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1980 ̄1994年洛阳区域6月份大 ̄暴雨资料分析,归纳了环流类型及大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一些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在对濮阳市汛期大 ̄暴雨气候概况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6 ̄8月大 ̄暴雨环流形势分型;分析了大 ̄暴雨产生的物理条件,并结合本市气候特点及地理特征,应用天气图、数值预报、单站要素、筛选因子、确定指标,组成规则,建成濮阳市汛期大 ̄暴雨分县指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98年8月14日开封区域性大 ̄暴雨过程的前期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能量场特征、稳定度指标,为区域性大 ̄暴雨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梅雨期特大暴雨的环流分析和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吉义 《气象》1994,20(11):32-36
通过对湖北省梅雨期27例非局地特大暴雨资料的分析,概括了天气尺度、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一般特征和作用;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归纳出两类基本环流型;结合物理量场的分析,建立了强锋区和暖涡旋两类典型特大暴雨系统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安阳全区1963 ̄1990年6 ̄8月份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低涡类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特点,并进行分型,确定各型预报指标,建立低涡类暴雨预报判别方程,经过试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1998年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1998年夏季(6-8月)天气图及部分资料的分析,对引起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大到暴雨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发生、发展是在一定环流形势下中低层中尺度系统活动频繁而造成的。还提出了1998年夏洪峰降水的两种环流模型,即副高西进低槽东移型和副高稳定且切变线上有西南涡活动型。并指出:当这两类暴雨环流型出现越频繁,暴雨出现次数越多时,长江流域易涝;反之,则长江流域易旱。  相似文献   

7.
使用台风最佳路径、黑龙江省8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 NC再分析资料,对近60年黑龙江省台风活动规律、台风暴雨时空分布和环流形势及各物理量统计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以后造成暴雨的台风个数增加,2015年之后台风暴雨强度持续增加,2020年达到最强。黑龙江省台风暴雨站次最多的时间是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黑龙江省受台风影响出现暴雨的次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暴雨次数多的站点一般与地形有关。将台风暴雨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分为3型8类,A型暴雨过程以台风环流降水为主,多数为稳定性降水,降水持续时间较长,B型和C型暴雨过程有较强冷空气参与,对流活跃,通常雨强较大。给黑龙江省带来大范围暴雨的环流形势有5类。以A-Ⅱ和C-Ⅰ两种环流形势出现的台风个数最多,A-Ⅱ和B-Ⅱ造成的暴雨范围最广。黑龙江省台风暴雨过程低空均有低涡活动;水汽主要来自日本海和黄渤海;低层辐合中心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A-Ⅱ类台风暴雨的各个物理量特征最突出(假相当位温和比湿略小于B-Ⅱ类);B-Ⅱ类台风暴雨过程的暖湿空气最强,尽管动力条件稍差,但较好的热力和水汽条件也足以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天气,成为平均单个过程出现暴雨以上站次最多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简化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大气环流型季节特征的成因问题。模拟了两类不同热机在大地形强迫背景下形成的环流型的异同之处,分析了两类热机对大气环流型季节特征的影响程度及其形成机理,从而得到关于大气环流型成因的较为直观、清晰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81—2014年7—9月影响皖北东部地区的台风特征,统计不同台风路径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路径下皖北东部出现暴雨的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1)西北行、陆面转向、海面转向和其他类路径的台风都可以影响皖北东部,并产生降水。其中产生降水个例最多的台风路径为陆面转向类,次多为西北行类。(2)台风影响时无降水、非暴雨和暴雨3类降水个例的500 hPa平均环流场对比分析表明:当有台风影响皖北东部时,配合西风槽或副高阻挡更有利于产生强降水。(3)西北行类台风暴雨的环流场特征是华北到河套存在西南-东北走向高压带阻挡使台风停滞少动;海面转向类台风暴雨环流场特征是河套东部存在低槽与台风相互作用;陆面转向类台风暴雨环流场可以分为3类:贝湖两槽一脊型、贝湖单槽型和副热带高压阻挡型。  相似文献   

11.
使用1965~1995年开封市历史气象资料,对其中36个区域性暴雨样本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依据区域性暴雨日前24h高空(500hPa、700hPa、850hPa)环流形势,将开封市区域性暴雨划分为四型七类。以西风槽型和冷式切变线类区域性暴雨为例,给出了其入型指标和预报指标,并建立了开封市短期区域性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6 ̄8月历史天气资料,探讨了鹤壁市汛期暴雨天气的特点,分析了各类暴雨的前期环流特征并建立了预报方法。预报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增强了预报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台风洪水型暴雨预报模型李玉书(山西省气象台030006)西北行内陆消失(直接影响)类台风,是造成我省致洪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为此,归纳了环流特征,台风路径,暴雨落区等预报模型。1大型环流特征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时,经向环流强盛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  相似文献   

14.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 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 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15.
台风与陕西区域性暴雨的关系与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台风与7、8、9月陕西区域性暴雨相关率较高,均在70%以上,其中8月相关率高达87%。环流合成得出概括性很好的两种环流类型,即低纬度型台风暴雨和高纬度型台风暴雨以及它们各自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赵杰  罗喜萍 《贵州气象》1996,20(1):6-10
本文针对1995年6月23 ̄26日我省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其产生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指出了直接造成这次过程的是中低层切变线及地面冷锋,并结合物理量分析进一步探讨暴雨成因及其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郑州地区1951 ̄1993年14次春季暴雨的统计分析,归纳出郑州地区春季暴雨的基本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并为预报找到了一些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两类大气热机对大气环流型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简化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大气环流型季节特征的成因问题。模拟了两类不同热机在大地形强迫背景下形成的环流型的异同之处,分析了两类热机对大气环流型季节特征的影响程度及其形成机理,从而得到关于大气环流型成因的较为直观、清晰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19.
华南季风槽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EC再分析资料(2.5 °×2.5 °)及华南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71—2011年的5—9月145次南海季风槽活动过程与华南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发生区域性以上暴雨过程与不明显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场进行多样本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南海季风槽活动于5—9月,年平均3.6次及19.8天,一次季风槽活动的天数平均为5.4天;(2) 季风槽暴雨落区存在两个主中心和一个次中心,主中心分别位于广东和广西沿海,次中心位于广西东北部;(3) 南海季风槽可划分为西南季风扰动型和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辐合扰动型两类;(4) 区域性以上暴雨过程与不明显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共同点是环流系统配置相似,不同点是环流系统位置、强度及干湿特征存在差异;(5) 利用这些特征差异按类归纳,建立两类季风槽暴雨预报着眼点,可作为日常天气预报业务中,判别华南是否出现区域性以上季风槽暴雨过程的参考依据,为华南季风槽暴雨预报提供基本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天气型落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60~1991年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现象作了天气型分类分析,发现单一台风环流型与台风环流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型,在暴雨增幅的落区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带区的诊断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