株侵入体,其主体岩性为石英正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两件代表性样品的U-Pb年龄分别为98.3±1.2Ma和98.5±1.3Ma,表明该岩体属晚白垩世初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35%~60%)、斜长石(15~20%, An=13~20)、石英(15%~18%)、角闪石(3%~5%)和少量黑云母(<1%),副矿物有榍石、锆石、磷灰石等。岩石普遍发育花斑结构,岩体中可见深色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特征上,该岩体具有准铝、亚碱性和富钾特点,并富Rb、Th、Ba、Zr、Hf,贫Sr、P、Ti、Nb、Ta,岩石的稀土总量较高,富轻稀土,具中-弱的铕负异常(δEu=0.64~0.76)。其Sr、Nd同位素组成较均一 ,但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 。温压计算结果表明该岩体具有高温(826~846℃)浅成特点,定位深度约在2~3km。岩石学及元素与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综合指示该岩体是在弧后伸展引张背景下,由底侵的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熔融的深部壳源岩浆经混合后,并经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最后在浅成环境定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8.
广西大容山花岗岩套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b,Sr、Nd和O同位素的同共制约表明大容山花岗岩套的源区物质是上地壳岩石,至少经历过两阶段的演化,其μ值的主要变化范围为10-10.2,地壳存留年龄为1100-1500Ma。Sr-O同位素体系表明浦北和台马岩体的物质来源均一化程度高,在成岩阶段及其以后基本保持封闭;而旧州岩 是两种硅铝物质混合重熔的产物,并未达到充分的均一化,δD-H 相似文献
9.
庐枞盆地正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庐枞盆地正长岩类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庐枞盆地正长岩类呈北东向展布于盆地的内部和外围。通过对正长岩类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SiO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60.86%~68.85%,全碱值(K2O+Na2O)均在9.82%以上,里特曼指数均大于3.73,为碱性系列;在K2O-SiO2图上,岩石样品全部落在含钾较高的钾玄岩系列中;在微量元素组成上,与原始地幔岩相比,样品的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等;稀土总量(∑REE)变化范围为(205.16~496.61)×10-6。反映了庐枞盆地正长岩类成岩物质来源较深,是来自富集地幔的碱性玄武岩浆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部分陆壳物质的混染而成。 相似文献
10.
冀北水泉沟杂岩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招崇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27(1):36-43
水泉沟杂岩体的δ18O‰值除个别样品高于10‰或低于5.5‰外,大多数在5.5‰~10.0‰之间。其三组铅同位素比值明显高于本区古界桑干燥变质岩,并位于上地慢和下地壳铅增长线之间,利用Rb-Sr等时线求得锶同位素初始值为0.70618±0.00014,利用Faure提出了的二元混合锶模型求得岩浆源区由约64%的上地幔组分和约36%的地壳组分组成。通过对其O,Pb和Sr同位素综合分析得出,岩浆起源于 相似文献
11.
早白垩世承德甲山正长岩体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东段,承德逆掩片东侧,可划分为三个单元,从早到晚,依次为姜家湾单元、龙潭沟单元和龙潭南沟单元。化学成分上,该岩体Si、全碱、TFe、REE、Th、Ga、Nb、Zr、Hf含量较高,Mg、Ba、Sr、Ti、Cr、Co、Ni、V等过渡元素亏损,Ga/Al值大,Ce/Pb值在6.12~13.41,富轻稀土,中等铕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形成于造山晚期岩石圈伸展的环境下,与地幔上涌有关,说明区域晚侏罗世的挤压缩短和地壳增厚转变为早白垩世的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暗示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应从早白垩世开始。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东南印支晚期的构造伸展事件:来自诸暨大爽岩体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露于浙江省东南部的大爽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形成于227±2Ma,属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岩石低Na2O、富K2O,A/CNK=1.26~1.49(大于1.1),为强过铝质、钾玄质系列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较高,富Sr(Sr=874.6×10-6~1158×10-6),贫Yb(Yb=3.00×10-6~3.92×10-6),富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具轻微的负铕异常(δEu=0.68~0.70);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岩石具有较高的初始锶比值(I Sr=0.710718~0.711008)和较低εNd(t)值(εNd(t)=-10.9~-11.1),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体岩浆源区为古老的地壳物质。综合分析认为大爽岩体是古老地壳部分减压熔融的产物,受控于印支造山后的伸展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冀北郭家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颗粒锆石 U- Pb测年结果表明,冀北郭家屯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有两个时代:中-晚侏罗世(约 143~ 164 Ma)和早白垩世 (约 126 Ma).中-晚侏罗世火山岩以流纹岩和粗面质流纹岩为主,夹石英粗面岩,下部有少量安山岩;早白垩世火山岩以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主,夹少量玄武质粗安岩和流纹质粗面岩.微量元素数据显示粗面质火山岩、正长斑岩具高 Al2O3(≥ 15% )、 Na2O/K2O > 1、高 Sr(≥ 400 μ g/g)、高 Sr/Y(≥ 20~ 40)和 La/Yb≥ 10;低的 MgO ( < 3% )、 Y(≤ 18 μ g/g)和 Yb(≤ 1.9 μ g/g);Mg#高( 38.47~ 57.78,平均 51.18);Eu异常不明显等特征,与 Adakite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某些相似性.而流纹质火山岩具有 SiO2、 K2O、 Y、 Yb含量相对较高;Al2O3、 Sr、 Ba含量相对较低;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 Eu负异常明显等地球化学特征.两类岩石在时空上密切共生,具有一定的演化关系.地球化学总体特征显示本区火山岩具有弧岩浆作用的特征,如岩石系列高钾钙碱性属性、高场强元素( HFSE)和大离子亲石性元素 (LILE)解偶,微量元素的俯冲带特征(与 Adakite岩相似)等.研究表明本区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总体形成在地壳加厚、岩石圈拆沉、底侵作用发育的构造背景下,地幔脱气形成的 CO2- H2O流体在岩浆形成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阿尔金南缘清水泉地区与超基性岩及斜长花岗岩伴生的斜长角闪岩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显示:SiO_2和Al_2O_3含量较高,分别为47.63%~55.26%和16.42%~18.97%,Na_2O+K_2O含量低为4.91%~5.60%,MgO和Mg~#值较低为4.41%~5.72%和44.9~57.9,具有负Eu异常,其Mg#与Ti O2、Fe OT及Cr与Rb呈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岩石为地幔岩浆经分异演化形成。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及Sm和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Yb、Y、Lu及Ti,且Th/Ta为2.61~18.121,Nb/La为0.21~0.661,指示岩石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的混染,推断岩石形成于裂谷环境。利用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获得斜长角闪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1±4 Ma,指示阿尔金南缘在中奥陶世早期处于伸展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之下,为研究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18.
夏杖子金矿床中矿物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分别为:δD=-91.7‰——73.1‰,δ18OH2o=5.68‰-6.23‰,说明读矿床的成矿溶液是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上全是负值,且变化范田较小,同位素平衡温度平均为208-240℃,成矿溶液总硫平均同位素组成-19.70‰——20.64‰,证明成矿热液中H2S原子团占优势,其硫源可能为本区结晶基底;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05±7.2Ma,说明其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曹庄片麻杂岩包括35亿年的表壳岩及三个不同时期的复期正片麻岩。水厂片麻杂岩包括水厂表壳岩及侵入其中的淡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后者年龄为26.5亿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