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溪组,是唯一以辽宁地理名称命名并通用于华北地台的古生代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首先由赵亚曾(1926)命名为“本溪系”。以后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和研究者的各有侧重,又称为“本溪统”(野田光雄,1938)、本溪群(杨敬之等,1962),本溪阶(王德文,1962)及本溪组(中国地质科学院,1979)。1976年,辽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完成了全省范围的1:20万区测,翌年,整饰出版了辽宁省地质图(1:50万),以“本溪群”统一了辽宁地台型中石炭统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广西岑溪地区志留系为半深、深海笔石相—滨浅海腕足相的碎屑岩地层序列,属地槽型沉积产物;泥盆系为滨岸碎屑岩相—台地碳酸盐岩相—槽盆硅质岩相的地层序列,富含鱼、腕足等多门类化石,具地台型沉积特征。泥盆系与志留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表明广西运动在本区表现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而非强烈的造山运动,其集中暴发时间在早泥盆世早期,前奏可追溯到中志留世。由于这一运动,结束了本区早古生代地槽的发展历史,此后进入准地台发展阶段,导致钦州地槽博白—玉林拗陷未能延至本区。  相似文献   

3.
汞丹山凸起的麻粒岩类岩石可分为二辉麻粒岩、角闪二辉麻粒岩和紫苏混合花岗岩等。其主要矿物有斜长石(Anzb-34)、紫苏辉石、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条纹微斜长石、石英等。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石榴石、金红石等。借助于多勃列佐夫(1971)的判别式,判别本区二辉麻粒岩类岩石属较低温的角闪麻粒岩亚相。按不同计算公式估算: 麻粒岩相形成温度为898.8℃、828.2℃、957.7℃;形成时的压力低于0.5GPa。  相似文献   

4.
首先总结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矿物波谱数据库特点和影响矿物波谱特征的因素;然后针对几种常见透明矿物大类(石
榴石族、碳酸盐类、沸石族、黏土矿物类、蛇纹石族、绿泥石族、云母族),选取典型矿物波谱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矿物化学
成分对矿物波谱特征的影响;之后针对3种常见矿物(白云母、明矾石、绿泥石),分析了同一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波谱特征的
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了金属阳离子、水、CO23- 络阴离子、Al-OH、Mg-OH 等基团的特殊吸收特征及常见透明矿物类的波谱特征,
并展望了矿物波谱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胶北隆起新建荆山群,处于胶东群之上,暂置于粉子山群之下;为一套不稳定至半稳定型浅海相陆源碎屑(底部有少量火山碎屑)夹碳酸盐岩的类复理石建造,经过多期变质作用达到角闪麻粒岩相的变质沉积岩系。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和各世代矿物的相互关系显示该套岩系经历了四期变质作用。单矿物化学成分及地质温压计等定量估算出各期变质作用的P—T条件: 第一期变质作用相当于角闪麻粒岩相条件,t=780~817℃,p=0.5GPa±,fo_2=10~(-15.5) 第二期变质作用相当于高角闪岩相条件,t=630~690℃,p=0.4GPa±。第三期变质大致为低角闪岩相,t=525℃±。第四期变质相当于绿片岩相条件,t<400℃。  相似文献   

6.
在相山矿田发现富矿体中铀矿物与磷灰石紧密共生,U含量与P2O5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磷灰石先形成,铀后被吸附而富集成矿。运用静态法研究磷灰石对铀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时间、温度及铀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磷灰石吸附铀的影响,并对吸附前后的磷灰石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结果表明:在酸性—弱酸性条件下,磷灰石可以在10min内自发地迅速吸附大量铀,吸附过程中无新的矿物相生成,铀呈非晶态吸附在磷灰石表面;磷灰石对铀的吸附同时符合Boyd液膜公式及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磷灰石对铀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4.3×10~(-3),吸附半衰期为33.97s。揭示的磷灰石吸附铀的规律有助于探讨磷灰石对相山矿田铀富集成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的逆时针旋转与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鄂尔多斯块体及周围地区的GPS数据。计算了鄂尔多斯相对于蒙古地台和欧亚板块的旋转参数,表明鄂尔多斯相对于蒙古地台和欧亚板块存在逆时针旋转。用GPS方法与地质学方法得到的鄂尔多斯相对于蒙古地台的旋转参数相同,证明鄂尔多斯自晚新生代以来的运动是稳定的。分析周围地区相对于鄂尔多斯的运动以及鄂尔多斯周围边界断裂带两侧的相对运动,发现鄂尔多斯主要受两对力作用:鄂尔多斯北部北西向拉张与南部北东向推挤形成的力矩作用,以及燕山块体对鄂尔多斯的NW向拉张作用力与华南块体对鄂尔多斯SE向拉张作用力。这两对作用力是促使鄂尔多斯发生逆时针旋转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地层埋藏深度较大、成岩作用与非均质性强,致密化程度高,勘探风险大。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等测试分析方法,分析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和成岩作用,根据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成岩作用类型和物性特征,结合沉积相(微相)划分成岩相。结果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主要经历机械压实作用,硅质、碳酸盐(方解石)、黏土矿物和浊沸石胶结作用,以及长石和岩屑溶蚀作用。营城组碎屑岩储层成岩相划分为3种类型:压实致密相、碳酸盐胶结相、不稳定矿物溶蚀相。其中不稳定矿物溶蚀相含气性最好,广泛分布在水下分支河道和水上分支河道微相砂体中,属于建设性成岩相。压实致密相和碳酸盐胶结相导致储层致密,属于不利于储层发育的成岩相。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储层分类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登封大冶铝土矿石的系统热分析研究,发现有一种粘土矿物,既有高岭石的特征又有地开石的特征。与发表的高岭石—地开石混层矿物相似。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平行(001)面为不规则六边形,垂直或斜切(001)面为书页或花瓣状。正交偏光下具浓淡相间的(钠长石双晶式)消光。能谱分析主要成分是硅和铝。单矿物样差热分析,在500℃和700℃之间有一明显吸热效应,吸热峰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复谷性。与灵山混层矿物相似,X衍射分析与苏州高岭石、灵山混层矿物、及温州地开石比较、该矿物特点d=7.188的反射峰普遍加强,2θ角为51°和62.5°的反射峰高之比为2.94,在2θ为34—40°之间的两组反射峰,一组为三个反射峰,另一组趋向于合并成两个反射峰。这些特点均与灵山矿相似,而与高岭石、地开石有别,根据热重分析利用它们八面体羟基结合键能的差别,在热重曲线上估算了该混层矿物的高岭石层和地开石层的含量,并根据资料讨论了该矿物的生成温度在110—160℃之间,作为铝土矿的地质温度计使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2年5~7月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探捕海域在83°W~87°W、10°S~14°S)鲯鳅资源的探捕调查资料,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秘鲁外海鲯鳅的叉长范围为31~121cm,优势叉长为30~50cm,占57.4%;在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上,探捕海域北部比南部个体略微偏大;雌性叉长(l)与体质量(m)关系式为m=5×10-4·l2.236 2(R2=0.940 5;n=104 9),雄性为m=5×10-4l2.209 6(R2=0.958 0,n=851);雌性鲯鳅比例稍高,占55.2%。探捕海域鲯鳅鱼资源密度较高,CPUE值范围为2~23.6 kg/(人·h),平均为11.6 kg/(人·h);不同区域资源密度有所差异,其中CPUE最高的区域在84°W~86°W、12°30′S~13°30′S附近;探捕期间6月份的最高平均CPUE为16.37 kg/(人·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