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中使用"契合"、复变函数法和移动坐标的方法,给出了SH波入射条件下多个含孔半圆形凸起地形附近多个浅埋圆形孔洞动力分析问题的解答.将模型分成两个区域,在区域Ⅰ和区域Ⅱ中分别构造波函数,最后在两个区域的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即满足两个区域的公共边界上位移、应力的连续条件.通过算例给出了浅埋圆孔动应力与入射波数、入射波角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SH波对浅埋圆柱形弹性夹杂附近多个半圆形凸起的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变函数及移动坐标法建立了多个半圆形凸起及附近浅埋弹性夹杂对SH波散射问题的解析方法.求解时将整个求解模型进行分区,区域I为包括多个半圆形凸起在内的多个圆形区域;区域II包括多个半圆形凹陷和1个圆柱形弹性夹杂.然后在两个区域内分别构造满足边界条件的位移解.最后,根据连接面的契合条件,利用移动坐标法将两个区域在公共边界上装配起来,同时考虑弹性夹杂的边界条件,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通过算例,讨论了凸起间距,夹杂埋深等参数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SH波作用下浅埋裂纹附近半圆形凸起的地震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reen函数、复变函数及多极坐标法研究了浅埋裂纹附近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首先求解出适合本问题的Green函数,即含有半圆形凸起的弹性半空间内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出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场的解答。然后,从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出发,利用本问题的Green函数在基体内构造裂纹。最后给出了浅埋裂纹附近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散射的位移场。通过算例讨论了裂纹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4.
线源荷载对半圆形凸起圆形夹杂附近浅埋圆孔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变函数法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在水平界面承受出平面线源荷载时弹性半空间内半圆形凸起的圆柱形弹性夹杂对浅埋圆孔的动力作用.该问题采用“分区”、“契合”思想求解.首先,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其一为含半圆形凹陷和圆孔的弹性半空间,其二为圆柱形弹性夹杂;其次,构造满足含半圆形凹陷半空间水平界面应力自由和圆孔边界应力自由的散射波,构造满足圆形夹杂上半表面应力自由下半表面应力连续条件的驻波和散射波;最后,在两个区域的“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满足公共边界处位移和应力的连续性条件,同时满足圆孔边界应力自由的边界条件,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并就具体算例分析讨论了浅埋圆孔边缘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圆柱形弹性夹杂的“软”、“硬”对浅埋圆孔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辅助函数的思想,利用复变函数和多级坐标的方法给出了SH波入射条件下多个半圆形沉积谷地附近浅埋圆形孔洞动力分析问题的解答。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成两部分来处理,区域I为多个半圆形沉积谷地,区域II为浅埋圆形孔洞附近带半圆形凹陷的半无限弹性空间。在区域I和II中分别构造位移解,并在二个区域的“公共边界”上实施位移应力的连续条件,建立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最后,本文给出了算例和数值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SH波在浅埋多个圆孔处的散射与地震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任意方向入射的平面SH波在浅埋多个圆孔处的散射与地震动问题。利用SH散射的对称性和多极坐标方法构造了问题的位移解。当入射波的波长与圆孔的半径相比较小时,地震动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影响地震动有三个主要参数:(1)SH波的入射角α0;(2)入射波波数η,即圆形孔洞的半径与入射波半波长之比;(3)诸圆孔的埋置情况,诸孔的埋深hi/ai、孔心距Di/ai,即圆形孔洞至表面距离与圆半径之比和圆形孔洞中心的距离与半径之比。当η较大时,地震动幅值变化激烈,位移幅值可出现跳动和放大的现象。当诸圆孔的最小埋深量hi/ai和孔心距Di/ai超过10-12时,位移幅值恢复至半空间单一圆孔散射的情况,表明圆形孔洞的影响可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SH波入射时半圆形凸起与凹陷地形的地震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弹性半空间中半圆形凸起与凹陷相连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为2部分,在其中分别构造满足边界条件的位移解,通过移动坐标使之满足“公共边界”以及半圆形凹陷表面上的边界条件,从而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最后,给出了地表位移幅值的数值结果以及凸起地形顶点和凹陷地形最低点处位移幅值的反应谱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SH波在含圆形孔洞的半圆形凸起处的散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复变函数法研究了含有圆形孔洞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第一步将所研究的域分为两个域,相应地构造出了所论问题的两组解:一组是在凸起边界上满足应力为零、而其余边界应力待定的圆环域中的级数解,另一个组为含有半圆形凹陷的半空间的解。第二步,通过上述两个域(两组解)在“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第三步,对有限个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地表位移幅值和圆形孔洞的表面位移及周边上的动应力集中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及凸起和圆孔半径比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平面SV波入射下半圆凸起地形地表运动解析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并借助辅助函数思想,给出了平面SV波入射下半圆凸起地形地表运动的一个解析解,并对解答的收敛性和截断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若干算例分析了入射频率和入射角度以及凸起地形宽度对地表运动的影响. 数值结果表明,凸起地形对入射SV波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该放大作用可达自由场的4倍以上. 当入射频率较低时, 位移峰值多位于半空间地表; 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位移峰值多位于凸起地形表面.   相似文献   

