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环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其生活环境与陆生生物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海洋生物具有不同于陆生生物的化学性质。海洋生物中肽类化合物,特别是环肽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以及酶抑制剂活性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最吸引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概况。1来源自1980年,美国学者ChrisIreland等人报道从海鞘Lissoclinumpatella中分离得到第一个具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以来,环肽化合物一直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最…  相似文献   

2.
海洋天然产物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已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许多化学结构独特,生理活性特异的天然产物,它们可归为甾醇,萜类,皂甙,聚醚,大环内酯,脂肪酸,多糖等类型,其中不少海洋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艾滋病毒或抗衰老等活性,可望开发成新药或保健品,本文从海洋天然产物的主要化学类型及其各种生理活性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分析海洋中碳、营养盐、微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对酸化响应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洋酸化不仅会影响海洋中的碳化学,而且能影响海洋中营养盐、微量元素等的地球化学特性和过程;海洋酸化一个重要的、但被低估的结果是能大范围地改变海洋碳系统之外的无机和有机化学环境;不同海域的生物和地球化学系统对酸化产生不同的响应,同一物质循环的不同过程对酸化的响应可能截然不同;酸化给海洋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复杂多变的,而且这些影响之间还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海洋酸化的自然响应是很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独立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很多单一物种或单一因素酸化响应的简单概括或总结,远不能描述海洋酸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海洋酸化微量元素响应研究,应该具体到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如碳泵、生物泵、硝化作用、固氮作用以及元素赋存形态转化等)及关键要素(如POM,DOM及CDOM等)等的响应,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更全面地了解海洋酸化对海洋中物质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海沉积物中226Ra的分布特征及近岸区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分布特征的研究,不仅是了解它们在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性质(如存在状态、沉淀机理、分布过程的动力学等),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作为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天然示踪剂,以探讨海洋化学演化和沉积物的形成进程。因此,积极地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与海洋药物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海洋药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以乌贼骨为丸,饮以鲍鱼汁治疗血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收集的海洋药物达百余种。近30a来,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从种类丰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出许多结构新颖、功能独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降压和抗凝血等生物活性的物质,使得海洋这一人类保健品的天然宝库更加引起世人的瞩目。与陆地生物相比,海洋生物往往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不仅许多新颖的化学结构是陆地生物所不具有的,而且一种海洋生物常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海绵中含有多种萜类、…  相似文献   

6.
李永祺  张鑫鑫 《海洋与湖沼》2021,52(5):1067-1074
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研究内容大多交叉、重叠。为利于学科发展,文章在简述学科的产生与定义的基础上,强调学科之间要加强合作,适当分工。建议:海洋生态学侧重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并积极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生物海洋学侧重于研究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把推进对海洋的认识放在首位,加强与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的耦合,为海洋在地球四大圈层的相互关系中展现活力。据此,以渔业海洋学、海洋生态灾害和生物对地质的作用为例,阐述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理解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生物因长期适应特殊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特殊的代谢途径, 从而产生大量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 使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成为海洋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视角, 从海洋真菌和海洋细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估以及成药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概述, 分析了当前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状况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海水中的碳水化合物与海洋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产物,是细胞的主要组份,而且又是能量储存形式。研究碳水化合物存在数量和分布变化对了解海洋中生物物质的生化作用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海洋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箱式取样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海洋地质调查工具,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集样品不易受到扰动和破坏,而且还能为海洋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上覆水。因此,它在海洋地质、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调查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老式的大洋50型采泥器已逐步被新型的箱式取样器所取代,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不断更新的阶段。箱式取样器以它的取  相似文献   

