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成低温热液金银多金属矿床矿化分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环太平洋地区发现大批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以来,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业已成为贵金属矿床和Cu、Pb、Zn等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工业类型。文章依据主要工业组分对我国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成矿系列及矿化分带特征,即按成矿深度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自下而上可分为:Au-Cu/Cu-Au矿床;Au/Au(Ag)矿床;Au-Ag矿床;Ag/Ag多金属矿床;Pb-Zn-Ag矿床。同时,根据我国浅成低温热液Au、Ag多金属矿床特征尝试性提出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多种类型金矿化群聚于铜石碱性钾质次火山岩体中及其周围,构筑了成矿模式的框架。归来庄金矿床属于富含贵金属的石英-萤石-冰长石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归来庄金矿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种类型金矿化群聚于铜石碱性钾质次火山岩体中及其周围,构筑了成矿模式的框架。归来庄金矿床属于富含贵金属的石英-萤石-冰长石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Pongkor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 Au- Ag矿床 ,金储量至少为 98t,平均品位为 16 .4× 10 -6;银储量10 2 6 t,平均品位 171.2× 10 -6.它是印尼新近发现的规模较大的 Au- Ag矿床 .冰长石 4 0 Ar/3 9Ar成矿年龄值为 2 .0 5± 0 .5Ma.矿床属于低硫化物浅成低温热液型 ,含有 4条主要的石英脉矿体 .石英脉主要位于火山构造凹陷 (破火山口 )的内缘 ,形成于爆破溶结凝灰岩的喷发 .该喷发产生了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砾及少量碎屑岩夹层 ,构成区内火山岩组合 ,不整合覆盖于中新世安山岩之上 .矿床矿体厚度较大 ,平均厚度为 4 .2 m,陡倾斜 ,由石英、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环太平洋火山-岩浆带中发现一系列与火山热泉有关的金-银-贱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分为氧化硫系(high sulfidation)的石英-明矾石型和还原硫系(low sulfidation)的石英-冰长石型。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区域成矿环境、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和矿化分带、水热流体的热力学状态和性质表明,它是我国大陆首例石英-明矾石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郎兴海 《地质与勘探》2017,53(3):508-518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一类主要产于陆相火山岩或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矿床,矿床埋藏深度浅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也使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这类矿床的勘查中具有先天优势。本文通过对西藏斯弄多Pb-Zn-Ag多金属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参数特征研究,采用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在矿体外围探获具有巨大前景的Pb-Zn-Au-Ag浅成低温热液型矿体。目前单工程控制有3段矿体:顶部Au-Ag矿体,中部Au矿体,底部Pb-Zn-Ag矿体。矿体最高Au品位可达5.3g/t,Ag最高品位410g/t,Pb+Zn综合平均品位5.9%。研究结果表明,斯弄多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物性参数稳定,对矿体异常干扰较小,产于该套火山岩中极强硅化体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多具有中高极化率和中低阻特征。  相似文献   

7.
纽芬兰西南卡雷断裂带中产有两个著名的银金/贱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状矿床,它们分别赋存在层状石墨片岩和花岗岩两套截然不同岩性中.尽管非常邻近,这两个矿床并不直接接触,但根据地质年代、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很明显它们都是由温都格拉斯丘陵花岗岩期后的岩浆热液所形成的. 本文提供的REE和Au/Ag背景值资料进一步证明了成矿热液来源于花岗岩浆.在片岩和花岗岩中,含银金矿石英脉的围岩都表现为LREE亏损,这可能系含Cl-的溶液淋滤所致.金银含量在所有岩石类型中都非常低,但在与温都格拉斯花岗岩接触的那些岩石中金的量含稍高。与区域上所有岩石类型相比,该花岗岩中Au、Ag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正>朱诺斑岩铜矿位于日喀则谢通门县以西100 km处,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最西段新发现的另一大型斑岩型铜矿床,截止到2011年12月朱诺矿床提交的工业矿体333+334资源量为Cu 230.49万吨,伴生元素Mo 3.99万吨、Au 33.80吨、Ag 999.0吨,平均品位Cu 0.5726%、Mo 0.0174%,Au 0.129g/t,Ag 2.482 g/t(黄勇等,2013)。该矿区已开展勘探工作,但对矿床的综合研究甚少,尤其在成矿  相似文献   

10.
马兰克汉(Malanjkhand)元古宙斑岩铜矿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矿床含矿石789百万吨,Cu平均品位为0.83%,边界品位为0.20%,Au品位为0.2克/吨,Ag为6克/吨,Mo为0.004%。这是世界上目前在前寒武绍发现的最大的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3-22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段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兴安岭北段三道湾子金矿床属于中一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产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质角砾岩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在矿脉中发现大量金、银碲化物。该矿物组合中Au、Ag、Te的含量统计分别为:Au30.20wt%、Ag34.35wt%和Te35.45wt%。该矿床可以与国际上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Au-Ag-Te矿床对比。  相似文献   

