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季姆和南维季姆铀矿区位于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东北部,探蛸的铀储量大于6万吨,维季姆矿区含矿的古河谷总体上与现代的水系相一致,这些古河谷切割进入花岗岩基底,并经常继承古老的断裂发育,矿化产于II-III级古河谷的潜水氧化带或层间氧化带尖灭处,矿化年龄11Ma,该矿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古河谷内第三纪的冲积层含金,砂金矿体长几百米到8.5km,宽220m,厚0.2-5m,平均1m,南维季姆铀矿区工业铀矿化不仅见于被玄武岩覆盖的古河谷,也见于无玄开岩覆盖的古河谷的沉积岩中,该区的霍洛伊铀矿结铀的资源量1.0万吨,谢格格洛夫铀矿床探明的C2级铀储量为5150t.  相似文献   

2.
埃利康铀矿区在其成因、规模和地理位置上都是独特的自然现象。作为收集40余年的研究资料,对其地质位置和形成历史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埃利康铀矿区在中阿尔丹前寒武纪构造和中生代构造中的位置,对最大的含矿断裂-南带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还运用了与研究题目有关的阿尔丹地盾的最新科研成果。最后把埃利康矿区的金-铀矿床与古老地盾和太平洋成矿带一些其他热液铀矿床进行对比,并指出中生代成矿期在铀成矿作用总演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小英 《铀矿地质》2022,(2):257-268
广西是中国最早发现铀矿物的地区,铀矿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探明的铀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文章通过对广西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及其他类型铀矿床特征及典型铀矿床分析,总结了广西铀矿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铀矿床成矿时间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时间较赋矿围岩晚,铀成矿时间与围岩形成时代无关。根据广西铀矿成矿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广西铀矿成矿带划分方案,将广西铀成矿单元划分为8个Ⅳ级成矿区带,认为广西铀资源类型多样,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33-241
首次根据系统整理的资料指出了埃利康矿区含铀带的含金性,并将其与阿尔丹地盾中部的热液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中阿尔丹的金-铀和金矿床划分为六种矿化类型,金-钛铀矿,金-日质铀矿,钛铀矿-银-金,斑岩金,金-流化物和在喀斯特中再沉积的金,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化在构造层中的中生代侵入岩中的位置,矿石中铀和金的互相关系以及金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活化的古老地盾上铀,金矿化的表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中铀-多金属组合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我国四大工业类型铀矿床之一,在部分铀矿床中存在铀矿与多金属矿共生或伴生组合关系。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我国几个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为例,综合分析铀-多金属组合的时空关系、成矿规律、矿化分带等特征,结果显示:(1)铀与多金属在区域成矿带上共存,在单个矿床中存在垂向矿化分带现象。(2)在矿床范围内,多金属矿化晕比铀矿化晕范围更大。铀多金属组合特征研究对铀-多金属矿联合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赣南黄沙矿区是一个有较大找矿远景的花岗岩型铀矿区。矿区内辉绿岩脉发育,呈NW向似帚状分布,部分辉绿岩脉控制了铀矿体的产出形态,其中取于良伞寨矿床坑道中的辉绿岩样品,测得Ar-Ar年龄140Ma左右,该年龄明显早于黄沙矿区铀成矿年龄。黄沙矿区辉绿岩与铀矿化没有时间上的关联,但有较密切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型式,一是铀矿化直接产于辉绿岩脉内部,受辉绿岩内部碎裂蚀变带控制,二是铀矿化产于辉绿岩脉的外侧,或其走向延伸方向,受辉绿岩之围岩花岗岩中的碎裂蚀变带控制,三是铀矿化产于辉绿岩与硅化带的复合地带,受发育于辉绿岩中的规模不一的硅化带控制。辉绿岩之所以与铀矿化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主要是因为辉绿岩可为铀成矿提供一个有利于铀沉淀富集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粤北棉花坑(302)铀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的铀矿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龙  陈振宇  李胜荣  黄国龙 《岩石学报》2018,34(9):2657-2670