10.
Rayleigh波在浅圆凹陷地形附近的散射:高频解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Rayleigh波在浅圆凹陷地形附近散射的一个高频解析解,并分析了入射频率、凹陷地形宽度和深度等因素对波散射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由于Rayleigh波幅值随深度而衰减,凹陷地形表面位移幅值整体上较小,且随着凹陷地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由于Rayleigh波幅值还随频率而衰减,随着入射频率的升高,凹陷地形表面位移幅值逐渐减小;由于凹陷地形的屏障作用,在人射波的近端,地表位移分布变得相对复杂,地表位移峰值出现在左角点附近,而在入射波远端,地表位移分布相对简单,地表位移峰值出现在距凹陷地形较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Scattering of SH-wave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half space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ddress steady SH-wave scattering and perform 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half space. The scattered wave function used for scattering of SH-waves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which automatically satisfies the stress-free condition at the horizontal surface, is constructed by applying the symmetry of the SH-wave scattering and the method of multi-polar coordinates system. Applying this scattered wav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oving coordinates, the original problem can be transformed to the problem of SH-wave scattering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the full space. Finally,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can be reduced to a series of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solved numerically by truncating the infinite algebraic equations to the finite one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case with two cavities to show the effect of wave number, 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enters of the cavities and from the centers to the ground surface on 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around the cavity impacted by incident steady SH-wave.  相似文献   

12.
Antiplane response of two scalene triangular hills and a semi-cylindrical canyon by SH-waves is studied using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and complex function method. Firstly,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nd the displacement solutions of wave field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three regions. Three domains are then conjoined to satisfy the "conjunction" condition at shared boundary. In ad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zero-stress condition of semi-cylindrical canyon, a series of infinite algebraic equations for the problem are derived.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ground mo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预测多次波的逆散射级数方法与SRME方法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散射级数方法和SRME方法是典型的两类基于波动方程的无需地下结构信息的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方法,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两类方法的基本思想、方法原理和实现思路,并对2维逆散射级数方法进行了降维简化,推导给出了1.5维逆散射级数衰减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方法,减少了计算量,并降低了对3维规则观测系统的要求.利用经典SMAART模型数据测试比较了2维逆散射级数方法、1.5维逆散射级数方法及2维SRME方法预测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效果及优缺点,比较了三者在方法实现、并行计算效率及对数据要求上的异同,并结合分析比较结果,给出了实际应用中方法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波路径偏移压制层间多次波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除层间多次波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研究领域的难题,尤其对于实际资料的处理,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找到一种完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给出了仅对一次波成像既波路径偏移方法压制层间多次波方法,在共炮道集和共检波点道集分别计算炮点射线的入射角和检波点射线的出射角,由此计算的角度作为射线追踪的初始角度,计算地震波射线的传播路径. 结合由程函方程计算的走时表,判断偏移范围是反射波还是多次波. 在前期偏移过程压制多次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波路径偏移消除多次波的应用部分. 为了进一步说明效果的有效性,计算了在单炮和共成像点道集压制层间多次波,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压制多次波的偏移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构建虚同相轴压制地震层间多次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构建虚同相轴来估计层间多次波的方法是克希霍夫积分表示定理的一个延伸发展.本文通过构建虚地震同相轴巧妙地将散射点从地下移到了表面,利用表面的散射点来预测层间多次波.由于预测与实际地震记录中的层间多次波振幅存在偏差,采用了多道的L1范数匹配算法来实现真振幅的多次波压制.对简单模型和南黄海地质模型的数据处理实例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石颖  王维红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9):3115-3125
基于波动方程预测的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可处理复杂地下介质的地震资料,但计算成本较高.基于滤波的多次波压制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其成功应用仅局限于一次波和多次波有明显时差差别的地震数据,对来自速度逆转等复杂介质数据则较难获得满意的压制效果.本文将波动方程预测的反馈迭代法和滤波法有效结合,采用GPU(图形处理器)和CPU协同并行加速计算粗略预测表面多次波,随后在双曲Radon域比较分析原始数据和预测的多次波,设计合理有效的Butterworth型自适应滤波器,滤出原始数据Radon域中的多次波能量,进行Radon反变换后,在时空域将多次波从原始数据中减去,得多次波压制结果.文中对理论模拟的单炮数据、复杂的SMAART模型以及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结合基于波动方程预测和双曲Radon变换的方法有效突破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可高效高精度地压制复杂地下介质的表面多次波.  相似文献   

17.
逆散射级数法去除自由表面多次波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翔  胡天跃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6):1633-1640
压制多次波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多次波去除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后成像的质量.本文研究的逆散射级数法以波动方程和Born级数为基础,构造一个与自由表面多次波相关的子序列来预测并消除多次波,该方法不需要知道地下的速度结构信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下情况.在逆散射级数法的实现过程中,地震子波和近道波场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本文采用能量最低法则和带限抛物Radon变换法来弥补原始地震资料中所缺失的这些信息.合成资料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逆散射级数法能够在去除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同时保留有效波的信息,对于地下复杂结构的情况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8.
表面多次波衰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表面多次波是一种相干干扰,在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中表面多次波尤为明显.本文给出了表面多次波衰减方法的研究现状的系统阐述,并分析了表面多次波衰减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多次波衰减主要有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方法.对于滤波法给出了广泛应用的抛物Radon变换法的实例,指出了抛物Radon 变换法存在滤波时能量泄漏的问题.同时本文分析了基于波动理论的处理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该方法可以处理任意介质的情形,但是对于数据的采集要求比较严格,另外在进行表面多次波衰减处理以前,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这些预处理的误差直接决定着多次波衰减的效果.最后,本文给出了表面多次波衰减的发展趋势——将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结合来实现多次波的衰减.两类方法如何有效地结合是该类方法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