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区上侏罗统齐古组是重要勘探层系,被认为是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接替对象。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1个长期、3个中期及8个短期旋回层序。其中的中期旋回包含有3种基本旋回结构,有利储集体发育的砂体往往出现在旋回初期。短期旋回包含有5种基本旋回结构。在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内,对相当中期旋回层序的3个岩性段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描述,认为岩相古地理演化主要受构造运动影响,具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范围逐渐变小、而三角洲平原亚相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的进积特点,以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前缘亚相延伸的分流河道为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华池油田长3油层组进行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将其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与对称型3种基本层序类型和更多的亚类型。运用旋回等时对比法则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进行等时对比,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最后建立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戴朝强  张金亮 《地质通报》2006,25(9):1168-1174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滇东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 ,详细研究了泥盆系中下统的层序地层 ,在不同地区 (武定盆地、昆明地区、曲靖盆地 )划分了若干个层序 (三级旋回 )、建立了各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估计了滨线上超三级旋回曲线。以此为基础 ,进行了盆地或地区间滨线上超旋回对比 ,发现其间具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对长期争议的滇东泥盆系中下统地层对比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盆地演化、构造作用、古地理轮廓、生物地层等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盆地间地层对比的基本思路概括为 :  1)对比的前提是对生物地层和构造作用进行详细而客观的研究 ;  2 )对比的基础是各盆地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并估计出与沉积特征和范围尽可能协调的滨线上超旋回 ;  3 )对比的关键标志是层序边界和凝缩段 ,此外 ,应该注意分布广泛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摆脱了与海平面变化相联系的束缚,对于远离海洋的陆相地层尤其是河流相地层而言,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和实践意义,更适用于内陆流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滹沱河冲洪积扇区典型钻孔的岩芯记录、粒度数据和光释光年龄建立了滹沱河古河道晚第四纪的高分辨率地层层序,为滹沱河流域晚第四纪河流相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基础。结果表明:滹沱河古河道晚第四纪沉积物为一套辫状河沉积,发育河道和泛滥平原两种沉积亚相,其粒度参数统计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滹沱河古河道晚第四纪地层可识别出4个超短期旋回和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2个短期旋回之间的层序界面处于短期基准面的最低值,具有地层对比意义。在该界面之上发育厚层叠置的辫状河道沉积,界面之下发育厚层、富含钙质结核的干旱冲积平原沉积。该界面特征明显、易识别,在整个古河道发育区可对比,其界面年龄约为76 ka。  相似文献   

8.
该区张夏组沉积地层记录旋回性明显,反映高频旋回的特点,共划分1个三组旋回层序、4个四级旋回层序、14个五级旋回层序和58个六级(米级)旋回层序。各级顺层序均由相应的次一级旋回层诹向上变浅、变粗、变厚的序列组成,其底部均以相应级别的加深-间断面为界。四级旋回层序具有区域地层对比意义。该时期的海平面具有高频振荡特点,为一个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  相似文献   

9.
对准噶尔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认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河口坝等微相类型。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除一些层位的辫状河道沉积物颗粒较粗外,主体沉积物以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划分原理,将三工河组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又可划分为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上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不完整。  相似文献   

