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从南极地区采集的嗜冷菌NJ41和NJ289的对萘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最适的培养条件,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和萘降解曲线.经分子鉴定,NJ41属于动球菌属(Planococcus sp.)、NJ289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实验表明:这2株嗜冷菌均可在以萘等芳香烃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并能够在低温环境(0~10℃)中高效地降解芳香烃;10℃,120 r/min,10 d时,NJ41对于萘的降解能力最高达48.8%,NJ289可达43.5%;温度对降解能力有很大的影响,NJ41和NJ289均在10℃时,具有最高的降解能力,温度升高降解能力下降,NJ41在超过25℃时则基本不具有降解能力,而NJ289在超过20℃时就不具备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红树植物红海榄叶片中分离一株对芘具有较好降解作用的海洋细菌,命名为B11,并对其菌体特征、生长条件及降解效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结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表明此菌株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 sp.)。菌株在芘的起始浓度为100 mg/L,pH为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盐度35时对芘的降解作用最强。外加碳源对B11对芘的降解效果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杨酸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综合菌株B11的生长特性和降解效能,初步认为B11菌株较适合用于降解多环芳烃芘,可用于红树植物多环芳烃生态污染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3.
以芘为唯一碳源,对采自于天津港石油污染区的海水和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分离到1株芘降解菌,经显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的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的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施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tutzeri,并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其进行了芘降解性能的测定及降解途径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  相似文献   

4.
一株低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驯化分离筛选到1株低温有机物和氨氮降解菌株DB11。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马氏副球菌(Paracoccus marcusii)。经驯化,该菌株以刺参饵料为唯一营养源,低温(15℃)、低接种量(<5×10-3)条件下能同时高效降解饵料中的有机物和氨态氮,5 d时间内对富集培养基中COD和NH4+-N的降解率分别达50%和98%。进一步研究其降解特性表明,菌株生长适温15~30℃,生长适宜pH值为7~10,降解刺参饵料中COD和NH4+-N的最适温度条件为15~20℃、最适pH条件为8.0~8.5;在最适降解条件下、接种量为5×10-3时,对10~20 g/L高质量浓度的刺参饵料液中COD降解效果显著,3 d时间去除率达56.9%~65.7%,对1~20 g/L质量浓度的刺参饵料液中NH4+-N 3 d时间的去除率达91.7%~99.9%。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海域沉积物中富集分离出以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海洋微生物,以ST4富集培养的混合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该海洋混合菌株能利用菲(Phe)、芘(Pyr)、荧蒽(Fla)等多种多环芳烃;在不同浓度的芘的降解中,当芘的浓度为50mg/dm^3时,其生长水平和降解速率最高;当芘的浓度为200mg/dm^3时,其生长受到抑制,芘几乎不能被降解。外加营养盐酵母浸出液和葡萄糖促进降解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降解速率。研究表明了海洋微生物在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洋环境中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蕴  郑天凌 《海洋科学》2004,28(9):50-55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的含有两个苯环以上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利用过程,如石油、煤、木材等的燃烧过程,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海上通过地面径流,污水排放及机动车辆等燃料不完全燃烧后的废气随大气颗粒的沉降进入海洋环境中。由于其自身的疏水性及低水溶性,能很快进入到沉积环境中,可长期存在,并且随着苯环数量增加,多环芳烃的脂溶性越强,水溶性越低,在环境中存在时间越长,遗传毒性越高,致癌性增强。通过生物累积及食物链的传递作用,给海洋生物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重视。美国环保局在80年代初把16种未带分支的多环芳烃确定为环境中的优先污染物,我国也把多环芳烃列入环境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名单中。  相似文献   

7.
一株深海嗜低温萘降解细菌Nah-1的分离及降解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中绳海槽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萘的海洋嗜低温细菌Nah-1,测定了该茵的最适生长条件及生长曲线。16S rRNA基因(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解环菌属(Cyczocznsticus)。PCR扩增萘降解基因得到目标片段,比对结果表明,相似度最高的基因phnAl来自Cycloclasticus sp.A5,为99%,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萘双加氧酶大亚基。  相似文献   

8.
厦门西海域表层水中PAHs污染与PAHs降解菌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厦门西海域设置6个站位,于2001年7月和10月两个航次对各站位表层水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及几种常见PAHs的降解菌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层水中PAHs的含量很不稳定,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在7月的调查中,表层水中能检测到的PAHs以2—3环的为主,而在10月以46环的为主。低分子量的PAHs——芴和菲的含量与其降解菌的数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而高分子量的PAHs—荧蒽和芘的含量与其降解菌的数量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一株高效褐藻酸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腐烂海带中筛选得到褐藻酸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H4,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对菌株H4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表明,H4的较优培养基组成为(w/v):褐藻酸钠0.6%、酵母粉0.5%、蛋白胨0.25%、NaCl 3%;较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初始pH7.5,接种量1.5%(v/v),培养时间48 h。Fe3+对交替单胞菌H4的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在其他褐藻酸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而Cu2+对褐藻酸裂解酶的抑制作用高达45.78%。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粗酶液酶活达到146.45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9.4%。  相似文献   

