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带气旋移动速度是目前热带气旋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1951—2017年中国国家气象局最佳路径集资料,系统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不同强度等级移动速度的年代际特征,初步探讨其原因,并对不同强度等级移动速度的分布特征进行系统诊断。结果表明,1951—2017年间平均移动速度(所有强度等级平均及对于大部分强度等级)呈现出减慢趋势,且主要体现在强热带气旋等级移动速度减慢;热带气旋向高纬度迁移趋势理论上将使移动速度增大而移动速度仍然减慢,说明气候因素是引起移动速度减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强度等级平均移动速度、增强阶段基本相当,减弱阶段随强度减弱在初、中期明显增加,之后又逐渐减小,变性气旋移动速度显著增加;不同强度等级速度概率分布,增强阶段基本相同且相对集中,减弱阶段差异较大且相对分散,变性气旋最为分散。  相似文献   

2.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49~199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可供预报参考的、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活动规律及统计关系。1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1-1 年际变化特征在1949~1993年的45年间,共有177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平均每年3-93个。最多为7个,共有4年;最少1个,只有2年。1-2 月际变化特征45年中,除1~4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最早的是5105号热带气旋(1951年5月13日在台山~斗门间登陆),最迟是7439号热带气旋(1974年1…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13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法、极值Ⅰ型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对近海水产养殖影响较大的热带气旋登陆频数、强度、初(终)旋日、台风季长度等气候特征参数,并分区域计算了广东沿海区域热带气旋风险及不同重现期的大风风速,结果表明:(1)年均登陆广东地区的热带气旋3.6个,且有减少趋势;(2)平均风力等级9.6级,有增大的趋势;(3)台风季持续时间有缩短趋势,平均初旋日期有微弱的推迟趋势,平均终旋日显著提前;(4)沿海各地近海养殖热带气旋风险大小排序为,茂名、阳江西部及香港沿海约4年一遇,风险最高;揭阳、汕尾、惠州、深圳、珠海和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约5年一遇,风险次之;其余地区大约6-10年一遇,风险相对较轻;(5)沿海各区域20年一遇平均风速在31.3m.s-1-36.6m.s-1之间,50年一遇平均风速为37.7m.s-1-43.7m.s-1,100年一遇平均风速为42.4m.s-1-48.9m.s-1.  相似文献   

4.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中尺度降水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每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 ,以 1 999~ 2 0 0 1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登陆的热带气旋为研究对象 ,从合成分析和个例分析两方面揭示了登陆广东热带气旋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分布变化。结果表明 ,热带气旋登陆前后中尺度强降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登陆后降水不对称性加大 ;热带气旋登陆后中尺度强降水分布随时间变化 ,登陆后第 1 0个小时之前 ,中尺度强降水基本上分布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 ;而热带气旋登陆第 1 0个小时之后 ,中尺度强降水具有明显的“离心”或“偏心”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1-2018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和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登陆广东北上路径热带气旋活动及强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上热带气旋从登陆时到登陆后48 h是陆地强降水产生的集中时段,登陆时24 h是陆地大暴雨最集中的时段.强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一般登陆后热带气旋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1994年在广东省登陆的热带气旋有4个,且登陆地点集中在阳西县到徐闻县之间约25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是登陆地点最集中的一年,详见表1。本文根据灾情和多个个例分析,对1994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作综合描述,供有关方面参考。1灾情严重的热带气旋9403号强热带风暴给我省带来的灾情十分严重。6月2日其还处于扰动阶段,辐合带内的热带云团活动比较活跃,19时左右在琼州海峡的中水道和北水道之间,湛江市的100多艘渔船正在捕鱼作业,突遇雷雨大风,有15艘被风浪打沉,9人失踪。据渔民反映,当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惊涛骇浪,估计…  相似文献   

7.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特征及其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只有2个,个数明显偏少,粤西无热带气旋登陆;登陆广东的初台偏迟,终台结束早,登陆时间集中于7月;热带气旋移速快,强度弱(为热带风暴),对广东影响利大于弊。对1951~2004年7~9月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月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次数差异较大,最多时一个月有5个,最少时没有。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有密切关系,可以将有利于和不利于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副热带高压各分为3种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8.
近50a广东登陆热带气旋的若干气候特征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3,4]和广东降水资料,研究了近52a(1949~2000年)来广东登陆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2a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总数占全国总数的38%,居沿海各省之首。每年可有1到7个数量不等的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年平均数为3.9个。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对于广东的登陆热带气旋而言,70年代中期是一个明显的气候跃变期。前期(1949~70年代中),登陆热带气旋数存在三种主要变化周期,即准3a(2~4a)、准7a(6~8a)和准12a(10~16a)周期的变化;后期(70年代中~2000年),主要的变化周期为4~6a和7~9a。在年代际尺度上,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较多的时段为:1949~1954年、1959~1965年、1972~1976年1982~1987年和1991~1996年等。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总数与广东7~9月累计雨量有较类似的变化趋势。热带气旋主要在6~9月登陆广东,高峰期是7~9月。热带气旋登陆地点分布特征是,西多东少,粤西(珠海及其以西)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总数占广东登陆总数的63%。  相似文献   

