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文章以我国沿海11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2个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价2016年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和山东处于中级耦合协调状态,上海和福建分别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制约而处于初级耦合协调状态,天津等4个地区处于勉强耦合协调状态,河北处于轻度失调衰退状态,海南和广西处于中度失调衰退状态;各沿海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守住海洋生态环境的底线,推动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和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岛绿色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本文提出海岛绿色发展指数(IGDI)概念,从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环境管理与治理、环境质量与安全、经济增长质量、绿色生活水平、公众满意度等6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海岛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与AHP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岛绿色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并以12个海岛县(市、区)(以下简称“海岛县”)为例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1)经济聚集程度(2.15)、单位GDP能耗(2.01)指标影响度大于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碳排放强度、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情况、岛陆开发程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生活垃圾处理率等指标影响度均大于1,反映出环境管理与治理、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经济增长质量是决定海岛绿色发展成效的关键。(2)12个海岛县的海岛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值均值为74.37,其中嵊泗县的评价值最高(88.24),崇明区的评价值最低(65.57),反映出我国海岛绿色发展程度整体不高,海岛之间的绿色发展程度差异较大。(3)推动海岛绿色发展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岛综合管理,推动海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海岛生态整治修复,提升海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嵊泗、岱山、玉环、洞头4个海岛县近20年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应用"三轴图"法,形象地描述了各海岛县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得出:海岛县产业结构由原来"一二三"为主演变为以"二三一"为主,海岛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但各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各不相同,嵊泗县和岱山县为左旋模式;玉环县为右旋模式;洞头县比较特殊,从右旋模式转变为左旋模式.  相似文献   

4.
海岛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生态价值,其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我国62个有居民海岛为样本,以海岛发展指数表征海岛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水平,以变异系数表征海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程度,对我国海岛综合发展水平及分异特征、可持续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综合发展水平处于良好、中等、一般水平的海岛分别占29.0%、33.9%、37.1%;海岛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为正态分布,呈现出梯度分化态势。(2)海岛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不均衡,海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度与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正相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落后于社会民生和治理水平。(3)海岛间可持续发展差异较大,乡镇级海岛综合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整体好于村级海岛,鼓浪屿、大王家岛、衢山岛、秀山岛、外伶仃岛等10个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经济要素、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能力、公共卫生等社会要素和社区管理要素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孟  刘大海  邢文秀  李森 《海岸工程》2019,38(2):154-164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相关性模型研究了2006—2016年53个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重心迁移、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总体呈向好态势,但总体协调度不高,仍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协调度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均衡性,且呈逐步扩大态势,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而其他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失调状态;2006—2016年协调度重心均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并逐步向西南方向迁移;全局Moran’sI指数和局部Moran散点图显示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空间集聚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海岛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海岛资源状况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智力评价指标为目标,建立海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从而以12个海岛县为研究对象,评价12个海岛县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状态和进程,并对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设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旅游水平、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城市环境四方面建立了滨海旅游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旅游发展水平来看,依次为:大连、丹东、锦州、盘锦、营口、葫芦岛,就城市发展水平来看,依次为:大连、盘锦、营口、锦州、丹东、葫芦岛;②大连、丹东属于城市化发展滞后型,锦州、盘锦、营口、葫芦岛为旅游发展滞后型;③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城市有大连、丹东、锦州、盘锦,处于拮抗阶段的城市为营口,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城市为葫芦岛;④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的为大连,较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的为丹东,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的有锦州、盘锦、营口,较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的为葫芦岛。  相似文献   

8.
海岛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科学开发海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总量经济指标和人均量经济指标两个方面对我国12个海岛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计算了这些指标的基尼系数,分析海岛县经济发展的差距.结果发现,海岛县县际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不管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量指标,计算的基尼系数总体较高,但人均量指标基尼系数低于总量指标基尼系数,反映了海岛县经济发展的不均等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岛县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来,海岛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各海岛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海岛县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了12个海岛县旅游业开发的现状,其中具体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旅游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分析了海岛县旅游发展的态势并对未来几年的旅游业绩进行了预测,最后给出了海岛县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的颁布实施,我国海洋功能开发力度不断增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文章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环境协调度基本符合“U”形曲线,部分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牺牲了海洋环境,以北部海域较为突出。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曲线显示我国海洋功能开发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海洋经济的快速扩张对协调度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沿海区域仍需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合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沿海城市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与游艇旅游业系统三者间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构建耦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值法,对沿海16个游艇旅游发展重点城市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探讨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游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并不高,可进一步分为城市经济滞后型、生态环境滞后型和游艇旅游业滞后型三种制约类型;区域内三大系统耦合度较高,但耦合协调度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系统内部各因素间相互关联。鉴于此,提出游艇城市应因地制宜,协调开发与保护关系,深化产业融合等建议,以促进三大系统较高层次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更科学、合理、高效地统筹发展陆海经济,文章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科技支持、生态环境4个角度,通过构建陆海统筹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陆海统筹度,以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为例,进行陆海统筹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综合能力都呈上升趋势,但是海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2)海域系统经济增长迅速,但受到资源利用、科技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制约,综合得分呈波动缓慢上升的态势。(3)海洋系统与陆域系统之间统筹度逐渐上升,表明政府对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视逐渐加大。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对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沿海地区的数据,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度、Dagum基尼系数法,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其区域差异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的发展水平均有提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2个阶段,2007年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最大,此后呈现波动减小趋势;南部海洋经济区以及北部海洋经济区与南部海洋经济区的差异是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研究结论,对提高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海县隶属于大连市,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海岛县相比具有很多共性.通过对长海县发展特征的深入剖析,揭示制约该县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文章旨在为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理论参考,这对于其他海岛县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活动与海域生态环境存在交互影响关系。文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利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分析了长山群岛2006—2018年海水养殖业和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长山群岛海水养殖业效率呈倒“U”形变化趋势,其发展水平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在技术应用和规模效率方面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长岛作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是我国海上物种的"博物馆"和海洋环境的"晴雨表"。围绕贯彻习总书记"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要求,长岛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践行"保护就是最好开发"理念,抓住机遇、苦干实干,聚焦重点、补齐短板,争创山东省第一个海洋类国家公园,努力打造纵跨渤海湾的"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增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17.
科学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系统,深入研究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有利于促进区域人与自然在平衡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广东省打造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存在下行风险。其中压力指数波动上升,不稳定性高;状态指数较为平稳,水平低且有轻微下滑趋势;响应指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特点,与综合系统走势基本一致。耦合协调发展上,各子系统综合协调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处于过渡发展阶段,仍具有很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海洋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对于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下,构建海洋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距离型协调度评价模型,以辽宁省为例,计算其2006—2016年海洋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分析影响协调的因素,并利用基尼系数模型对其协调发展进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洋生态子系统仍是实现海洋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②2006-2016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复合系统实现了从严重失调到中度协调的转变,这期间复合系统协调度未超出基尼系数警戒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海洋经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耦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化和海洋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发展水平、就业结构、交通运输能力、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2006-2019年江苏省城市化和海洋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耦合协调发展从濒临失调逐渐转为良好协调,但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仍较低且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动空间城市化、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发挥陆海产业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5个海岛县(区)为样本,采用分层次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两型"社会建设5个方面,选取人均GDP、网上参政度、初中毕业升高中率、人均社区财政支出和森林覆盖率等25个评价指标,构建海岛地区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25个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目标值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分层构权法和循环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据此对样本海岛地区小康社会子目标和总实现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本海岛地区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均超过70%,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