10.
辽南地区张夏组中上部高频率旋回地层特征明显,反映高频旋回特点。根据岩性、岩相及界面特征,对其进行划分。其中复州地区划分出4个四级旋回层序,21个五级旋回层序,70 ̄80个六级旋回层序;大连地区共划分出4个四级旋回层序,19个五级旋回层序及74个六级旋回层序。各级别旋回层均由相应的次一级旋回层序向上变浅、变厚、变粗的序列组成,其底部均以相应级别的间断-加深面为界。三、四级旋回层序具有区域对比意义。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前冲洪积扇分布区,区内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沉积环境多样。由于第四系三维结构的复杂性,对第四系进行地层划分有一定的难度。前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对北京平原第四系进行过地层划分,建立了泥河湾组、周口店组、马兰组等多个岩石地层单位。这些地层单位主要是依据沉积凹陷钻孔岩心中的孢粉、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和少量的古地磁数据划分的,实际上仍是年代地层单位。由于这些地层单位划分依据不统一,识别标志不清晰,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共识。近十余年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和对第四系三维结构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古地磁测年技术的普及,为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40余个钻孔的古地磁测试数据,初步厘定了下更新统底界、中更新统底界、上更新统底界3个等时面。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钻孔、考古发掘和泥炭调查等资料编绘了平原区全新统等厚度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平原区第四纪下限的研究历史,指出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北京地区研究现状,按照全国地层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了划分第四纪下限的5大原则。北京平原区第四系沉积特征复杂,根据多年资料和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划分该界限的方法。广大的北京平原区,不具备完整的第四系剖面露头,生物地层方法划分存在困难;古地麟、热释光及孢粉地质测试为准确定位这一界限提供了可能。对平原区的钻孔而言,笔者发现以古地麟测试结合孢粉分析、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碳酸钙分析)等综合手段确定这一界限的证据更有说服力,新5孔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的OSL和14C年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的年代测定在三角洲的发育演化、古海平面变化以及断裂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东江平原的7个钻孔岩心进行了14C和OSL测年以及孢粉和微体古生物分析。与前人主要根据14C年龄得到珠江三角洲沉积小于4万年的认识不同,OSL测年结果显示下部地层的年龄值为4.7~13.5万年。本文对年龄的信度以及晚第四纪两次海侵旋回的地层年代框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次海侵旋回可能发生于距今4~10万年期间;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两次海侵之间,三角洲地区长期暴露地表,出现较大跨度的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天台地区赖家组的划分与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87MaB.P.以来共识出了59个孢粉组合带,划分出29个完整的冷暖气候旋回,并且同中国西北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系列的37个气候旋回以及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的对比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波 《沉积学报》2002,20(1):112-117
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定量研究储层成因单元划分对比、为油田开发小尺度流动单元提供基础,是开发地质研究的目标,本文指出目前面临两种储层划分对比方法-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说明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对比的精髓是基准面旋回的对比,大庆油田储层描述对比的关键是沉积旋回的对比,从而阐述了二者在划分对比的原则、方法及理论上异同。研究表明,这两种地层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皆为旋回 (自旋回或异旋回 )和层次、研究目标皆为地层格架及沉积地层单元的规模尺度。基准面旋回对比关键是旋回的组合分析,其方法在湖相 (异旋回 )中可行,在冲积相 (自旋回 )中基准面旋回划分困难,而且随意性很大;沉积旋回对比方法在河湖相对比中存在穿时现象,但应用广泛。不同级别基准面周期性的运动,使沉积旋回在周期性和规模上产生不同,形成层序的分级现象,所以说,沉积旋回和基准面旋回地层对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进而讨论了旋回对比的两个关键问题-层次和界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流动单元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以往钻孔及其测井资料,对鸳鸯湖矿区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类型进行了划分:即垂向正层序湖泊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与反层序的三角洲前缘相、湖湾相沉积。前者表现为浅湖泊三角洲的推进,后者表现为浅湖泊三角洲的废弃。其中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沉积组合,决口扇泛滥平原沉积组合,以及泥炭、沼泽沉积组合;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类型包括河口坝沉积(近端坝、远端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沉积。通过对比各种沉积组合在自然伽马、视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形态上的反映特征,指出测井曲线异常形态能够反映本区的沉积旋回,并以此总结出了鸳鸯湖矿区的成煤环境、沉积旋回的划分及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9.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the subsurface Pliocene-Quaternary post-rift megasequence in the north-central part of the Nile Delta includes the rock units; Kafr El-Sheikh Formation (Early-Middle Pliocene), El- Wastani Formation (Late Pliocene), Mit-Ghamr and Bilqas formations (Quaternary). These rock uni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rinciples to construct their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and discuss the depositional events influencing their evolution. Accordingly, seven 3rd order depositional sequences were encountered, of which six 3rd order seismic depositional sequences (sequences 1–6) are found in the Early–Middle Pliocene Kafr El-Sheikh Formation, whereas sequence-7 includes the Quaternary rock units. Sequences 1 and 7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on the basis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to 8 and 11 4th order subsequenc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the examined Pliocene-Quaternary megasequence represents a complete prograding depositional phase during the Nile Delta history. The lower part of Kafr El-Sheikh Formation (sequences 1, 2, 3 and 4) was deposited as a thick outer marine shelf succession over which the younger rock units were deposited. However, the depositional sequences 5 & 6 of Kafr El-Sheikh Formation and the lower parts of El-Wastani Formations may indicate a deposition within active prograding prodelta sub-aqueous deltaic-subenvironments. The upper parts of El-Wastani Formation were deposited as a constructive delta-front pushing its way northward. The Pleistocene Mit-Ghamr Formation was evolved as a direct result of a huge fluvial input, organized as coalescing laterally extensive sand-rich bars. These were laid-down by active fluvial distributary streams that dominated the delta plain as the final phases of the present deltaic subaqueous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0.
利用米兰科维奇旋回划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层序地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地层中保存着厚度稳定的地层旋回.按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速率0.87~0.90 m/ka计算,地层中保存的地层旋回厚度在厚度比值和沉积时间周期上都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一致,且主要受控于米兰科维奇旋回中的地轴倾斜度周期, 其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为25.0~36.1 m.据此采用Fischer图解法, 求取其可容纳空间变化曲线,以指导层序地层的正确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