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研发为滑坡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所需用的一种具有测量扭转方位的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仪器,采用具有测量扭转方位、深部位移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对滑坡体滑动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研究滑坡体在突发性滑动前后扭转方位、深部位移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自动监测和无线上网技术,实现对滑坡体滑动扭转方位、深部位移变化情况的全程实时监测,解决以往不能对滑坡体滑动扭转方位、深部位移全程实时监测的问题,推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荣寿泉 《湖南地质》1993,12(1):58-58
湖南在交通、水电水利、工民建筑、矿山砍伐、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中,破坏原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诱发地质灾害严重。为引起人们重视,兹将一些不同人为活动起因的重大地质灾害10例汇集于后,以供警示。枝柳铁路线靖县滑坡于1990年4月27日,因路基边坡人为开挖过陡,挡土墙质量差,产生2.4万方的滑坡,掩埋铁路,造成停运11天,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湘黔铁路新晃酒店塘滑坡发生于1970年夏季。修铁路开挖路基时切割古滑坡体舌部,诱发古滑坡复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特征,评价其在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风险,采用高精度遥感、机载LiDAR、工程地质勘查等“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对该隧道进口规划区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区内发育有1#、2#滑坡和俄洛堆不稳定斜坡;1#滑坡规模约32.48×106 m3,2#滑坡规模约10.15×106 m3,均为已发生的特大型岩质滑坡;俄洛堆不稳定斜坡位于2处滑坡中部,规模约35.80×104 m3,下部为强风化岩体,上部为碎石土结构,为中型复合型结构斜坡。评价认为: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选线从2处滑坡体中部山脊穿过,2处滑坡对铁路选线未构成地质安全风险,但隧道进口穿过的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存在潜在地质安全风险;1#、2#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和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规避工程建设扰动诱发潜在的滑坡风险,建议将卡子拉山隧道选线进口向东南侧平移,通过边坡开挖的合理设计、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及运营期间的针对性治理等措施,从源头上对潜在滑坡风险进行防控,以保证工程建设及运营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川藏铁路选线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古滑坡体灾害勘查方法,通过对古滑坡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与论述,从滑坡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机理分析、滑坡体发生、发展趋势的预测、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和计算,阐述了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一般步骤和内容,对同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秀清  黄晓辉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2):105-108,F0003
通过大俞村滑坡灾害勘查方法、地质环境条件的论述,通过滑坡形成原因和机理的分析、滑坡体发生、发展趋势的预测、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价和计算等,阐述了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一般步骤和内容,对同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7月1 3日零时2 0分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发生了大山体滑坡,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室、宜昌长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组成地质灾害考察组赴灾区,对滑坡体进行实地考察,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救灾防灾工作。经过实地勘察,考察组初步判定该滑坡为基岩顺层滑坡,其成因也初步查明。同时,考察组在滑坡体地点利用全站仪等野外勘测设备对滑坡的滑距、涌浪高度、滑坡体范围、对岸山体的推覆高度进行了及时的现场勘测和数据采集,同时采集了部分样品。目前考察组正在滑坡区开展1∶2 0 0 0工程地质填图工作,为该滑坡今后的…  相似文献   

