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指出该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2011年3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有关资源观测监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明确了观测监测体系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状态或未被加工的状态下通过生产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可将其分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及地下水资源3类开展研究;(2)总结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的对象、内容及观测方法;(3)分析自然资源观测监测在资源间及资源与环境间、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上的具体作用。【结论】文章最后指出自然资源观测监测是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间作用,资源资产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创新点:(1)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定义,解决自然资源在部门管理上、分类上以及数据获取上不统一的问题;(2)分析自然资源观测与监测的内容和指标,结合系统调查、观测实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四位一体”的探测技术,有效掌握自然资源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管理,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国土规划治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我国首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文本框架初稿已经形成。
千呼万唤之后,由国土资源部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等28个部门、单位参加,在历时3年的艰苦努力之后, 相似文献
6.
7.
8.
在分析以往煤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C++6.0、SQL Server2000、ADO技术以及MapGI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分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信息查询、地图操作、统计输出、环境承载力评价、煤炭用途评价、煤炭优质环保评价、矿井资源保障度评价、估算井田生产规模等功能,为煤炭资源管理提供适时、动态和高效有序的资源数据,为加强煤炭资源的开发部署及管理,制定能源政策以及中长期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宏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原崛起,提出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几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原城市群的框架逐步形成,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一极两圈三层”,一极即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核心层),两圈是指以郑州为都市圈中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6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国土规划论坛”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畅谈”中原城市群”的规划编制。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张大卫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副厅长郭公民,以及18个省辖市主管副市长,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未来各行业用地的法律依据。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要求土地规划编制科学、合理,要求优化各行业用地的配置。笔者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处理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利用土地信息系统实现数字规划图编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亮点,该文通过对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及实施难的原因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土地利用规划,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后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出对策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框图的基础上,该文特别就借鉴外国土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基层地方的作用、公众参与和经济措施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2014年7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党主任深刻剖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应以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为导向,体现效率、平等、稳定和可持续,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有的国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应简政放权,详规下沉到最基层;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降低公共空间的占地面积,努力提高公民的居住空间与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联通管原理,多个测点连通,利用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系统及应用压力传感、数码传换技术实施自动测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水位,并联网实现同步监测、网络化管理,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种监测数据(水量、水位、水准点和分层沉降等)的信息处理,分析,为控制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土地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大型国企直属分公司为例,结合目前国内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以软件技术可行性为基础,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现有的土地信息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对企业土地管理和办公自动一体化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一体化系统能够简化土地业务处理步骤,方便其他业务部门参与管理,真正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土地管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发展,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亟待建立和完善。阐述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目前我国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室开发的地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Geo-LIMS 2.0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从地矿实验室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Geo-LIMS 2.0系统实现了实验室从样品登录、任务分配、作业生成、数据记录与计算、数据汇总、质量监控,到分析报告生成的全流程信息的计算机自动处理,基本涵盖了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精简和优化了实验室的运作环节和业务流程,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分析人员更加专注于测试方法核心技术开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系统数据输入量小,操作简单,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强大,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系统维护简单快速,能够满足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