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地图赋     
<正>茫茫天宇,八万里岁月沧桑;泱泱九州,五千载舆图辉煌。伏羲负河图画八卦,立浑仪测北极高下;神农立地形甄度四邻;舜帝分九州制图九鼎。黄帝战蚩尤,令史皇作舆图指南车;尧命羲和占日占月,绳九道之侧匿;舜令大禹治水治河,左准绳右规矩。仰观天文,乃籍天道,俯察舆图,以示地道。三皇五帝,制图发轫,举龙为旗,道宗文明;划野分州,按图分封;颛顼制历,臾区占星;伏羲女娲,人蛇合图,执钜执规,测图启蒙;山海图经,视野昆  相似文献   

2.
孙果清 《地图》2010,(5):132-133
<正>雍正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位13年中,他对军事、行政管理、城市建设、黄河运河治理、农田水利、陵寝工程等方面的重视,无不反映在不同类别的舆图中。但是,在我国的历史、地理、测绘、地图学类专著中,关于这些舆图的记录始终处于空白状态。究其原  相似文献   

3.
<正>缘起古代中国将地图称作"舆图"。工作关系,这几年我查阅了大量历代舆图,也对"舆图"的词源作了一点研究。"舆"原意是车辆,引申为大地。古人把地图称舆图,看风水称勘舆学。《史记索引》:"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覆,对应天之盖;载,对应地之舆;"载"字,跟车关系紧密。楚国的宋玉,曾作《大言赋》,记录了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楚王要几位吹牛皮,谁吹的好,赐谁坐。  相似文献   

4.
<正>在时代的经纬线上,测绘人留下串串闪光的足迹,铸就璀璨夺目的辉煌。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喜迎60华诞。三秦大地承载中国古代测绘之辉煌,绽放现代测绘的异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测量队就诞生在延安,新中国成立后,陕西测绘事业紧跟国民经济建设的脚步,全面发展,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测绘的重要基地。1957年12月,国家测绘总局西安办事处在新中国经济建设高潮的序幕中应运而生。60年来,陕西局经历了春华秋实、沧桑巨变,来自祖国各地的仁人志士,献身测绘事业,  相似文献   

5.
廖小韵 《地理空间信息》2011,(4):I0007-I0008
晚清时期,西方测绘技术的流入,张之洞营造的近代文明大环境,及1889年编制《大清会典舆图》的需求,使得湖北第一次有计划地实施了测绘人员培训计划,成就了湖北测绘队伍的壮大及湖北测绘事业最初的发展。1892年,张之洞委派邹代钧任总纂,  相似文献   

6.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7.
5月的北京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位于莲花池西路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更是花团锦簇、缤纷满园,蓝天白云下的中国测绘大厦.挺拔矗立、生机盎然。23日下午3点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充满热烈、喜庆、祥和氛围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进行视察和调研。  相似文献   

8.
当西方各国的大地测量或未开始,或尚未完成之时,中国已在1760年前后完成了整个版图的测绘,并于1718年和1761年分别编成全国地图《皇舆全图》和《大清一统舆图》(即《内府舆图》),这在世界测绘史上是空前的壮举。这次大地测量的准备工作始于1689年前后,大规模的测量始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当时康熙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负责测定长城大小各门(约300个)、各堡及附近城寨、河谷、水体、津渡等,绘成15尺长的“长城图”。1709年5月,雷、杜与费隐负责测量北纬40-45度间的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2010,(1):63-63
<正> 1月18日,李克强副总理对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1月24日至25日,全国测绘局长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作工作报告。会议认真贯彻李克强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总结部署全国测绘工作。《中国测绘报》对会议作了及时、全面和深入的报道。 (1月26日报纸)  相似文献   

10.
作者推荐     
黄齐 《地图》2014,(4):6-6
这是一幅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湖北地图,纸本设色,收录在《清朝舆地全图》中,大约绘制于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759—1763年)之间。图上彩绘出了当时湖北省所属的府、州、县及其水系。清朝康熙年间就已经采用近代测绘方法绘制过《皇舆全览图》,但这幅湖北地图仍沿用中国传统的舆图绘制方法,其绘制理念和方法与《皇舆全览图》迥然不同。可见,在中国古代地图学开始展露出近代的端倪时,传统的舆图绘制理念与方法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燕山茫茫,逶迤宏广;海河滔滔,孕物润邦。莲花池京师宝地,花君子高洁自强;西三环华北福祉,中测院鲲鹏翱翔。家宝题字:中国测绘;克强视察,地情担纲。研究院为科研基地,助科技新创;众公司作推广平台,促产业兴旺。立目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强效率:辅助决策,应急保障。学术圣坛,谓知识渊薮;文化摇篮,称精神殿堂。  相似文献   

12.
<正> (2010年1月24日) 同志们: 非常高兴来到国家测绘局的"新家"——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参加今年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向全国测绘局长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以及全国测绘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3.
此图是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重要版本,也是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原图山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通力合作,引进并采用西方先进的天文、三角测绘技术,还利用了官府所藏舆图文件及实地调绘采访,经十年努力,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成图,五十八年(1719年)制成铜版,共41块。如此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地图实测工作,在中国和世界测绘史上都是空前的盛举。民国十年(1921年)在沈阳故宫发现这些铜版,后据此印行,合订成册,由金梁题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41幅地图可拼合为一整幅中国全图。  相似文献   

14.
正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十二五",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走过辉煌的五年——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落成,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崭新时代全面开启;西部测图工程完成,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升天,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亚太,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惠及世界,几代测绘人的梦想变为现实;数字城市花开神州,天地图影响深远,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扬帆远航,大测绘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非常高兴来到国家测绘局的"新家"——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参加今年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向全国测绘局长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以及全国测绘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在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测绘学会的精心指导下,江西省测绘学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李克强副总理年初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积极主动为江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献计献策,以学术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以组织广大测绘科技人员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职责,以促进江西测绘事业发展为目标,团结带领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  相似文献   

17.
<正>泉州市房地产测绘队成立于1982年,系国有企业,乙级测绘资质,主要从事房产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等测绘服务。我队现有干部职工72人,其中聘用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21人,助理工程师25人;拥有9台GPS卫星定位系统,10套全站仪,28台手持测距仪,6台水准仪等高精度测绘仪器,并建设有GPS CORS系统;是福建泉州市中级法院测绘鉴定机构,中国产权产籍研究会会员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团体会员,福建省测绘协会理事单位,华侨大学、黎明大学见习基地。现因业务发展需要,面向社会诚聘英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近况与发展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均 《测绘科学》2000,25(3):56-59
在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完成了“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等科研项目 ,出版了《中国古代地图集》、《舆图综录》等图籍和工具书 ,在古代地图与近代地图研究方面发表了若干著作和高水平研究论文。进入 2 0世纪的信息时代 ,中国地图史研究仍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在社会化信息传播等方面将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外舆地全图》是一部由近代杰出的制图家邹代钧创立的舆地学会所编制出版的世界地图集,其编制质量达到了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堪称地图中的珍品. 舆图世家 在中国近代地图学史上,能称为“舆图世家”的,只有湖南新化的邹氏家族.从清嘉庆年间到20世纪50年代,邹氏祖孙7代相承,致力于舆地学的研究和地图的编制出版,其传承时间之长、成就之高、贡献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踏上征程,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首批执行极地测绘度夏任务的2名队员随"雪龙号"出征。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共派出5名队员执行第32次南极测绘科考任务,其中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3人,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2人。此次出征的2名队员分别来自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