7.
滑坡工程治理程序及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根据滑坡成因,防治滑坡方法是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改变滑坡的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阻滞滑坡体的滑动,以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本文从滑坡治理方法研究入手,为相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移民区滑坡防治与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环境容量有限 ,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制约了移民安置。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 ,只能向滑坡等灾害堆积体要地 ,因此 ,不仅要治理滑坡灾害 ,而且还要利用滑坡体 ,它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挑战。在防治滑坡的基础上 ,为移民迁建提供安全可靠的建设用地是三峡地质灾害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锚拉桩、喷锚网、钢筋混凝土格构、注浆、加筋土等技术在三峡库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与利用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探查中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可查明滑坡的地质信息,如滑坡体的厚度、规模及发育特征等重要信息,进而进行钻孔布置,获取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所必须的物理力学参数。在九华山滑坡体采用地震反射共偏移技术及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滑坡体进行联合探查,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减少多解性,效果明显,获取的相关地质参数为滑坡的评估及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奉节县向家淌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奉节县向家淌滑坡是一个由碎裂岩体构成的岩质滑坡,由老滑坡体和其上的次级滑坡体构成。三峡水库运行后,向家淌滑坡的稳定性降低,次级滑坡将处于欠稳定状态,其前部可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动。根据滑坡特征、主导诱发因素和稳定性,针对滑坡失稳特征,通过防治方案初选,初步拟定了搬迁避让方案和综合工程治理方案,并从技术经济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确定了由抗滑桩工程、地表排水工程、块石护坡工程等组成综合治理方案,布置于变形破坏强烈的坎级滑坡地段,以保证滑坡体稳定,根除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日,《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科普宣传片》座谈会暨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科普宣传片》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制作,国土资源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共5集,每集约8分钟。内容包括滑坡危害与预防、泥石流沟识别与避灾、滑坡前兆与临灾避让、地质灾害简易监测、临灾预警与转移避让等。目的是通过电视媒体特别是县级电视媒体播放,向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广大民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1,(5)
滑坡灾害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分布最广、危害性和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对于库区已经存在且产生滑动的滑坡需根据现状条件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对滑坡体的稳定性作出客观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乌鲁瓦提水库区内一个滑坡稳定性为实例,进行滑坡体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注意事项及经验,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3)
昌吉市庙尔沟村位于天山北麓的中低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目前调查共发现滑坡2处。通过对庙尔沟村HP1滑坡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与测绘,对滑坡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P1滑坡为新滑坡,滑动部位总体形态为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滑坡体厚度在4~18 m左右;滑动面为土岩界面,滑坡体由风积粉土、坡积砂卵砾石组成,两侧以粉土为主,中部则以砂砾石为主;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是研究区滑坡形成的主要成灾因素,为后续滑坡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得荣县滑坡地质灾害严重,通过对其松麦滑坡的研究认为,松麦滑坡体表层岩土结构薄弱,在自重力及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土体容易失稳滑动,在天然工况下,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稳定系数在1.1以上。暴雨作用下稳定系数急剧降低,极易滑动。应采用有效的支挡措施、防水、裂缝封闭、加强滑坡监测等治理对策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地质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形成特征。认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雨量充沛,地形呈阶梯状;岩层以5个旋回的软硬相间为主,覆盖层为第四纪松散层;滑坡体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滑坡区岩土体遇水后工程地质性质变差,其抗滑、抗软化能力较差。滑坡表现为后缘切层、中-前缘顺层型。文章从滑坡成因类型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和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方面,对滑坡的稳定性作出了基本评价,对其发展变化作出了趋势性预测。认为该滑坡体物质结构复杂,分7(大)层,滑坡有多个滑移带,主滑移面(带)2个,滑坡体厚达60m,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原因,该滑坡目前仍以蠕滑为主。  相似文献   

16.
海底滑坡是危害最大的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可以沿海底斜坡搬运超大体积的沉积物,并作高速运动。滑水是海底滑坡高速和长距离滑动的主要原因,涉及复杂的滑坡体-环境水相互作用。本文采用新型数值方法物质点法对滑水的危害性进行研究,分别对室内试验和真实滑坡案例中滑坡体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反分析。考虑滑水发生的力学条件,将上部流体拖曳阻力、底部海床阻力和滑水发生时的水垫层阻力共同作用于滑坡体,得到的滑坡体运动距离与试验和观测结果一致。分析了滑坡体在滑水发生后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滑水大幅增强了海底滑坡的运动距离和滑动速度。  相似文献   

17.
杨波 《云南地质》2012,(3):379-385
大瑞铁路K79—K88段处于滇西红层区,地质灾害强发育。分析研究已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发展趋势,对铁路工程建设引发新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并提出有效、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69-273
滑坡对人类活动危害最普遍的地质灾害类型,三峡库区为我国滑坡灾害最为典型地区。本研究通过计算万家坝滑坡体剖面工况载荷组合,对三峡库区万州万家坝滑坡变形区进行稳定性复核研究,为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提供典型案例。结果显示:万家坝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对砼微腐蚀性;滑坡体为一大型沿基岩面滑动的中层横长式滑体,建议采用抗滑桩或桩墙结合方式进行变形区治理;需避免雨季施工。  相似文献   

19.
滑坡对人类活动危害最普遍的地质灾害类型,三峡库区为我国滑坡灾害最为典型地区。本研究通过计算万家坝滑坡体剖面工况载荷组合,对三峡库区万州万家坝滑坡变形区进行稳定性复核研究,为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提供典型案例。结果显示:万家坝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对砼微腐蚀性;滑坡体为一大型沿基岩面滑动的中层横长式滑体,建议采用抗滑桩或桩墙结合方式进行变形区治理;需避免雨季施工。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3)
在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重要滑坡隐患点进行勘查,在物探剖面线合理布置下,确定了滑坡体的厚度、滑动面的位置,并结合调查实际,确定了滑坡的主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