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设置轴准直器测定枢轴不规则影响的必要性以及对其光轴指向稳定性的要求,分析了存在不稳定现象的原因,叙述了消除不稳定现象的方法和实施的效果,最后给出了枢轴不规则影响的量级和修正精度.  相似文献   

2.
研制高精度的子午环,必须考虑水平旋转轴枢轴不规则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在低纬子午环上设置轴准直器,实现枢轴误差的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因枢轴不规则和两个叉臂的温差引起水平轴指向漂移的影响;详细叙述了用轴准直器测定和修正这种影响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测定轴准直器参数的方法。精度估计表明,在低纬子午环上使用了电水准器和轴准直器后,对枢轴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降低了对轴系稳定性的要求,然而测量和修正这些误差的精度却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4.
枢轴误差是影响天体位置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现代子午环的高精度天体测量而言,枢轴误差的精确测定是必不可少的.利用DCMT的自校准光源的像,并采用V形光栅的光电扫描直接测定DCMT枢轴误差在赤经和赤纬上的分量。通过几次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与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把蔡司中星仪改装成为能灵活地在子午方向和卯酉方向交替观测的试验仪器的情况。指出仪器改装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文中还叙述了在这架仪器上为适应新方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动化装置试验,以及检测望远镜枢轴不圆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中丹水平子午环水平轴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中丹合作的水平子午环本身有自校准系统,利用此系统对我们仪器的水平轴误差(即经典仪器的枢轴误差)进行了测定。我们用目视测微器进行测量,据我们的统计,读数误差为0.10″~0.15″(随人而异)。根据本文公式(12)对观测结果进行归算,我们对水平轴的系统误差以及重复精度进行了估计。事实上,根据我们仪器的特点,影响观测精度的是水平轴的重复性。本文着重对重复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仪器水平轴的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在献[1]的基础上考虑进动不规则性,采用改进的阻尼正弦模型来计算SS433短周期变化的振幅、周期和多普勒频移残差分布轮廓的理论曲线,并将此曲线和残差分布轮廓作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进动不规则性情形下,短周期变化的周期没有变化,振幅有微小变化;(2)理论曲线和残差分布轮廓吻合较好,这说明残差分布轮廓与进动不规则性有关;(3)短周期现象中的拍仍然存在,只不过受到不同程度的畸变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动不规则性对SS433短周期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考虑进动不规则性,采用改进的阻尼正弦模型来计算SS433短周期变化的振幅、周期和多普勒频移残差分布轮廓的理论曲线,并将此曲线和残差分布轮廓作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进动不规则性情形下,短周期变化的周期没有变化,振幅有微小变化;(2)理论曲线和残差分布轮廓吻合较好,这说明残差分布轮廓与进动不规则性有关;(3)短周期现象中的拍仍然存在,只不过受到不同程度的畸变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流体动力学方程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平流双温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并对平流和径向粘滞力对双温吸积盘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平流和径向粘滞力对声模有较大的影响,且不改变粘滞模和热模的稳定性质。而环向扰动对吸积盘的各种模有着较明显的作用,这一模型有利于解释活动天体的周期和准周期光变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流体动力学方程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平流双温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并对平流和径向粘滞力对双温吸积盘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平流和径向粘滞力对声模有较大的影响,且不改变粘滞模和热模的稳定性质.而环向扰动对吸积盘的各种模有着较明显的作用.这一模型有利于解释活动天体的周期和准周期光变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陆烨  汪定雄 《天文学报》1998,39(3):271-277
对自引力磁均分和磁守恒两种模型的径向振荡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在同时考虑自引力和磁场作用的情况下,吸积盘在磁均分和磁守恒模型中均存在着三种振荡模式,其中粘滞模式总是稳定的,磁声模式是不稳定的,中性模式在图中较长波段范围趋于稳定,在较短波段范围是不稳定的.这些结果有利于解释活动天体的Mark421和Pks2155—304的长周期光变现象.同时阐明了自引力在两种模型中对三种模式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而对磁场则分别起着相反的作用.这个结论表明磁均分吸积盘模型在解释光变现象时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极称可分为长期极移,钱德勒摆动(CW),周年极移(AN),不规则极移和短周期极移,由于极移运动对不同频率的激发响应是不同的,采用反卷积方法将极移序列进行了分析,对各类极移运动与激发的关系作了对比研究,认为周年极移与激发是逐年不同的,若能将它们逐年进行比较,将会对气象模型提供更好的约束条件,不规则极移可能反映了地球上较大规模的异常气象现象。  相似文献   