13.
张北地区指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北部,该地区有丰富的铅、锌等有色金属及银、金等贵金属矿产资源。先后发现铅、锌、银矿点十余处。目前已探明的蔡家营铅、锌、银矿,铅的平均品位1.41%,最高品位可达70.27%,储量××万吨。锌的平均品位2.58%,最高品位可达21.36%,储量×××万吨。银的平均品135.89克/吨,最高品位可达2039.25克/吨,储  相似文献   

14.
袁旭音  周华平 《矿床地质》1998,17(Z1):217-220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金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赋矿岩石主要是火山-沉积岩系,矿石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前者Au元素与凡、sb元素关系密切,含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后者与Ag、Fe元素关系密切。金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硫铅同位素与围岩一致,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属于混合水,其中大气降水占很大比重。包痰体测温和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属于低盐度,成矿温度为低温,结合冰长石的发现,本区金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明显的。同位萦年龄测定表明,金矿的主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5.
<正> 桃园硫铁矿为皖南一局部有铅锌矿化的硫铁矿床,其地表铁帽中含有Au,Ag 等贵金属。黄铁矿体中也含有低品位的Au,Ag。通过黄铁矿中石英包裹体的有关特征的研究,对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包体类型石英原生包体有二种,气液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气液包体大小0.1~13μm,气液比一般为10%~30%,个别达40%~60%。温度均一温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峰值为240~250℃。爆裂温度平均为290℃。  相似文献   

16.
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是在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其独特的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预示着在冈底斯南缘具有巨大找矿潜力。对矿区开展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研究该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果显示:Pb、Zn、Cd、Ag、Au含量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偏差均较大,表明该系列元素整体的富集强度和富集能力比较高;聚类分析显示Pb、Zn、Cd、Ag、Au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表明该组元素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单元素异常按累积频率达75%、95%和98.5%进行分级,最终圈定2个具有找矿潜力的异常区。基于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期为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工作提供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张善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5):890-901
多年来,北山内蒙地区金矿勘查进展不大。2014年,在北山内蒙黑山咀南发现了金多金属矿带,其位于古生代火山盆地过渡带。探槽控制了三条矿带,Ⅰ号矿带长约1500m,宽0.8~5m,刻槽样显示石英脉Au品位在1.00~45.30g/t间,Pb品位在1.00%~26.86%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39.90g/t间,伴生Ag品位在60~528g/t间,局部地段Cu品位在0.50%~13.70%间。Ⅱ号矿带长约3800m,宽0.3~10m,刻槽样显示北东向石英脉Au品位在1.00~95.80g/t间,近东西向石英脉Au品位在1.00~4.20g/t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16.60g/t间,局部地段Cu品位在0.50%~1.30%间。Ⅲ号矿带长约1300m,宽1.2~6m,刻槽样显示石英脉Au品位在1.00~23.20g/t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13.90g/t间。块状方铅矿脉Pb品位在1.00%~78.73%间,伴生Au、Ag、Cu品位分别在1.00~20.20g/t、60~1088g/t、0.50%~21.54%间。拣块样显示Au、Ag、Pb品位最高达1223.00g/t、1760g/t、81.38%。系统的地表工作表明,该区找矿潜力巨大,该矿带的发现对北山内蒙地区的区域找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内华达州卡漠矿区的金含Au、Ag石英脉及其有关火山岩中采集了92个样品,对Au,Ag,T1,Rb,K,Ba和S_1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K/T1、K/Rb、Ba/T1、T1/Sr的比值。 从未蚀变安山岩到蚀变安山岩和含Au,Ag石英脉,AuAg含量以及T1/Sr、Rb/Sr比值依次升高,而K/T1、K/Rb、Ba/T1比值降低,T1与Rb和K的这种关系显示出在矿化岩石中的T1比Rb更富集,而Rb则比K更富集。根据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表明,在圈定 与火山岩伴生的Au,Ag含量变化颇大(因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不均匀)的贵金属脉状矿床中,T1的含量及Ba/T1、K/T1比值可作为有效的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20.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1.37 g/t;下部矿带资源量铜1428万吨@0.83%,金295吨@0.17 g/t),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安山岩中。目前关于该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钻孔编录信息,利用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典型剖面钻孔中的岩矿石样品开展研究,厘定了?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金属硫化物分带特征。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部斑岩铜金矿体、中部斑岩-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和上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体。矿区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明显,其中斑岩铜金矿体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白云母带和石英-白云母带,绿泥石-白云母带中的白云母SWIRAl-OH 2200nm吸收峰波长高于石英-白云母带;斑岩向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发育硬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