10.
海水中的碳水化合物与海洋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产物,是细胞的主要组份,而且又是能量储存形式。研究碳水化合物存在数量和分布变化对了解海洋中生物物质的生化作用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予海洋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中的甲硫醇(methanthiol or methyl-mercaptan,MeSH)是藻类代谢产物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的主要去甲基化产物。尽管海洋中甲硫醇的浓度很低(0.3nM~28 mM),但它是海洋中细菌蛋白质硫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甲硫醇的来源、消耗、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测定方法,这将有助于了解海洋中甲硫醇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在海洋硫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海洋中甲硫醇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新学科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使占全球面积71%的海洋成为21世纪开发的重点领域。然而,各成体系的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已难以适应认识和解决当前面临的全球变化问题的需要。80年代初,随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全球海洋真光层研究(GOEZS)、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等重大国际合作计划的兴起,处于这些学科交叉点上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这新的分支学科应运而生,至90年代,这一边缘交又研究方向已成为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我国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飞速发展。至今,已开展实施了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东海海洋通量、台湾海峡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南海碳通量、南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物质循环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研究,强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是利用化学、地质、生物、物理的观点综合研究海洋中物质循环的过程与规律,突出的特点是研究生物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源要素(C,N,P,S,Si等)及与生物过程有关的其他元素。 本文从真光层内生源要素的循环、海水中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沉积物-海水界面过程中的生源要素,以及微型生物在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以期推进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海水中银-卤化银固溶体参比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化学海洋学中海水组成保守性和固-液平衡原理,以及海水中银的溶存形式,计算并合成了与天然海水中卤离子呈热力学平衡的卤化银固溶体。以该固溶体作为活性材料制成的全固态银-卤化银电极,对海水中氯离子活度具有理想的Nernst响应。在天然海水中浸泡近四年(1986.1—1989.11)的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且不存在电势漂移和光敏现象,是比常规的银-氯化银电极更为理想的参比电极,已成功地用作海洋构筑物阴极保护系统的长寿命参比电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是重要的饵料生物,是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重要的生物模型。本文报告了卤虫无节幼体整体荧光原位杂交(WFISH,whole-mount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用于快速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定时空表达图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功能进行鉴定。人工合成带有FITC标记的卤虫trh基因(trachealess gene)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到trh基因在卤虫无节幼体的头部背面盐腺中表达。  相似文献   

15.
海洋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a来的研究表明,海洋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具有显著的光化学活性,其光化学反应不仅在碳、氮等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还可通过改变水体的光辐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介绍CDOM光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光降解的因素、CDOM光化学反应的生物地球化学以及生态环境意义,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培泉 《海洋科学》1982,6(3):48-49
在研究海洋放射性污染时,~(141)Ce(T1/2=32.5天),~(144)Ce(T1/2=285天)的放射性测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因为它们在核裂变过程中产额较高,而且在1—3年内的大气沉降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了研究达两个同位素进入海洋后的运动规律,需要对天然铈的含  相似文献   

17.
烟波浩淼的海洋中含有生物圈内95%以上的生物种类,然而生物圈内数以千万计的生物的医学潜力只是在最近20年才刚刚开始挖掘。几十亿年前海洋里出现了生物,现在繁衍于海洋中的生物种类远比陆地上的多得多。海洋有机物所生产的次级代谢物即海洋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周维善 《海洋科学》1984,8(3):54-58
富饶的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摇篮。地球上的生物就是从海洋发展起来的,至今仍有80%以上的动植物生长在海洋之中。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最近引人兴趣的报道是海洋生物毒素、化学信号物质、防御剂和抗癌剂。 一、海洋生物毒素 1.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此种毒素是从双鞭毛藻(Dinoflagellate)得到的,所以又称双鞭毛藻毒素(dinoflageua toxin)。双鞭毛藻有时每毫升海水可达50000细胞的浓度,局部生长过密时可形成赤潮。毒  相似文献   

19.
河口及近岸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及近岸海域底边界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陆源物质的迁移转化及向海洋的输送通量,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海洋碳的"源、汇"研究以及氮、磷循环研究的关键。本文对河口及近岸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底边界层中移动泥的特点和功能及微生物在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具有新结构或新作用机制的天然化合物不但是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内容。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无疑是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1]。世界上的海洋药物研究起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国家 ,随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海洋生物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病、抗爱滋病等活性成分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大约60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被发现 [24]。而海洋微生物则由于可通过发酵培养的方式“生产”生物活性海洋天然产物 ,而且属于可再生性利用生物资源 ,因而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