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刘次沅、马莉萍。日食在中国古代受到特殊重视,因此在史籍中留下了大量的日食记载,它们与各种历史事件,尤其是国家大事相联系,形成中国历史的一大特点,本食典分别以日食表和日食图的形式,给出公元前2300-公元2100年这44个世纪中国可见日食。附录给出日出日落时间表、公元2000~2050年中国可见重要日食的详  相似文献   

2.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有:“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与阴天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十分相似。事件发生在昭王末年南征荆楚的过程中,地点应当在从周都到洞庭湖以南之间的某处。由前人的研究可知昭王十九年应在公元前1010~940年之间。在充分讨论了天文计算的不确定性后得到这一地区可见的9次大食分日食,其中公元前1009和976年的两次日食可能在洞庭湖以南造成日全食,其他地点也都有相当大的食分。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西周年表作微小调整后,昭王十九年天大睦可以认定为公元前976年5月31日日全食。这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出的昭王前后年代是一个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诗经 .小雅》明确记载了发生于十月辛卯的日食 ,其时代和地域背景也比较清楚。但是精确的现代天文计算却找不到对应的事件。对公元前 8- 6世纪的全部辛卯日食、厉王至幽王时代的全部十月日食以及相关的天文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和讨论 ,以期对史学界关于文献背景的讨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有:“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与阴天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十分相似。事件发生在昭王末年南征荆楚的过程中,地点应当在从周都到洞庭湖以南之间的某处。由前人的研究可知昭王十九年应在公元前1010。940年之间。在充分讨论了天文计算的不确定性后得到这一地区可见的9次大食分日食,其中公元前1009和976年的两次日食可能在洞庭湖以南造成日全食,其他地点也都有相当大的食分。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西周年表作微小调整后,昭王十九年天大睦可以认定为公元前976年5月31日日全食。这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出的昭王前后年代是一个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古代的日食观测记载研究地球自转变化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韩延本3月9日日全食的壮观景象,一定还深深地留在许多天文爱好者的记忆中。古人同样也对日食非常感兴趣,因而在古书中留下了许多观测日食的记载,这些记载不仅是人类古代文明和古代天文学发达的象征,对...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期兴起的地方志和私人著作,记载了许多天象事件,日食记录是其中重要内容.地方性日食记录的精华集中在对日全食现象的生动描述,地方志记录的最大价值是一次日全食的多个见全食点.明代中国东部地区发生了15次中心日食.明后期的10次中,8次都有大量的地方性记录.讨论了明代地方性日食记录的各种特点,并重点展示了这8次日全食在全国各地的观测地点分布以及对日全食景象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7.
丰富的日食记载 大家知道,2008年8月1日和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境内可看到壮观的日全食。特别是今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最壮观、最难得且影响巨大,因为曰全食带横扫长江流域,有大约4亿多人可看到日食,而且,全食的时间非常长,长达6分多钟;世界各国的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将会聚于我国日全食带。  相似文献   

8.
迄今所知,中国和西亚地区有几条可能的日食记录发生在 B.C.1400至 B.C.1000,其中主要被保存在出土的中国殷商时期的卜辞中。但它们都没有完整的年月日纪日。其中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证实它们是不是日食。有些明确的日食纪事需要考订它们发生的时日。这些研究对历史学、天文学都是有意义的。文中对先秦时期的日食记录进行了讨论。本文依据 P.V.Neugebauer 的方法计算给出了 B.C.1399至 B.C.1000四百年间的日食表。为了研究殷墟出土卜辞中的日食记录,本文并计算列出了殷商时期安阳—殷商首都全部可见的日食。此外,介绍了 Dr.R.R.Newton 在这方面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隋唐五代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这一时期记载了实际可见日食的65%和月食的28%.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传说中。几千年以前的尧舜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每当天快黑的时候,在南面天空中所看到的亮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日食和月食的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中间的242年里,单是日食记录就有37次。到了战国后期,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需  相似文献   

11.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天文计算结果来全面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日食记录,首推朱文鑫先生的<历代日食考>.他开拓的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系统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成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介绍了<历代日食考>一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比较了各个研究者对中国各代日食记录的统计,并对错误较多的西汉日食记录做了进一步的考证,以续朱先生言.分析指出,西汉日食记录的错误,许多是由另一条正确记录衍生出的.其错误的形态显示,原始记录只有年月,而日干支和所在宿度,是衍生错误已经发生之后加注的.  相似文献   

12.
都没有日全食发生,大家要想观测则要等到2015年3月20日,届时一次日全食将在北冰洋上演。2014年共有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日食包括1次日环食和1次日偏食,而这两次日食我国都不可见。两次月食则都是月全食,其中10月8日的那次我国可见,但只有部分地区观测条件尚可。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畔观日食李良天赐观测良机1997年3月9日上午发生日全食,地处我国北部边陲的漠河县正好位于日食中心带内。这是本世纪末在我国大地上所能观测的最后一次日全食。下一次将在2008年8月1日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全世界角度来说,大约每三年发生两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14.
清代正史日食记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清代正史日食记录的全面复算,对清代正史日食记录作了分析和讨论。根据前人和我们的分析,《清史稿》、《清实录》、《清朝文献通考》等正史里的日食史料来自日食预报,清朝正史中的日食记录包括了清代发生的日食的绝大多数;从1735年开始至清末,清代日食预报的时刻精度比之前提高了5分钟左右,得益于《历象考成后编》的编纂;《历象考成》、《历象考成后编》、《仪象考成》的编纂是清代日食预报中太阳所在宿度精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西洋新法历书》的计算方法中日食方位是按太阳的地平方位来定位的,而《历象考成》和《历象考成后编》则自日面顶点计算日食方位。《历象考成后编》中日食方位的计算方法比《西洋新法历书》的方法有了极大改进。  相似文献   

15.
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发生了日环食,环食带经过西藏、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我国其他地方可见日偏食.深圳市天文台的太阳望远镜观测了日偏食的整个过程,同时,基地内的气象设备记录了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象参数.日食期间太阳观测和气象要素观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日食初亏到食甚,太阳辐射、温度和...  相似文献   

16.
“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载上古禹时日妖宵出被解释为日落时发生的日食。分析了相关史料、该日食的各种可能年代及其戌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22日,世纪日全食如期而至,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大连只能观测到日偏食,但偏食同样精彩,食甚时食分为0.756在大连日食的观测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特殊天象的发生是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的最佳时机,利用人们对日食的好奇心,大连青少年宫天文馆在人民广场西花园组织了日食观测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并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中国古代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日食记录。基于这些记录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该表给出每次记录的原日期、公历日期、当时首都、所属朝代以及一部分记录所载的进一步详情。对该表的构成作了介绍,并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6月1日,正值国际儿童节,发生了罕见的日偏食。但是这次日食,却很少为人所知,因为它是发生在子夜!  相似文献   

20.
6月11日 日环食 日食是指月球圆面遮掩太阳圆面的天文现象。月球圆面将整个月面完全遮住,称为日全食,在一次日食过程中,仅遮住日面的一部分,称为日偏食。有时,日食发生时,月球离地球较远,月球圆面较小,日地距离较近,太阳圆面较大,这时,月面只遮住日面中心的大部分,在月面周围形成一个光辉明亮的圆球,这种日食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