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咸相随,长期影响农业的发展,积盐和脱盐、咸和淡、它们之间相互对立而又统一于一个“水”之上,要加快农业步伐,必须首先从“水”字着眼,综合治理旱涝碱咸,而水资源状况如何,又是综合治理的基础。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状况究竟如何?看法很不一致。我认为黄淮海平原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开发利用潜力的很大。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08,(1)
方生—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资源与灌溉排水专家,《地下水》杂志编委。1928年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45、1947肄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北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利部地下水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国际灌溉排水技术研究计划(IPTRID)专家组成员、全国地下水信息网顾问。曾任水利部土壤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河北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试验室、综合设计室、科研室主任,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上世纪50年代参与水利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华北平原、内蒙古河套、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及山西河谷盆地土壤地下水调查。为黄河中下游灌区开发、根治海河、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参加编著《华北平原土壤》,获全国科学大会奖。60年代组织海滦河平原防治土壤盐碱化调查与科学实验。在河北深县组建后营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区,解决了灌区次生盐碱化防治问题。十年实现人均千斤粮,二十年粮食总产翻两番。后营试区获河北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奖。70年代主持国家河北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综合治理旱涝碱咸》...  相似文献   

3.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2002,24(3):131-133
黄淮海东部平原是旱涝碱咸灾害俱存、水资源最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最为恶化、南水北调受水的重点地区。这个地区如何做到“先节水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是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措施及科学研究与示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北平原北依燕山、西踞太行,东临渤海,海拔不超过00米。多年平均降雨450—600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2—3倍;旱涝碱咸灾害严重。多年来有关部门围绕着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做了大量工作,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水文地质上,为一半干旱区滨海型的山前自流斜地;地下水形成规律有一定代表性。为探讨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年龄、水流系统和咸水成因等问题,沿石家庄—衡水—沧州—渤海湾一线做了一条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本文拟将这些初步结果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的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75%,平原面积占25%。1998年的耕地面积为49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3%,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尽管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山地、高原、丘陵面积约占70%,平原和盆地面积约占30%,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占总面积的13.5%,人均耕地0.106公顷。中日国情极其相似,而且都在二战后开始农地制度改革。本文通过对中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差异的比较分析,认为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综合治理旱涝碱咸”被列为国家研究任务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近年经一系列的科学试验验证,改造和利用地下咸水都是可能的。然而,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一、抽咸补淡、改造与利用地下成水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河北省改造和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1990,(4)
山东省 1989年,全省年平均降雨量449mm,较常年少36%。据9月26日实测资料,全省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35m,汛末,漏斗区面积粗略统计比上年增加674km~2,沿海地区地下水位负值区扩大到近1000km~2,最大埋深105m,低于海平面56m。全省水库塘坝基本干涸的达2.47万座,占总数的69%;提不上水的扬水站1.35万处,占总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08,(3):29-30
国家统计局等三部门日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第6号公报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为121775.9千公顷(合18.266亿亩)。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和17.6%。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1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这一数据采用国土资源部2006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进行了耕地面积数据事后质量核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统计公报显示,  相似文献   