粤北棉花坑(302)铀矿床是华南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本文以该铀矿床的一个代表性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对该钻孔中的铀矿物进行系统研究。该钻孔岩心具有明显的垂直围岩蚀变分带现象:从上到下可分为四个带,分别为:正常花岗岩或弱蚀变带(Ⅰ带);高岭石化、绢云母化带(Ⅱ带);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带(Ⅲ带);矿化带(Ⅳ带)。铀矿物类型也具有分带现象:Ⅰ带、Ⅱ带、Ⅲ带的铀矿物主要是晶质铀矿和铀钍石;矿化带Ⅳ带的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铀石、钛铀矿、铀钍石四种类型。运用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对不同蚀变带的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进行定年,获得晶质铀矿的化学年龄为165±3.1Ma,代表长江岩体的形成年龄;沥青铀矿的化学年龄可分为四组:~120Ma、~102Ma、~92Ma和~68Ma,代表矿区多期次的热液活动时间,也可代表粤北地区多期次铀成矿作用年龄,前三组可能代表早期铀成矿事件,第四组为主成矿期。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促使U发生活化、转移,进而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对典型铀矿床作深入细致的蚀变分带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对成岩成矿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铀矿区域评价准则”为依据,试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比值法,铀对钍(钾)的区域相对场法和铀成矿有利指数法,对我国YW-10和YW-10B两个测区的区域航空γ能谱场进行了地球化学解释及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已知矿区660测区从宏观上做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γ能谱参数在走向长270km,宽50—70km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了解成岩时原始铀的分布及后期铀的地球化学活动规律,估计成岩、成矿阶段铀源岩可能提供的生铀量,识别铀成矿有利地区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9.
恰特卡洛—库拉明铀成矿区是世界上最早探明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区。该成矿区位于中天山华力西期造山带库拉明隆起内。矿区内共探明大、小铀矿床10个,共采出金属铀20 000 t以上。铀矿床主要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洼地内,其火山岩的特点是成分反差大,由安山岩到流纹岩,铀矿化年龄为260~270 Ma。该成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向东可延伸到中国境内。研究其成矿条件,对指导在中国西北部造山带古生代火山岩内找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梅尖地区位于安徽省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是安徽省铀矿找矿最具潜力的地区,以往工作发现了丁家山铀矿床、徐村铀矿床和众多的铀矿点,控制的铀金属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黄梅尖地区铀成矿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提出了后续勘查工作的建议。研究认为,主要铀矿床(点)控制因素受燕山晚期石英正长岩体、侏罗系有利含矿岩性、近东西向构造和蚀变等联合控制,特别是岩体与近东西向构造夹持地带岩体产状变异部位的侏罗系罗岭组(J2l)和磨山组(J1m)砂岩是铀矿化有利部位,铀矿化类型为与碱性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建议丁家山铀矿床西侧和黄梅尖岩体南缘周潭-田埠地带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首选地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康滇地轴中南段元古宙主要铀矿化类型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七个亚类。初步总结了元古宙铀成矿的基本特征 ,提出铀矿化 (96 0 - 6 0 0 Ma)是晋宁 -澄江运动的产物 ,与该区同层位中铜矿化改造富集时期一致 ;并讨论了康滇地轴中南段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成矿条件评价问题 ,提出中、上元古界不整合面附近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广西向阳坪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向阳坪铀矿床为南方花岗型铀矿,新一轮的扩大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笔者通过系统分析该矿床的铀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区内铀源丰富,香草坪和豆乍山花岗岩是两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区内NE-NNE向断裂构造规模大,与之平行的次级成矿构造及隐伏断裂密集发育,铀矿体严格受F_(10)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多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主矿体沿走向延伸稳定;常见的共生矿物组合为铀-赤铁矿-黄铁矿类型;热液蚀变作用强烈,成矿期以赤铁矿化(红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下一步的勘查工作可继续沿F_(10)断裂构造带北段D72-D0号勘探线开展,继续扩大矿床规模;对南段D0-D59号勘探线可进行普查或详查,有望扩大矿区的资源量。此外,可适当对F_(10)号带深部进行探索,寻求更富、更大的铀矿体。  相似文献   

13.
