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南区域构造应力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有林  林舸 《湖南地质》1996,15(3):134-136
该文应用构造应力解析的方法,对湘南地区地槽,地台,地台期后活化作用三个阶段地质演化过程中所发育的构造,岩石,地层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简略地分析了影响湘南地区构造应力格局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塔里木地台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它和成矿地台区相似,都是古老的地台区,有相似的构造和地质条件,有金伯利岩的伴生岩石,阶地金刚石砂矿等。根据这些,可以圈出成矿远景区,如:伴生岩石分布区,两个次级构造单元之间的断裂带成矿远景区,阶地砂矿区等。因此,塔里木地台成为寻找金刚石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瑾  戴凤岩 《地球学报》1994,15(Z1):73-84
以华北原地台为例,太古宙陆壳可能是由分散的陆核在涡旋构造机制的驱动下聚集而成的。早元古代伊始,板块构造机制控制了地壳演化的进程,出现不同性质的活动带同刚性地块并存的构造局。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以其成岩环境和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宣告了一个新的地壳演化阶段的开始,明显具有太古宙克拉通基底的华北原地台、塔里木原地台和扬子原地台在它们的接触部位发育有早元在于代增生带,说明至少在太古宙末它们是互相分离的。而华夏古陆则是从早元古代以来逐渐向扬子原地台靠扰的。现代华北地台缘,早元古代建造近南北向的早期构造方位表明,它在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润 《地质论评》1992,38(1):28-32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对塔里木地台东部罗布泊地区及其外围的磁场特征,以及基底岩相构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文中根据强磁性基底所反映前寒武纪塔里木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的向东延伸情况,指出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止于东经91°30′附近,继而为反映褶皱带的弱磁场所取代。据此,文中进一步推测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自古生代至今可能是不相连的。  相似文献   

5.
<正> 地壳的内生发展包括构造过程、岩浆过程和变质过程。这些过程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称为内生体制。从最新的资料看来,我们可以从整个构造圈(既包括地壳,也包括上地幔)的成分、构造和状态的有规律的特点出发,更广泛地探讨这个问题。 按照这种解释,内生体制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类。 内生体制可以根据强度分为平静体制和受激体制。地台体制和洋盆体制是平静体制。地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台区金成矿地质构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北地台区构造作用具有多期次板块俯冲和碰撞,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深大断裂在成岩成矿中占重要地位。地台活化主要表现为燕山—喜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动对原有地质构造和金矿化进行了强烈的改造。本区有利的找矿方向是地台边缘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缘大地构造格局和边缘构造控矿类型的基础上,厘建了扬子地台西缘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成矿模式。它由内带川滇叠加裂谷系和外带-三江“沟-弧-盆”系两个区域构造成矿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8.
张德润 《物探与化探》1990,14(2):114-117
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的关系是地学界非常关心和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最新航磁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在罗布泊至阿拉善长达1700余km范围内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磁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性质的基底岩相构造。由磁场所反映的基底岩相构造表明,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在前寒武纪或更早的时候可能是相连的,但经过古生代的强烈构造运动,现今两大地台已经不相连了。  相似文献   

