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省岩矿心实物地质资料丰富,对调查获取的岩矿心实物地质资料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将其按照保管单位、存储地区、矿种进行分类统计,大致掌握了山东省境内岩矿心实物地质资料的保存现状,初步总结了岩矿心实物地质资料保存在库房建设、人员安排和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岩矿心实物地质资料合理保存和有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一样,是地质勘察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地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是研究地质矿产资源条件,进行新的地质勘察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实物地质资料,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以及珍贵、稀缺的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宝贵的信息资源,具有更重要的保存和利用价值。下面就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把地质资料分为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3种。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勘查、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生产技术活动中所采取并按规定留存的岩矿芯、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有关资料。作为资料的一种形式,实物地质资料具有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它是了解、研究和解决地学问题和地质找矿、  相似文献   

4.
我省地质资料馆现有馆藏资料约5000余档,绝大多数采用纸介质保存,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其中包括许多大幅面的地质图件,及相当数量的实物标本。为了实现地质档案资料长期保存、高效管理和快速查询,节省档案存放空间,迫切需要实施地质档案电子化工程。即通过计算机建立现代化的借阅管理系统和查询服务系统,发挥馆藏档案资料的珍贵价值,简化借阅资料的复杂过程,确保地质资料原件方便借阅者借阅和利用资料。  相似文献   

5.
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是当代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工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科研性和务实性,是实现实物地质资料走向规范化管理的必由之路.2008年颁布实施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实行国家级、省级、地质勘查单位"三级"保管体制.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将辽宁省确定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试点省,以期通过试点形成能在全国推广使用的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流程、标准、方法、步骤和经验,为今后推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水平的地质资料馆藏基础设施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通过该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标志着我国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设施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为实物地质资料库藏、实物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实物地质资料精品陈列展示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4亿元。  相似文献   

7.
实物地质资料是指以岩心、标本、化石、样品等实物为载体的地质矿产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或地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报告、论文、著  相似文献   

8.
建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对地球科学研究、地质调查、矿产开发工作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岩矿心、岩屑、各类标本、光薄片、化石、测试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与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非实物地质资料一样,是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重要依据,是各类地质工作中积累的资料信息,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最宝贵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土资源部将我省与河北省确定为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的试点省份,省地质资料档案馆为具体承担单位,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省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充分利用,降低地质工作风险,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料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全省地矿行业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从依法健全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全省实物地质资料;争取专项经费、建章立制;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尽快实现网上查询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使其更好地为地质找矿、矿山建设、科研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文档具有设备依赖性强、高密度存储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性,在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以“焦家式”金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例,提出新时代的地质资料管理要尽快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挖掘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内在潜力,以便使地质资料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档具有设备依赖性强、高密度存储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性,在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以"焦家式"金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例,提出新时代的地质资料管理要尽快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挖掘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内在潜力,以便使地质资料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进行地质科学大数据统合利用,涉及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包括:多源多类异质异构地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问题;数据汇聚、集成和结构化、可视化转换问题;数据同化、融合问题和深度挖掘、广度聚联问题;地质大数据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问题,以及云服务的模式和系统架构问题。所面对的挑战是实现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静态勘查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处理和应用,以及大数据与小数据、混杂性数据与精确性数据、模型与数据、有模型与无模型、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矛盾与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感器实时监测等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或生产开发中的应用,形成了动态与静态并存、多源异构的地质时空大数据.然而,目前地质信息系统在地质数据组织管理方面,主要是静态地存储和表达出地质矿产勘查或生产开发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状态,尚不能满足对勘查或生产开发过程中实时信息的存储管理,进而支持对地质过程的分析和研判.针对性开展了地质时空大数据表达与存储管理的数据模型研究,目标是能够融合数据多源与时空多维性,又能够支持时间关联与时间多粒性.针对地质大数据、地质过程的静态与动态数据紧密结合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事件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事件多因素驱动的地质时空大数据概念模型,并开展了相应的地质大数据存储管理逻辑模型、基于系统工程库的管理结构和地质时空对象管理模型设计.基于地质时空大数据逻辑组织管理模型和时空过程的非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设计了地质大数据存储模型.融合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动态监测信息实时可视化等技术,构建了所需模型过程模拟的三维环境,通过绑定观测数据源,设计实现了基于OPC接口的模拟数据产生事件、作用对象响应的矿山动态开采流程.在王家岭煤矿首采区地质数据支持下开展了应用研究,实现地质时空事件条件下的矿山动态开采过程表达与数据管理,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数据是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是典型的大数据。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地质灾害数据的主流管理方法。在地质灾害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关系模型难以有效地管理非结构化数据,因而关系型数据库对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弱点,在大数据时代将会被进一步放大,并对地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大数据时代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模式,从泛结构化地质数据管理、应用模型和分布式异构系统的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质灾害数据的有效管理应该把文件系统、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C模型和中间件结合的泛结构化地质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这种模式已应用在多个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建设云GIS的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云平台技术的交付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山东省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山东省地质灾害综合服务系统。针对云GIS(地理信息系统)海量的存储空间数据及丰富的信息显示的特点,对地质灾害点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和实时显示,文中设计了系统的建设方案,在云平台的架构设计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对山东省地质灾害信息点的管理、查询、科普、统计等需求,实现了基于云平台技术的山东省地质灾害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地质勘探单位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为目前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事信息收集不全,人事档案不够规范等问题。结合人事档案的现状和改革要求,认为人为因素、历史因素、自身因素等是影响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原因,提出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服务理念的创新、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地质勘查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和优化管理体系,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广东省地质局地质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完善与推广应用"项目的建设实施,推动了全局的地质资料从过去纸质存档、不易长期保存、不易查找借阅的状态,转变为电子信息化存档、长期安全保存、准确快捷的检索借阅,为地质资料的管理与应用建立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9.
德州市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德州市地热资源属低温温热型地热资源,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和古近系层状砂砾岩孔隙一裂隙中。德州地热自1997年开始开发利用,近年来发展很快,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德州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德州市地热地质条件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地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本,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管理,优化地热资源开发配置。进行人工回灌试验。建立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和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科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