下庄铀矿田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下庄铀矿田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特征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田不同类型的铀矿床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铀成矿作用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成矿年龄为138 Ma,矿化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为中高温碱性热液成矿;第2阶段成矿年龄为96.4~81 Ma,矿化主要受北东向构造控制,为中低温酸性热液成矿;第3阶段成矿年龄为61 Ma,表现为后期改造作用成矿。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建立了下庄铀矿田的构造控矿三维成矿模式,认为铀矿床具有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早期构造在晚期应力作用下派生的张裂部位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希望铀矿床存在东西向基性岩脉充填构造,其深部具有寻找东西向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祭面关地区位于江西省北东部,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广渡-横溪火山盆地中部。本区已探明1个铀矿床、 2个矿点、 6个矿化点及大批异常点,显示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控制的铀矿集中区、矿带、矿床、矿(化)点等不同层次特征分析,认为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NE向基底断裂控制横溪铀矿集中区的展布;NW向祭面关断裂控制了该区铀矿带的展布;基底断裂交汇部位控制铀矿床、矿(化)点的定位;基底次级断裂以及火山机构控制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不整合界面控制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找矿方向,认为NW向祭面关断裂旁侧具有寻找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潜力,南雄组与石溪组不整合界面具有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纽芬兰省是加拿大铀矿重要产区之一,铀矿化发育,拉布拉多铀矿化主要分布在Makkovik成矿区中心矿带(CMB)的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沉积岩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强变形长英质变质火山岩型(Michelin铀矿床)、强变形变质沉积岩型(Kitts铀矿床)、长英质火山岩型(同生)和岩浆热液型(后生);纽芬兰岛矿化主要分布于Deer Lake和Bay St.George盆地的石炭系与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和Hermitage Flexure的变质火山岩之中,成矿潜力最重要的是赋存于砂岩和灰岩中的铀矿化,矿化类型主要有碎屑沉积岩型、火山沉积型和花岗岩型。2009年当地政府以最新的找矿技术为支撑的地质填图项目已经启动,掀起了铀矿勘查热潮,拉布拉多主要勘查方向为Madsen Lake、Sylvia Lake、Anna Lake和Dandy区域,纽芬兰岛主要勘查方向为Deer Lake、St.George Bay、Hermitage Flexure和Dome One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几十年来,中南地区查实和探明了一批铀矿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以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境内,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有关,铀矿产的产出部位与深大断裂关系密切,与花岗岩体空间分布关系密切,铀成矿时代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热液型铀矿类型之一,发育在区域性火山喷发带上的火山盆地内,其成因受构造-岩性岩相-热液循环联合控制,其构造型式能够反映火山岩相和热液蚀变类型,体现火山热液铀矿化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文章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划分为火山角砾岩筒、次火山岩、密集裂隙带、层间破碎带4种亚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亚类的成矿特征;根据不同亚类火山岩型铀矿床距离火山热液活动中心由中心向远源方向的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综合成矿模式,厘定了不同亚类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岩性岩相、容矿主岩)、矿化与成因(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化深度、矿化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矿物、伴生元素)、物、化、遥等预测要素,建立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预测模型,对火山盆地铀矿找矿实践中针对火山盆地不同部位或环境下选择有效的技术方法手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为华南典型的化岗岩型铀成矿带,位于江两中南部乐安-于都一带.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北段近南北.南段略偏西。铀矿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及儿外接触带。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桃山矿川、古龙岗矿化集中区和坪溪矿化集中区内,儿余地区仅有零星矿点、矿化点产…。奉文通过对人li山一十山铀成矿带之古龙岗、坪溪两个铀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分析.认为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良好.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远景.并指…坪溪铀矿化集中区必须运用新的地质理论、新的探矿手段方能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华东苏、浙,皖,赣,沪地区,总面积约52.3万平方公里,经过四十五年铀矿勘查,探明铀矿床一百余年,矿(化)点八百余处。铀矿类型主要是火岩岩型和花岗岩型,占矿床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为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及碱性岩型等铀矿床。表明华东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床类型多,分布广,铀资源丰富。尤其是江西的铀矿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世界重大内生铀矿床的成生条件、大地构造空间定位规律及其含矿建造类型,表明内生铀矿床矿化作用始终是成矿区长期发育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岩浆作用、构造-交代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的最终环节。长期发育的再生花岗岩化作用形成铀的专属建造组合,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金属源,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富集的最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放射性地球化学专属花岗岩类杂岩体发育区内发生的构造-岩浆或构造活化作用亦对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定了作用于一定地质空间内重合发生的内生铀成矿作用的历史-地质模式:预成矿作用-构造-岩浆及构造矿前活化作用-成矿阶段。拟定的模式还适用于地壳中长期堆积形成的其他元素矿床的新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