13.
脉冲星自转的稳定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利用这种特征可以提供脉冲星自身自转减慢的精确信息,研究强引力场中的广义相对论效应,检验引力波,探测太阳系外行星,以及提供计时标准。然而,在脉冲星自转的长期观测中,两种有趣的不规则性被观测到,这其中把广泛存在于脉冲星中且最为普遍的现象称为"计时噪声",多表现为相当连续且不稳定的行为,并且多由低频结构组成。对于具有较大周期导数的脉冲星而言,通常会具有更加明显的计时噪声。全面地研究计时噪声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子星的内部结构。在回顾分析脉冲星自转减慢模型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脉冲星计时噪声的观测进展进行了概述。针对现有的观测数据,讨论了目前关于计时噪声分类以及观测制动指数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介绍和评述了脉冲星计时噪声的相关理论模型。最后,展望了未来观测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气反常折射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球大气对天体测量观测的影响作了分类,介绍了对各类影响的传统处理方法,也介绍了低纬子午环的分别对待方法,特别强调了短周期的和不规则的反常折射影响对提高观测精度的限制,并提出了测定这些影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A.Weigert讨论恒星内部热核源何时会产生非稳定现象的方法,对壳层源产生非稳定现象(又称热脉动)的条件进行了严格推导。结果表明,当壳层源很薄,其厚度与半径之比小于0.37时,就能产生非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吴少平  吴学兵 《天文学报》1995,36(3):252-260
本文采用修正的粘滞定律及磁流体力学研究了薄吸积盘内区及外区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微扰方法导出了色散方程,分析了四种情况下吸积盘的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磁场和修正的粘滞律时,吸积盘中存在着三种振荡模式,其中粘滞模式总是稳定的,磁声速模式(包括向里、向外传播两种模式)通常是不稳定的。这些结果为解释BL Lac天体、Seyfert星系、类星体等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到干涉仪对电离层中不同尺度不规则性的滤波作用、结合密云米波综合孔径系统、提出了电离层E_(?)层是电离层不规则性影响该系统的主要根源。不规则性的尺度约在700~1000米的范围。再考虑到E_(?)层的漂移运动,提出了文中所描述的模型。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E_(?)层对综合射束污染的模拟计算,结果指出:射束主瓣的增益下降约10%,副瓣由13%增大到18%;综合射束在赤经方向出现不对称性,从而引起约0.6秒的赤经误差;射束的边缘处和两个扇形区出现了杂瓣。  相似文献   

18.
扼要介绍解决不规则地形条件下LF地波传播问题的积分方程法及其存在问题的诸方面.根据导出方程的基本假设,定性地分析了积分方程应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时会迁到的困难;然后将在秦岭山区实测的地波传播时廷与由积分方程法算得的相应时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地形沿传播方向(纵向)和垂直于传播方向(横向)的起伏均很急剧的情况下,实测值和计算值偏离很大,相对偏差多数>50%,从实验和计算比较说明积分方程法只能用于地波路径的横向地形基本均匀,而纵向地形起伏坡度不超过20°的不规则地面.文章最后根据实测数据,提出了将山区对地波二次相位因子的影响可以分为路径的山区地形平均影响和接收点附近地形局部影响之和的新概念,并给出了计算局部地形影响的简单方法.用此法得到5个观测点的时延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多数<0.2μs.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人们在赤道电激流区观测到数公里尺度的强非线性波动现象。对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满意的理论解释。 根据一些作者对速度剪切对不稳定性的影响的讨论,我们认为速度剪切对长波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描述梯度漂移不稳定性的基本方程可以作相当大的简化。对一个简单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模型,该微分方程可以解析地求解。 本文结果表明,大尺度波的相速度和增长率不仅依赖于波数,也依赖于模数—非局域解在不稳定区域中的节点数。与局域理论相比,非局域效应大大地减小了增长率。结果还表明,如果考虑复合耗散,增长率的长波截断与观测结果是吻合的,另外,波的相速度与观测结果也相合。 线性分析的结果还不能完全解释大尺度波现象,但是本文的解析解对今后的非线性分析很有帮助。 类似的分析方法将应用到夜间赤道电激流区和中纬Es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磁流体力学与高频等离子体波( 包括纵横模式) 之间的精巧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些等离激元会在电流片内诱发一种阻抗不稳定,并最终导至磁重联,出现爆发性不稳定。在高涨的离声湍动情况下,高温电流片模型必须采用反常电导率,而非库仑电导率。理论估算的结果与观测相一致。因此这种计及等离激元有质动力作用的新磁重联理论,基本上能解释耀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