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出云 《地图》2010,(1):62-69
没有寻常的"咣当"声,没有明显的风噪和路噪,列车正以世界最快的运营速度贴地"飞行",车厢里却平稳得可以倒放一瓶矿泉水。窗外灰褐的冬日景色,没过多久就变为满眼的南国之绿。从中部的中心城市武汉出发,到达南部最大的城市广州,仅仅用时3个小时。一位乘客难抑兴奋,高声吟出:"朝辞武汉彩云间,千里广州一日还"!这就是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1秒钟能跑出97米,比12级飓风还快两倍;持续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超过了波音飞机的离地时速。武广高铁将武汉和广州之间的列车行程由过去的1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一日之内往返于穗汉之间已然成为现实。350公里的时速,是目前全世界铁路投入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不断刷新的"中国速度"宣告着中国的铁路已经昂首迈入高速时代。到2012年,将有1.2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而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也将在2020年形成。中国铁路突飞猛进的发展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就连美国的《新闻周刊》也撰文惊叹":铁路革命"正在让多年来以幅员辽阔为特色的中国"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2.
阮于洲  王晨阳 《测绘通报》2019,(11):153-155
着眼于明确机构改革后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格局中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以及如何按照新《测绘法》更好地履行"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的法定要求,分析了"十四五"基础测绘发展的基本形势,据此提出"十四五"规划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遵循,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相关措施,相关观点已经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3.
资讯·活动     
正每月测绘资讯概览2019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测绘学会]2月25日,2019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2019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国土测绘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和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做好保障的措施,座谈对接国、省2019年国土测绘重点任务,部署全国"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以期更好地全面履行测绘地理信息职责。  相似文献   

4.
陈阳 《中国测绘》2022,(3):21-23
近年来,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中国速度"成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据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速成型. 其实,在一众"中国速度"的背后,都有着工程测量人的身影,全国首批"工程测量工匠"获得者石德斌就是...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土测绘工作迎来了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平台的新机遇,承担了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新任务,同时也面临了"十四五"发展的新需求,以及与相关高新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趋势。2018年,作为自然资源部内设机构的国土测绘司正式组建,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均已挂牌,相应的国土测绘处室组建工作陆续到位,为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在新体制下全面履行职能夯实了基础。过去一年来,全国国土测绘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正在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基本完成。基准站网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自然资源系统已建成3040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可向全国提供实时的亚米级定位服务和事后毫米级的专业测绘服务。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完善,全国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已达到62%,这是历史新高点。基础航空航天影像获取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完成了116万平方千米的遥感影像获取,超出往年平均水平两倍以上,覆盖率不断提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有力推进。测绘行业管理日益完善规范,正在着力清理那些制约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土测绘工作有了哪些新的职责和定位,测绘行业将迎来哪些新的变化,测绘工作者们应该如何应对?本刊特邀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测绘是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论述了测绘保障的作用,测绘保障的主要工作以及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新农村建设如何作好测绘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思维导图在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上有作用。在测绘类学科的高校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和工作方法,用在测绘本科教学改革中的讲座责任制授课模式上,通过在测绘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分析、应用实践和学生调查统计,得出结论:思维导图用于测绘类高校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辨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达到以"能力"为核心的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测绘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对不动产测绘提出新的要求,为从技术上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完善不动产测绘体系建设,该文对不动产测绘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探。应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并总结了不动产测绘的关键技术,指出不动产测绘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标准、支撑技术和平台建设3方面,并提出统一数据分类体系、统一数据表达模式、统一空间基准、统一获取技术方法、统一管理平台的"五统一"技术方案。"五统一"技术方案可实现不动产测绘在空间基准,数据采集、转换、整合处理,质检,成果集成和展示等阶段的统一,促使不动产测绘清晰化、标准化、系统化,有助于提升不动产测绘体系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9.
赴通化,在长春中转.吉林省测绘局办公室张树林主任作为记者站站长,与社内两位记者一同前往采访.途中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张主任对通化近年的测绘工作称赞有加,对通化市测绘管理办公室主任任鸿飞更是赞不绝口,称其工作"很有办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装备引进+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系统建设+安全防护"的构想,构建动态、及时和按需的测绘生产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强调了"人"的信息化的重要性和途径,详细阐述了测绘生产单位依托实际项目来持续改进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CPI控制网,对北斗/GPS系统的单独与联合基线解算模型进行研究,开发北斗/GPS基线处理软件,并应用于高铁控制网建设。对川藏铁路成都-雅安段CPI控制网测试的结果表明:北斗基线解算精度X,Z方向优于1mm,Y方向优于2mm;北斗重复基线较差、同步环和异步环闭合差的合格率与GPS相当;北斗无约束平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3.1ppm,精度与GPS基本一致;北斗CPI控制网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可用于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李武 《测绘工程》2012,21(3):35-38
轨道精密调整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对轨道静态几何参数及轨道的几何位置参数进行采集,并给出轨道调整量,以指导轨道精调施工。在一些相关的轨检小车说明书及工程论文中,对轨检小车的外业操作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描述较多,对轨检小车测量系统的设计数据录入及模拟调整等内容描述则较为简略。文中以南方高速铁路轨道检测系统为例,简述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作中轨检小车测量系统的设计数据录入及模拟调整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年原铁道部"铁运[2010]78号"和郑州铁路局"郑铁房[2010]140号"文件要求,郑州铁路局委托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承担其管辖的陇海线、焦柳线、宁西线、侯月线、洛宜线、孟宝线等线路的铁路用地图绘制,主要成果有1∶2 000车站、区间、独立地块铁路用地图绘制及数据库建设。本文通过对铁路用地图绘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总结,为开展此类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柳南铁路既有基础平面控制网(C PⅠ)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需要进行变更测量。分析了既有CPⅠ存在的问题,对柳南铁路变更CPⅠ的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既有CPⅠ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变更后的CPⅠ可以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地图生产和更新需要,设计了高速铁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解算坐标系,推导了相应的解算公式,并通过判断车站、桥梁和隧道所属的投影带进行相应的坐标解算,从而实现了高速铁路工程数据的空间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武广高速铁路工程数据空间化后得到的地理坐标与现有的影像和采集的部分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高速铁路工程数据空间化方法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以沪宁城际铁路重点沉降观测地段监测工作为例,研究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监测工作的方法与实施,通过对多个地段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重点监测地段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重点监测地段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及加速建设。适用于铁路测量的各项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本文结合温州至福州、福州至厦门、南昌至九江等高铁精测网测量项目,论述了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法在高铁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介绍其作业方法及数据处理,并分析此方法所得数据的质量,为其今后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铁路提速建设项目的增多,高速铁路道岔相关技术对铁路建设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高速道岔平顺性相关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道岔平顺性直接影响列车运行速度、舒适度、安全性问题,提出高速道岔精测技术研究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进行趋势线分析,同时寻找待调整区间,提取数据。对比实验结果,验证道岔精测技术可行性。道岔精调实验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可实现待调整区间的选取与高速道岔精测技术分析,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熊思 《地理空间信息》2011,(4):154-155,158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某工区的实测观测资料,通过应用Asaoka算法和灰色系统GM(1,1)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计算理论拟合高程并与实测高程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对应模型的高程残差的比较分析,表明所选灰色系统GM(1,1)算法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在京九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叙述了遥感技术在京九铁路选线勘测前期及施工阶段在地质解译、水文判释及航测测图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提出京九铁路运营期间进一步开展遥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