10.
王丽平  郑丙辉  孟伟 《海洋通报》2007,26(4):111-1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环芳烃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荧蒽(0~0.315μg/mL)和铜(0~1.262μg/mL)分别对该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当荧蒽浓度升高至0.079μg/mL或铜离子浓度升至0.317μg/mL时,开始明显抑制藻种群的增殖。经回归分析求得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分别为(0.103±0.009)μg/mL和(0.531±0.037)μg/m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定义0.5×EC50(荧蒽) 0.5×EC50(铜)=1个毒性单位(TU)。荧蒽和铜混合后,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为(1.093±0.085)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丽希 《海洋科学》2018,42(11):29-34
为了研究蜡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四环多环芳烃芘的降解性能。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红树林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以芘作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的高效菌株PY5,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与16S rDNA鉴定, PY5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时对该菌株降解芘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cereus对50mg/L芘的21d降解率为65.8%,投加Tween-80、葡萄糖、水杨酸、Fe3+、Mn2+等基质可以不同程度强化降解芘的能力,其中投加葡萄糖+Fe3++Mn2+的混合液对B. cereus降解芘的强化效果最好, 21 d的芘降解率可达到81.4%,相对于不加共代谢底物时提升15.6%,表明外加C源与酶活诱导因子对高分子质量多环芳烃污染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海水养殖池的底泥中筛选到一株对亚硝酸盐有强降解作用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F1,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F1的亚硝酸盐降解特性及其对高污染鱼池底泥的净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F1具有高效降解转化高浓度亚硝酸钠的能力,其适宜降解条件为:亚硝酸钠质量浓度范围为1~1000mg/L;菌种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3.
从辽河口湿地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石油降解茵lhk-2和lhk-10,经鉴定lhk-2为巴氏萄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lhk-10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两株菌的石油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培养8d后,加菌组的石油烃降解率均在...  相似文献   

14.
从海水养殖池的底泥中筛选到一株对亚硝酸盐有强降解作用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F1,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F1 的亚硝酸盐降解特性及其对高污染鱼池底泥的净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F1 具有高效降解转化高浓度亚硝酸钠的能力, 其适宜降解条件为: 亚硝酸钠质量浓度范围为1~1 000mg/L; 菌种接种量为10%; 中量充气发酵; 发酵时间为12~36 h;发酵pH 值为6.5~8.0。直接接种SF1发酵液(接种量10%, 菌液A 值0.36)到鱼池底泥, 36 h 后, 底泥的亚硝酸盐去除率达到67%, 显示了SF1对鱼池底泥较强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石油原油为唯一碳源,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微生物菌种库15株菌中筛选到5株石油降解菌。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WH072、WH069、WH303、ZXM008和ZXM183分别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除烃海杆状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弯曲芽孢杆菌(B.flexus)、普里兹湾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rydzensis)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其中对石油降解率最高的为WH072(高达36.4%),其次是WH069(20.0%)。对这5株菌检测已报道的石油烃降解酶基因,结果在WH072和WH069中均检测到了alkB、P450和almA3种功能基因。根据功能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其各自的进化关系,发现P450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种属特异性。对本研究首次报道的高效石油降解菌耐盐芽孢杆菌WH072,采用高效热不对称性交错PCR(hiTAIL-PCR)方法,成功获得了这3种功能基因的全长序列,其中alkB与已知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其结构和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油浓度梯度升高的方法,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富集分离出以柴油为碳源和能源的优势除油混合菌B4。混合菌中分离出7株可培养菌。混合菌在含油0.5%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后柴油的去除率达到90.4%。该菌有较好的耐受性,当盐度达3.5时,油浓度达1.0%,亦有较好长势。混合菌对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加入营养盐,降解率达85.6%。混合菌脱氢酶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活性变化与降解率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北戴河碱蓬-芦苇滨海湿地采集的5个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使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降解菌,采用重量法评价降解效率,通过GC-MS分析研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利用排油圈法测定降解菌的表面活性剂产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获得22株石油降解菌,在25℃降解21d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解率为17%~38%,其中qhd2B降解率最高,为38%,其中8株具有较好的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16s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所分离获得的22株菌中,8株菌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株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有一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丽水菌属(Yeosuana)。选取石油降解率在31%以上菌株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烷烃和多环芳香烃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菌株qhd2B对烷烃和芳烃的总降解率分别为79.9%和76.7%,是一株优良的石油降解菌。  相似文献   

18.
从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3,气相色谱测定其对甲胺磷的平均降解效率在24h、48h和72h分别达到45.8%、88.5%和100%。对其进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结果表明,菌株HN003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10-42℃、pH3.0-pH14.0范围内均能生长,并与巴氏葡萄球菌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HN003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1541bp),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HN003与巴氏葡萄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菌株HN003可鉴定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相似文献   

19.
海洋来源的菌株在高盐污水类修复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烃类物质是污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多个苯环的芳香烃族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具有较大的毒性,而目前关于多环芳烃(PAHs)厌氧代谢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PAHs(萘、菲和芘等)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厌氧富集对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的PAHs降解菌展开研究。富集物细菌菌群分析结果表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海杆菌属(Marinobacter)、海洋杆菌属(Oceanobacter)和食烷菌属(Alcanivorax)等是主要的功能类群;其中盐单胞菌属是最主要的功能类群。通过筛选分离获得一高效烃降解盐单胞菌株,鉴定并命名为泰坦尼克盐单胞菌(Halomonas titanicae) PA16-9,该菌与模式菌株Halomonas titanicae BH1T的16S rRNA相似性为99.52%。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搜寻NCBI数据库,发现Halomonas titanicae广泛存在于废水、活性污泥、油田、湿地等有机质复杂区域,生态位分布极广,可...  相似文献   

20.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 降解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欢  黄栩  田蕴  郑天凌 《海洋科学集刊》2009,49(49):104-112
Use subimate-pethod,a PAHs-degrading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the surface seawater of Botan oil port im Xiamen,and was denominated as strain H.The strain H was classified to Sphingomonas genus according to its 16Sr DNA sequence.The HPLC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ain H had degraded 81.9% of phenanthrene(final conc.400mg/L)within five days and the velocity is 5.95mg/(L.h).Using uciform design experimentation to optimize the degradation conditions,the degradation velocity of phenanthrene(498.46726mg/L)was the largest after 47.09892 hours,the density of cells was 0.5(OP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