10.
季太友  冀传杰 《地下水》2000,22(1):13-13,12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15802km2,南部为山丘区,面积5630km2,占总面积的35.63%,中部为冲积平原区,面积6580km2,占41.64%,北部为滨海平原区,面积3592km2,占22.73%。辖6市、4区、2县,总人口830万人,耕地面积10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9万亩。潍坊市是全国的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186个气象站近3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计算,得到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以及年均控制降雨量;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年均控制降雨量的关系将中国区域分为9种类型。结果表明:中国设计降雨量地域变化明显,广东、四川、广西、河北和河南等省的标准差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3倍,且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提升而增加,源头径流控制效果差异明显;南部地区径流控制效果多为"高量低率";"低量低率"区位于甘肃、宁夏等地,面积占比为9.44%,其降雨特征不适合发挥源头控制设施的效果;而最适宜发挥源头控制作用的"高量高率"区位于西南部分地区,面积占比为3.80%。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桂武 《第四纪研究》1999,19(5):430-440
本文用研究区1470~1985年的旱涝等级资料,讨论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变化的阶段性,恢复了各阶段的旱涝分布和旱涝区域分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旱涝区域分异的变化可分成4个区域分界格局相对多变和3个相对稳定交替出现的阶段。500年来的旱涝变化与温度变化对比发现,较寒冷期,研究区的旱涝区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旱涝分布的东西差异显着;较温暖期,旱涝区域分异格局的变动较频繁、旱涝分布各有特点且均无明显的东西差异;在小冰期最寒冷阶段,旱涝区域分异格局的变动最频繁且区域差异性最大、旱涝分布的南北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分布及组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淮海流域及其周边地区20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过程资料、国家1:25万DEM数据和1:20万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利用降水Z指数对黄淮海流域旱涝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下垫面数据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分析黄淮海流域旱涝面积的时间变化特征,对黄淮海地区的易旱区、易涝区进行了划分,进一步选取集对分析法划分了流域内季节间旱涝交替的易发区。结果表明:黄淮海流域内夏秋两季旱涝问题较为严重,且秋旱面积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黄河和海河流域以干旱居多,淮河则是干旱和雨涝并存,季节间的旱涝交替多集中在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太谷县是山西省重点商品粮基地,农作物灌溉以地下水为主。全县总耕地面积43.7万亩,宜井面积33万亩,已发展井灌面积29万亩,占全县水浇地的85%。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不能合理开发水资源,随着开采量不断增加、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搞好农业规划,查清200—300米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和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序言     
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五省(区)以及港、澳地区在内的中南地区,陆地面积约86.4万km^2。自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2个图幅,占全区总面积的56%;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59个图幅,面积2807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3%。加上大调查之前已完成的图幅,中南地...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淮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带,多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配不均,夏季汛期的雨量占全年60%以上。这个地区系一广大冲积平原,地面坡度平缓,平均约1/5000~1/10000。地下水埋藏很浅,每当汛期暴雨,极易上升到地面。因为流域调节性能差,地面缺乏蓄水条件,故易产生旱涝现象。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该地区人民群众,除疏浚老河道和新开骨干河道外,流域面上还兴建了大量的大、中、小沟排水系统、台条田以及打井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极大地减轻了旱、涝威胁,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研究淮北平原水利化后的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实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9,21(2):79-83
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行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综合治理旱涝碱咸的基本途径。本文介绍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关键在于调控地下水理深在适宜的动态,以浅层地下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四水”(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上水)的地下水库,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地表径流充分拦蓄利用,增强防涝淋盐和淡化地下水质的作用,达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南皮县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工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春季开采浅层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腾出地下含水层空间;汛期增加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渍防涝,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利用河道沟渠引蓄河水补源,淡化地下水质,增加地下水可采量.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保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素以国土面积大、人口少、水资源丰富而著称于世。全国平均年降雨量为790mm,人均年降水占有量344,000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人均年降雨量(28300方)的12倍多。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系,除密执安湖属于美国外,其余为美国与加拿大共有,总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的水域,美国占72%,加拿大占28%。为了解决五大湖水源污染和生态系统变化问题,美加两国早在1909年1月就签订了国境水域条约,并成立了行政机  相似文献   

20.
朱远峰 《中国岩溶》1996,15(1):18-23
中国西南岩溶区人均年收入少于440元的贫困人口有2000万,其中有1000万人还缺乏足够的饮用水源,该地区贫困的自然原因是,降水年际分配不均,农作物生长期降水量少;岩溶发育,降水很快渗入地下深处,渗漏严重,建库条件差,作物耗水量大;森林植被减少,70%的水资源量为弃水;土层薄,耕地少且分散,水土流失快,旱涝灾害严重,治理贫困的总体思路应为:以岩溶小流域(系统)为单元,工程措施与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