9.
位于欧亚大陆地台盖层的山间盆地和洼地构造中的产铀沉积盆地控制着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铀矿床呈带状分布在5个矿带中。在碰撞造山带发育地区的构造沉积型的产铀盆地呈东西向断续分布,延伸达10000km,其特征是剖面呈双层结构。剖面的下部(Pz-Mz)由陆源碎屑、含煤及碳酸盐沉积构成;剖面的上部(N-Q)为无矿的磨拉石。在这些盆地中找到了大、中、小型砂岩铀矿床。在碰撞造山带和地台构造带的边界上坐落着东西向的次造山带,产铀的沉积盆地在其中呈结点状分布。这些产铀沉积盆地位于中间地块(捷克地块、法国中央地块等)和年轻地台的活化部分(中央克兹尔库姆、楚-萨雷苏等),具有近造山自流水盆地的活跃水动力学特征,并在其中产出大、中和超大型卷状铀矿床。北带的俄罗斯地台盖层中划分出构造-岩石型沉积盆地,其中至今只找到主要是产于建造内型河谷中的中、小型铀矿床;在年轻的西西伯利亚地台南缘有-由构造-岩石型沉积盆地构成的、产于底部古河谷中的大、中、小型中生代铀矿床;在欧亚大陆东部贝加尔-戈壁带的范围内产铀沉积盆地既可产于碰撞造山区,也可产于古老地台的活化部分,通常在空间上与反映热缕作用的新生代火山作用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上扬子地台区长期接受地台型沉积,地壳构造较稳定。但自喜马拉雅运动以来,断褶构造活动强烈。按上扬子地台区超晚期断褶构造发育程度,可划分为5个构造区。超晚期断褶构造发育程度控制了上扬子地台区油气藏及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应用超晚期断褶构造分区的观点,可预测上扬子地台区金属矿产资源及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1.
上扬子地台区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及金属矿产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扬子地台区长期接受地台型沉积,地壳构造较稳定,但自喜马拉雅运动以来,断褶构造活动强烈,按上扬子地台区超晚期断褶构造发育程度,可划分为5个构造区。超晚期断褶构造发育程度控制了上扬子地台石油气藏及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应用超晚期断褶构造分区的观点,可观测上扬子地台区金属矿产资源及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2.
再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威 《地球科学》1995,20(1):19-26
采用大陆构造时空动态相关分析法,对大陆构造进行系统的分层,分块,分阶段域构造解析,认为包括隆块,陷块和旋块等基本类型的断块构造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变形强度,流变状态的层状构造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型式。在构造活动期间层流隆陷构造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行,构成动态的循环体系,大陆地壳下部层圈以热动力作用为主,造成粘性热流物质和韧性固流物质沿着壳内流层从幔隆区流向拗区;上部层圈以应力作用为主,与下地壳层流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地体构造对研究地台和地盾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前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引起所有相关的地球科学的革命,其中包括区域成矿学。然而随着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对于解释地壳,特别是早前寒武的地盾、地台和克拉通区的复杂构造现象显得不完备,因此,近20年来地体构造理论的发展补充了板块构造理论的不足。近年来,各国地质学家相继发现世界上各地盾、地台和克拉通区,如华北地台、乌克兰地盾、阿尔丹地盾、加拿大地盾、非洲地台、澳大利亚耶尔冈克拉通等是由多个地体所组成。每一个地体是一个独立的和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彼此间由地缝合线或深断裂隔开。由于每个地体的地质特征、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地体构造成为区域成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元古代-中生代泥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政军 《地球化学》1988,(2):129-135
辽宁的泥质岩稀土元素演化基本上反映了2500Ma后区域地壳总的演化特征。在具有准地台和地台活化阶段的特定背景下,从太古代至中生代,泥质岩的稀土总量分布趋势为低一高一中低。本文认为,在地壳演化的后太古阶段,稀土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物源和区域构造环境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沉积岩石中铀—多元素渗入矿床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铀成矿的大地构造和地质构造将渗入成因的铀矿床划分为三大类;受同造山期构造活化影响的年轻地台上的矿床,后地台造山带山间盆地和坳陷中的矿床,切割古老地盾和褶皱区基底岩石的侵蚀古河道矿床,对每类矿床的成矿因素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对比,最后对俄罗斯领土上的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质研究久已表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具有典型的扬子地台的基底和盖层,西天山与东天山迥然不同,也是扬子地台西延的组成部分。因而提出一系列基本地质问题,诸如,扬子地台与华化地台真正界线在那里?我国古生代是否存在“东部地台,西部地槽”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7.
作者同意B.M.西尼村的意见,认为中国地台是中国东部的一个大的构造单位,它是在吕梁运动后造成的。中国地台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它的北部称中朝地台,南部称华南地台。中国地台有一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一个“活化”的地台。华南地台的东南部“活化”尤其强烈而显著,在中生代的太平洋运动时,差不多具有类似地槽的特征。但是它的“活化”是有悠久历史的,即开始於震旦纪,所以加里东运动给与很大的影响,但加里东运动只是地台内部的褶皱。地台“活化”直到中生代太平洋运动才得到高度发展,产生巨大的火成活动以及“中国式”的构造型式。新生代时地台还有中等强度的运动和火成活动。自第四纪冰期之后,地台仍在较弱的升降运动中。华南地台无论从沉积岩相、区域变质及火成活动,或从山字型、华夏式及南岭东西褶皱的构造体系等构造型式发育史的研究,都可以看到它的“活化”过程,在这过程里发育了“过渡类型”的构造形态,这都是不同放地槽或地台的构造形态的。本文是作为学习心得性质的初步尝试,文中不成熟和谬误之处尚多,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如果能在集体的讨论和研究之下将我国大地构造研究清楚的话,这是作者所衷心期望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宁蒗地区菱形构造格局及其联合构造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蒗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区域上属南北向川西-藏东构造带,其东为南北向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三江构造带,区域重磁资料反映了基底和盖层由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系组成的区域菱形构造格局,宁蒗地区基本菱形构造格局实属其有机组成部分,因各菱形构造的边界条件及应力状态不同,在研究区内形成了各型联合构造。宁蒗东南区发育宁南菱形构造及其所决定的宁南反凸双弧联合构造。宁南反凸双孤联合构造东弧带追踪基底南北向构造所形  相似文献   

19.
金伯利岩和金刚石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灌之 《地质论评》1980,26(5):384-391
本文对金伯利岩和金刚石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讨论了某深断裂带两侧的金伯利岩岩浆活动特点,为寻找金伯利岩供参考。一、我国金伯利岩的某些特征金伯利岩通常受稳定地台及其边缘、环绕地台造山带的地堑区等构造背景控制。侵入活动主要见于稳定地台的深断裂带两侧或一侧的高角度断裂上盘地区,以及两个稳定地台相连接的边缘  相似文献   

20.
研究澳大利亚地台在太古代以后的地质发展历史,对于分析古构造及贡瓦纳次大陆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元古代(即26—17亿年,在里菲前),在澳大利亚及其它贡瓦纳大陆首次广泛出现了地台及地槽型杂岩。因而与显生代一样可以确定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后者证明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在元古代开始阶段就已存在成熟的大陆壳,并开始发育有地台和后克拉通构造[地台内部地堑及冒地槽]类型,而在澳大利亚地台东部地区大陆壳或者没有完全形成,或者遭受了破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