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静止锋北侧一条强对流云团的影响,深圳市2001年4月9日下午出现了少见的强对流天气,16年来首次记录到冰雹,市气象台发布了2001年第一个暴雨信号。红色暴雨信号。由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深圳地区上空的大气层结比较稳定,而强对流过程又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降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和中尺度天气现象(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本文通过对该强对流过程的中尺度分析,找出这场暴雨的触发机制—重力内波,探讨以后预报局地暴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西宁雷达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站、闪电定位及常规资料,对2013年8月23日西宁、海东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不稳定能量及中小尺度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前倾槽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发展,588北部边缘冷温槽下滑的冷平流、地面辐合、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导致了西宁、海东强对流天气过程。东部的回流与祁连山区下滑的冷平流在西宁、海东地区交汇,造成了西宁、海东地区维持了近5个小时的包括有强雷暴、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3.
段修荣 《四川气象》1997,17(3):22-24
对1992年5月1日发生在荣县地区的一次强对流风雹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5·01”过程是在500hPa高原波动和700hPa位于河套到汉中一带伴有弱降温的东北气流的触发作用下,促使盆地内不稳定能量爆发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次海风锋触发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6月5日江苏出现的罕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同时利用WRFV3模式对这次海风锋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地面加热不均和海陆温湿差异导致的变形场锋生所形成的海风锋,是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中尺度激发和强化系统。对流云团进入锋区后在切变线的辐合作用下发展,并随平均风向向前传播。海风锋在雷暴高压下沉出流的推动下,移动路径偏离主回波,在移动过程中其后部不仅激发出对流单体,还组织新的MCS发展。海风锋起到了加强和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作用,对流单体进入海风锋后发展剧烈,垂直速度和低层辐合明显加大。另外,在有利的温湿条件下,雷暴高压的出流能加强海风锋的上升气流。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地区一次强对流触发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高空图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中纬地区有高原槽活动,玉树州处于高原短波槽和584dgpm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中,极易触发降水过程。高低空涡度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降水过程前期存在增湿的过程,且玉树地区低层水汽辐合明显,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有利条件。玉树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密集区,且其值在76~80℃,并存在高能舌,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极易引发强对流天气,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鲁丹  王令军  崔建云 《气象》2003,29(10):38-41
利用MICAPS二版提供的分析工具,使用他13实况分析资料、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和潍坊市雷达资料及自动站资料,对2003年5月19日发生在该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蒙古快速东移南下的横槽及其槽后的冷空气使不稳定层结加强,是触发此次对流发生的原因,而低层暖湿气流的存在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5年7月9日、11日秦皇岛地区出现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等同步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低涡、850hPa弱切变、渤海偏东风的水汽输送及本区域上空层结不稳定在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空横槽转竖、低层风扬沿海岸线向内陆摩擦辐合等是产生第二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利用MM5V3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8年9月吉林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预报场及实况场进行一些浅显地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对流降水过程中,高、低层天气系统有着良好的配合和变化,有利于引导气流配合形势,吉林省中部地区受气压梯度较大的锋区控制,产生量级较大的降水。在良好的水汽条件和层结不稳定条件下,0se和K指数值的变化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而辐合上升运动和正涡度为出现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这也是产生此次降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2E卫星云顶亮温资料、兰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7月1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边坡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高原中部东移的高原槽为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共同触发此次强对流天气;700 hPa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水汽及其在暴雨区的辐合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上冷下暖的平流输送进一步增强了大气不稳定度;镶嵌在MCS中缓慢移动的中-β尺度对流风暴是产生局地短历时暴雨的直接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8年4月19日发生在北海市银海区侨港、咸田、西塘等镇的一次飑线天气过境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风的垂直切变及物理量场、能量场的诊断分析,探讨这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夏丽花  冯晋勤  黄美金  陈德花 《气象》2006,32(7):110-11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2005年5月5日福建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锋前暖区内,高空弱冷空气的侵入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触发作用,高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大气的不稳定和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有利于飑线的形成和发展,移入型的回波在福建境内发展加强形成飑线,飑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广州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的分析,指出中小尺度对流云团是本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产生系统,并得到一些基本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出现的雷达强度回波和多普勒速度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2002年8月27日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这次强对流是在对流层中层非常干燥,具有强不稳定层结和中等垂直切变条件下发生的,而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确定强对流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落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豫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9月4日凌晨,豫西地区出现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严重损失.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不仅具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气流垂直运动,而且在多普勒雷达上有明显的辐合型中气旋存在.通过对垂直积分液态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0年9月4日豫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压环流前部,弱冷空气的侵入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触发作用,速度场的辐合为中气旋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大气的不稳定和低层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形成和发展,中气旋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6.
浙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素清  徐燕峰 《气象》2003,29(5):46-50
利用MICAPS系统T213资料和实况资料,结合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对2002年7月16日发生在浙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前期大陆副高南侧的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为强雷暴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江南地区在高空暖中心控制下,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形成高温、高湿的大气层;北方冷锋和阶梯槽携带冷空气南下冲击副高西北侧(浙北地区)的不稳定层结,使对流强烈发展起来,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强雷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监测产品、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3日发生在鄂东黄冈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华北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带来的强冷平流和中低层暖湿切变线所致,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云团移动前方TBB等值线密集区与TBB冷中心之间的区域;典型弓形回波引起的地面大风对应的近地层径向速度图上一般表现为很强的辐散流场;当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于150m2·s-2时,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且SRH值越大,风暴旋转性越大,造成地面大风越强。  相似文献   

18.
从数值预报资料入手,结合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及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9月14日飞船主着陆场区一次雹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雹暴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侵入蒙古低压的冷锋带动中尺度辐合线移近场区时触发强对流迅猛发展;雹暴前期垂直风切变显著增大;深厚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强烈的正涡度平流和垂直上升运动等是雹暴的主要成因;雹暴前期TBB值迅速降低,雷达RHI回波图上,在无回波穹窿区上部为雹源区;冰雹落在θse舌轴的北侧和高空锋区的南侧。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河西走廊两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 1°×1°6小时再分析数据和张掖CINRAD/CC雷达观测数据,对2006年7月7日、8月10日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两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大气稳定度、相对风暴螺旋度(SRH)、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这两次强对流天气环流形势不同.7月7日飑线对流系统产生于北部沙漠戈壁由北向南移动,右移飑线前部结构为气旋式旋转;8月10日对流系统产生于青藏高原由南向北移动,来自高原上的暖湿气流水汽充足,不稳定层比7月7日深厚,产生冰雹的左移超级单体结构为反气旋式旋转.7月7日右移飑线相对风暴螺旋度降雹前为正值,降雹开始后转为负值;8月10日左移反气旋超级单体相对风暴螺旋度在发展期为负值,降雹开始后跃增到60m2·s-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