9.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49~200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基本资料,对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显著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差异,具有明显的时间日变化特征。同时指出,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频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此外,通过对在不同纬度带登陆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热带气旋所登陆的纬度带不同,其维持时间、衰减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揭示热带气旋在湖南的降水规律可为热带气旋影响湖南的降水预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近67 a的热带气旋影响资料,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湖南降水的热带气旋特点及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7—9月是影响的高峰季节,以在广东、福建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对湖南影响次数最多、程度最重,浙江、福建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在湖南形成的降水范围最大,热带气旋对湖南影响所产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湖南省东南部,热带气旋对湖南产生的强降水范围有增大的趋势,降水强度有增强的趋势。福建和广东沿海登陆对湖南影响的热带气旋的环流特征为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偏北,引导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气流与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西南风气流汇合,形成季风槽,中国华南和华东沿海为东南气流,有利于热带气旋在该区域登陆影响中国。只是前者表现为南亚高压位置较后者偏北更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更偏北,季风槽更偏东,导致福建登陆对湖南影响的热带气旋在湖南大部为气旋性环流控制,湖南全省降水偏多;而广东登陆对湖南影响的热带气旋在湖南省东南部为气旋性环流控制,该区域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49-2010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62a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点、登陆强度、登陆后影响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辽宁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949-2010年共有18个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辽宁,66℅以热带低压(TD)的强度登陆,61℅在08-20时之间登陆,78℅在辽宁境内活动时间为6-12h,89℅是在其他地区登陆进入黄渤海后在辽宁再次登陆,大连是登陆次数最多的地区,33℅登陆辽宁后减弱消失,登陆后移动路径主要有向东北向、偏北向、西北向3种移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了基于副热带高压、气旋源地和热带气旋前期路径等因子,预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后期走向[0]的预报关键区,为热带气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35,自引:16,他引:35  
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在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多普勒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The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oppler Radar Analysis System,简称VDRAS),采用四维变分(4D—VAR)资料同化技术和云尺度数值模式及其伴随模式,利用单部或多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反演对流尺度风暴的动力结构和微物理结构,包括三维风场、温度场、气压场和微物理量场。本文介绍了VDRAS的基本原理、个例试验和实时运行等概况,旨在随着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的逐步完成,为应用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开展4D-VAR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64—2013年各路登陆广东(包括4个登陆香港)的热带气旋(TC)对揭阳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路登陆的TC对揭阳市影响最严重,日最大雨量可达暴雨到大暴雨,惠来普遍可出现比TC中心附近风力小1~2级的风,其它地区可出现比TC中心附近风力小3~5级的风;中路登陆的TC,揭阳市普遍会有暴雨,日最大雨量市区揭西出现暴雨概率最大,普宁惠来出现大雨概率最大,揭阳会出现3~6级的风;西路登陆的TC,揭阳市普遍有大到暴雨和出现3~4级的风,当粤东处于副高边缘和TC外围环流共同影响时,风力可达4~6级,给揭阳市带来严重影响的风暴潮增水,一般TC大多来自西北太平洋,揭阳位于TC前进方向的右半圆,登陆时间在农历十五到十八日(天文大潮期),增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用2002年3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过程中自动站的降水资料, 对TRMM准全球、准实时的3 h降水估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表明该资料与地面3 h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 可以反映出热带气旋3 h降水变化的特征。利用该资料分析了这3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不同半径、不同方向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不同热带气旋之间降水差异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研究发现, 3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心附近降水沿半径方向存在收缩和扩展的变化, 除了低层水汽输送的变化和地形对降水造成影响之外, “北冕”和“黄蜂”都发现热带气旋外围降水加强会导致其中心附近降水减弱, 这与以往的观测及研究成果类似。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登陆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2a(1949-200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基本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在浙江省登陆的一般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热带气旋分为入海类和消失类,从而进一步分析了热带气旋登陆后的强度变化、维持时间、消失位置等气候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华南登陆热带气旋衰减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81年~2001年在华南登陆并影响广西的共22个登陆时强度都在11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作一较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近20年来强热带风暴及台风对广西的降雨影响,及其自身的衰减特征,以及衰减速度主要取决于环流形式的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常规天气资料、雷达、卫星以及台风年鉴资料,对39个登陆福建不同地段的台风短时强降水空间、时间分布及强降水强度、落区、过程雨量分布及其与登陆时台风强度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福建台风短时强降水规律,结果表明:(1)登陆中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多,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短;登陆北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少,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长。(2)强降水主要时段登陆北部、中部类是登陆前5小时至登陆后5小时,登陆南部及南海北上类是登陆时至登陆后15小时。此外,南海北上类及登陆北部类强降水落区多数在内核区;登陆中部类强降水落区在台风中心附近的频率是几类中最低的,大部分强降水落区在北侧的螺旋雨带上。  相似文献   

18.
对1981年~2001年在华南登陆并影响广西的共22个登陆时强度都在11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作一较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近20年来强热带风暴及台风对广西的降雨影响,及其自身的衰减特征,以及衰减速度主要取决于环流形式的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
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玉华  应明  陈葆德 《气象学报》2009,67(5):689-696
利用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主要分析了1949-200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频数、登陆位置、登陆季节延续期和登陆强度等要素及其概率分布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年频数有减少趋势,但登陆时达台风强度的年频数变化不明显;按登陆地点分区统计发现,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低压及(强)热带风暴年频数以减少为主,而登陆东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不明显.登陆点历年最北位置(最南位置)有南移(弱的北移)趋势,导致登陆点历年南北最大纬度差逐渐减小,这表明热带气旋登陆区域更为集中,在23°-35°N增多,而在35°N以北和23°N以南以减少为主.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季节延续期缩短了近1个月.热带气旋年平均登陆强度及其概率分布偏度有增加趋势,表明登陆的强台风有增加;登陆中国华南和东部地区的台风强度都有增强趋势,前者比后者趋势更明显.另外,热带气旋年最大登陆强度差长期呈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