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西北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振襄 《黄金地质》1995,1(3):28-33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两类岩性组合序列,分析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溶液与矿源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不同有机酸对矿物溶解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传平  固旭  周苏闽  刘建平 《地质学报》2008,82(7):1007-2008-01-30
用石英、微斜长石和方解石混合颗粒模拟碎屑组分分别与不同有机酸水溶液进行溶蚀实验,以比较储集层内不同矿物在含低分子量有机酸地层水中溶解的速率,并试图探讨矿物溶蚀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①所有矿物颗粒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溶解,表现为颗粒失重,溶液中SiO2和金属阳离子含量增加,pH值上升。②优先溶解的是方解石,其次是硅酸盐矿物。③温度增加,硅酸盐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而方解石的溶解度基本不变。④由于不同有机酸与二氧化硅和金属阳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不同,因此,在不同有机酸水溶液中,矿物的溶蚀速率有较大差别。多官能团有机酸的水溶液中,不同矿物有更大的溶解;但在含有丰富Ca2+的草酸水溶液中,由于矿物颗粒表面难溶草酸钙的沉淀,方解石的溶解变得更加困难。⑤多官能团有机酸与SiO2形成的多环螯合物由于完全取代了硅氧四面体的氧原子,在水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可能有助于(铝)硅酸盐的溶蚀和硅元素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研究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已被用来测定金属-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常数和稳定常数。溶解度法为测定在有地球化学意义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金属-有机配位体体系的化学类型和热力学数据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氢电极电位测量法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高温下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最精确方法。在选择研究特写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体系的适当方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所期望的信息类型,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强度,温度,氧化态,溶解度测定过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玻利维亚普拉卡矿床的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矿石矿物和矿石沉淀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一个与火山穹丘相伴生的贵金属,贱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溶液浸取金的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景荣  陆建军 《地球化学》1996,25(2):190-195
氨基酸溶液金的实例表明,地质体中广泛存在的氨基酸(或其他有机酸)对Au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其中以组氨酸(碱性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温度、浓度、酸碱度及氨基酸的类型是影响配合金的重要因素。不同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都各自有没的最佳条件(温度、浓度、酸碱度)。在pH为6-8和80℃的条件下,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氨基酸可将水体和岩石中分散的Au迁移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聚集起来,在扬子板块周边微细侵染  相似文献   

7.
论金矿成矿与CO2相关性的实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CO2的形成条件及其与Au的配合能力,金成矿系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有代表性的金矿物的化学成分,具成因意义的共、伴生矿物,认为金成矿与CO2相关性的实质是CO与成矿物质形成羰基配合物、羰基氢配合物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温度、压力骤降,fo2剧增,上述配合物分解(CO、H2逃逸,氧化)形成金矿物沉淀富集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刘金钟  傅家谟 《地质科学》1993,28(3):246-253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原油水溶液、油田卤水、腐植酸、脂肪酸、氨基酸及无水体系中原油对金的络合及迁移作用。结果表明,原油、腐植酸对金有很强的络合能力,水溶液中含少量的原油即可大大提高水溶液对岩石中金的淋滤活化能力。沉积地层成岩过程中产生的低熟有机质可能是促进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矿源层中金活化迁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地球化学》1996,(1):98-103
  相似文献   

10.
有机—铜配合物热稳定性及热分解产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汉平  冉崇英 《现代地质》1996,10(3):408-413
通过实验研究了富里酸、氨基丙酸和半胱氨酸3种有机质与铜的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产物特征。结果表明:富里酸—铜配合物在190~200℃时缩合成类干酪根物质,被富里酸配合的铜一同进入到该物质中去;氨基丙酸—铜配合物在140~150℃分解,形成π键配合物“二(三)氯·(乙炔)合铜(Ⅰ)”;半胱氨酸—铜配合物很不稳定,80℃便开始分解,生成黑色沉淀物“二水合四氯合铜酸铵”,而没有生成铜的金属硫化物  相似文献   

11.
在发育火成岩的生油层中,微生物和热作用导致生油岩有机质形成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对火山矿物中的金属元素有一种有效的熔剂和迁移介质,特别是能促使其中的过渡金属活化和溶解。这样造成与火成岩共存的生油岩内过渡金属含量显著增加,一些过渡金属是有机质成烃演化良好的催化剂。同时火山和热液活动还能向生油层提供过渡金属元素,从而使与火成岩共生的生油岩油气生成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草酸对沉积地层中Fe、Cu、Pb、Zn元素的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准流动热液反应装置,进行了草酸与沉积地层中的Fe、Cu、Pb、Zn元素活化淋滤的成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草酸对地层中的金属元素有较强的活化萃取能力,最大淋滤量对应温度在125-150℃之间,通过对比实验液相和固相中金属量的变化.配合物稳定常数及实验淋滤率顺序,并结合曲仁盆地成矿特征,指出有机配合物可能是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腐殖物质对污染物如有毒金属元素(如汞.铜和铅等)及有机污分子荧光染物(如多环芳烃,有下几农药等)具有络合或吸附作用,从而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及其迁侈途径.所以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毒性。近年来,用分子荧光学研究两者间的这种作用过程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运用荧光偏振技术在腐殖物质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现状。荧光偏振的研究成果可加深对腐殖物质与污染机理的认识.能较精确地定量评估它们之间的作用强度.了解它们结合后的分子构型变化.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下硝态氮的迁移转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水体氮污染形势严峻,且以硝态氮(NO3--N)污染为主,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G-S)相互作用模式对NO3--N在“潜流带”(HZ)中迁移转化的影响是开展水体氮污染综合防控的关键.开展地表水(S)补给地下水(G)(下降流)、地下水(G)补给地表水(S)(上升流)以及交替作用3种模式的NO3--N迁移转化实验,研究表明:3种模式下,出水NO3--N浓度可降低95%以上;上升流中反硝化强度大于下降流;异化还原作用(DNRA)对下降流与上升流出水氨氮(NH4+-N)浓度的贡献分别约为71%和11%;上升流实验后水-土界面有机氮含量是下降流实验后水-土界面的2.3倍.结果表明,G-S相互作用下NO3--N的衰减途径主要包括:合成有机氮、反硝化及DNRA;相互作用模式对各衰减途径的强度存在影响;HZ介质通过吸附NH4+-N和微生物作用合成有机氮的方式截留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