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1984,(1)
八三年汛期,我省关中五大灌区在集中降雨之后,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不少村镇农田被淹,棉花减产,秋粮霉烂,群众生活遭受重大损失。现将关中五大灌区汛期地下水动态情况简报如下:一、灌区地下水动态泾、洛、东方红、宝鸡峡和冯家山灌区,是分布在关中渭河北岸的五个大型灌区。灌溉渭北28个县(市)的774.3万亩耕地,是我省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其中泾、洛、东方红及老渭惠灌区,为河流阶地型灌区,总面积447.34万亩,占五大灌区总面积的58%;冯家山和宝鸡峡灌区的原上  相似文献   

2.
冯家山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灌区概况冯家山水库灌区位于我省关中西部,灌溉凤翔、宝鸡、岐山、扶风等七县原上163万亩耕地。自1974年水库投灌以来,灌区地下水位上升,据实测资料,仅79至86年的7年间,全灌区平均上升4.85m,年平均0.69m,上升区(ΔH>0.5m)面积940km~2,占全灌区总面积的92%,其中上升值大于3m的面积约400km~2,占上升区的42%。  相似文献   

3.
任永利 《地下水》2020,(1):78-79
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保障的压仓石,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据地。水量调配是灌区管理的重要工作,宝鸡峡灌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灌区,做好水量调配、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关中粮仓安全是一项头等大事。本文通过分析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灌区水量调配的对策,为灌区管理单位探索新的水量调配方式提出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彭随劳 《地下水》2002,24(2):96-97
本文通过千河流域冯家山灌区来水、用水分析,揭示了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了增加投资、改善设施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对策,对指导用水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宝鸡峡灌区地下水动态规律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蔡明科  魏晓妹  宁有丰  沈冰 《地下水》2009,31(6):5-7,81
根据2002-2006年宝鸡峡塬上、塬下灌区内典型井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为降水、灌溉和开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1)模拟地下水动态演变规律,模型精度较高。研究结论可为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魏克武 《地下水》2003,25(4):283-285
宝鸡峡渠首电站是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水利水电工程的配套工程,也是宝鸡峡管理局为调整灌区产业结构,实现水利产业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合理地选定装机容量及机型对工程的正确决策及充分发挥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4)
宝鸡峡灌区灌溉宝鸡、杨凌、咸阳、西安四市(区)14县(市、区)、97个乡镇的19.44万hm2农田,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灌区。目前宝鸡峡灌区以实行以灌溉管理站为主体,任务和责任到落实到人的管理模式,在斗农渠闸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客观和主观条件制约,目前灌区斗农渠闸门管理上还存在盗窃或挪用现象严重、配套不全致使渠道不同程度受损以及科技含量低,防盗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应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推广先进产品和强化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作用等措施加强灌区闸门改造,提高调蓄能力,有力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8.
宝鸡峡灌区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红艳 《水文》2011,31(5):92-96
选取宝鸡峡灌区降水、蒸发及径流资料,应用变差系数,累积距平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各要素的变化趋势,绘制灌区气象要素空间分异性等值线图,并探究灌区主要灌溉水源历史演变过程及规律。结果表明:灌区降水,蒸发,林家村水文站年径流量年内分配都不均匀。年蒸发量有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的趋势;林家村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减少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年引水量为7.24亿立米,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亩.抽水流量最大的灌区——交口引渭工程,总杨程86米,8级抽水,流量41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127台机组,装机25800千瓦.抽水装机容量最大的灌区——东雷  相似文献   

10.
灌区地下水年最高水位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俊民 《地下水》1993,15(3):93-96
本文简述了灰色预测 GM(1,1)模型、残差建模原理。应用建立的模型对宝鸡峡灌区周城——苏坊地区的地下水年最高水位进行了预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相比较,结果甚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王勇斌 《地下水》2018,(5):242-243
碳化是砼工程中影响砼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冯家山灌区郭家庄渡槽的碳化运用随机模型理论进行数值分析,发现渡槽的碳化深度与砼强度关系密切,最终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了郭家庄渡槽槽身、钢筋砼排架和墩台碳化寿命预测,并对郭家庄渡槽按期进行了针对性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09,31(3):F0003-F0003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会议于2009年4月14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单位、灌区的主管领导、各地下水管理监测机构的负责人和省水利厅人事教育处、规划计划处、水资源与科技处、宣传中心以及《地下水》编辑部等新闻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韩鉴 《地下水》2022,(3):296-297
以宝鸡峡灌区渠道改造工程为例,结合灌区地形地貌特征和施工条件,对渠道改造工程中的施工准备、清理表土、渠道淤泥和土方开挖、坡面整理、渠坡混凝土浇筑衬砌及施工排水等重点环节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保障渠道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宝鸡峡灌区作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益是当务之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国本民生,是"六稳"、"六保"的主要抓手.本文主要从灌区的基本情况、农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农业水价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杨海龙 《地下水》2018,(5):219-220
梯形渠道施工中,渠道两边坡板砼浇筑采用"侧向滑模"与"翻板"施工方法相比具有砼浇筑进度快、模板摊销成本小、拆卸安装方便的优点,因此在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在近几年的大断面梯形渠道施工中更是得到了推广应用。结合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灌区2015年(Ⅱ)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Ⅰ标项工程施工实践,对侧向滑模在梯形渠道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类似工程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 《地下水》2006,28(2):76-76
2006年3月28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在西安桃花园山庄顺利召开。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与科技处王恩庆副主任、各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张亚绒 《地下水》2013,(6):117-118
秦都区属宝鸡峡灌区,由于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灌溉面积逐步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节约用水,加强渠道和田间管理,改变旧的灌溉模式,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解决好渠道、田间等渠系渗漏问题。提出灌区推行渠水管道灌溉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之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05,27(3):F002-F002
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议于2005年3月28、29日在渭南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渭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石正福、各市(区)水利(水务)局、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单位,灌区的主管领导、各地下水监测单位的负责人和省水利厅人事教育处、办公室、划规计划处、防汛抗旱办、水资源科技处、水资办、宣传中心以及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地下水》编辑部等新闻媒体记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千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地下水》2007,29(4):15-16
千河为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地处宝鸡市西北部,流域总面积 3 493.9 km2,河长 152.6 km.干流建有段家峡、冯家山、王家崖三座水库.冯家山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4.44亿 m3,全流域人均地表水量 1 100 m3,耕地亩均地表水量 510 m3.地下水资源量1.7 亿m3,可开采量 0.75 亿 m3.2005年流域内总用水量约 0.63 亿 m3,农业占总用水量的 80%.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张波奇  郝黛妮 《地下水》2019,(3):220-221
行车是水电站重要的附属设施,在水电站的检修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冯家山电站检修中,因行车包闸出现故障,未能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导致检修工作严重滞后。以冯家山电站行车故障为例,介绍行车的工作原理,分析行车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故障解决方法措施。线圈安装方向错误导致磁势方向改变,行车因而产生故障,可通过调换线圈头尾接线的方法来实现虚拟变向以此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