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贵金属与分散元素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12月4~8日在贵阳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教育部、有色冶金和核工业系统等40多个单位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应会议邀请,涂光炽院士、翟裕生院士以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欧阳自远院士莅临指导;赵鹏大院士发来了贺电。会前共收到论文(摘要)102篇,其中84篇收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贵金属与分散元素矿床成…  相似文献   

2.
消息报导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矿床专业组组织的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1982年11月15日至20日在贵州万山贵州冶金一队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等52个单位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汞锑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代表们还参观了著名的万山汞  相似文献   

3.
内蒙某铬铁矿床是我国已知大型铬矿床之一.前人在该区进行了大最普查勘探及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年来,华北地质研究所和内蒙地质研究队铬矿组对该矿床的形成富集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工作,笔者也参与了此项研究.本文拟对该矿床的一些地质问题及成岩,成矿作用机理进行一些讨论.文中引用的资料大部分是集体工作成果.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桂林冶金地质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省地质矿产局酒泉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志恒为团长的“甘肃省地质矿产局、中国地质科学院铬矿考察团”一行4人,于1991年8月3日—23日对苏联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境内的肯皮尔赛铬矿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较为详实的资料。该铬矿位于乌拉尔地槽南端,为一巨大的晚期岩浆矿床(苏方称为晚期岩浆熔离矿床),  相似文献   

5.
中国铬矿资源形势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  王登红  付平 《西北地质》2009,42(3):69-76
我国铬矿资源贫乏,具有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矿床规模小、分布零散、矿床成因类型单一以及冶金级矿石所占比例不高的特点.上述特点造成我国当前铬矿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探明储量逐年减少,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另一方面铬铁合金的产量逐年增加,但铬铁矿产量却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只能不断增加进口来缓解市场压力.因此,为了摆脱当前的不利局面,今后我国铬铁矿的找矿方向包括:①找寻新的铬铁矿产地.②探究新的铬铁矿类型.③加强已知铬铁矿的外围以及深部的找矿.④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进行间接找矿.⑤深入开展成矿理论的研究,为找矿以及成矿潜力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联合召开的物化探经验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5月25~29日在保定冶金部物探公司举行,由两个学会联合组织经验交流讨论会,是冶金和有色系统广大物化探人员的共同愿望,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赞扬。会议由有色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组长程方道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了话,冶金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文念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继伦致欢迎词,欧阳宗圻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等23家单位发起、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成都理工大学具体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2月17—22在成都召开。会议由陈毓川院士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胡瑞忠研究员任组委会主任,倪师军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高等院校、有色系统、核工业系统、国家海洋局和矿业公司等部门的6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12月9-12日,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7家单位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矿床专业组、中国黄金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和河北省黄金局联合举办的中国岩金矿床新类型研讨会于1991年6月20日至24日在张家口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黄金管理局、黄金指挥部、冶金部地质局、中国有色总公司地质局、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中国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等系统的6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包括贵金属矿床专业组成员13人、黄金地质学术委员会成员11人、特邀代表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其中26篇大会交流,论文议题涉及岩金新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众多新成果,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促进交流,推动发展,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等单位发起,于2007年12月10~13日在海口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来自各系统的75个单位近4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地质学会、广西自治区地质学会在湖南省慈利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岩溶矿床学术讨论会》.会议以交流岩溶矿床研究的学术思想、展示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广泛邀集了地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月26日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常委会,到会同志对下列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讨论:一、决定召开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为总结矿床地质工作的新进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矿产的需求,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与会同志一致赞同拟于1989年9—10月间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学术议题以金、银、铜、非金属等矿种,以沉积-喷气类型矿床为主。请广大矿床地质工作者踊跃撰文,早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舒航 《地质与勘探》1989,25(3):28-28
1988年11月22~25日,来自全国各地冶金地地质部门从事科研、设计、找矿勘探、教育、管理、科技情报以及武警黄金部队、矿山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齐集保定,参加了“冶金地质系统首届青年科技工作学术报告会”。这次会议是由冶金地质学会青年科拄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出席报告会的共78名青年代表。冶金地质学会秘书长马念高级工程师致开幕词,副理事长王继伦高级工程师和冶金物探公司领导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青海省地质学会等9单位联合筹办的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于1989年9月12—16日在古城西宁市召开。到会的有地矿、冶金、有色、核工业、化工、建材、黄金、武警、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等系统的代表305人,地矿部夏国治副部长、青海省宋瑞祥省长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收到论文657篇,其中大会报告11篇,分组会议交流152篇。会议的中心议  相似文献   

15.
1989年9月12日至16日在高原古城西宁市召开了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这届全国矿床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下,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及青海省、甘肃省地质学会、冶金地质学会联合筹办的。出席这届会议的代表共305人,其中既有老一辈地质科学工作者,也有中年科技骨干和崭露头角、年青有为的青年地质工作者。青海省宋瑞祥省长、吴承志副省长、地质矿产部夏国治副部长以及省政府有关领导光临会议。夏国治副  相似文献   

16.
由省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东川市地质学会和东川矿务局联合召开的“东川矿区深入找矿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0—25日在东川市汤丹召开。到会代表共98名,有12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尤其是过去曾在东川工作的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王可南副总工程师,四川省地矿局胡正纲副总工程师、吴景天高级工程师以及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李希勣高级工程师等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继1973年“东川铁铜矿床座谈会”后的又一次盛会。1973年会议的成攻标志是解脱了“岩浆热液成矿”的束缚,初步总结了“沉积——成岩成矿”在指导找矿、科研方面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十一年后举行的这次会议,除了肯定上次会议所取得的成绩之外,着重指出:“沉积——成岩”成矿说,尚不能全面合理解释东川式层控铜矿的某些地质  相似文献   

17.
《地质与资源》2010,(2):F0003-F0003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单位发起,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承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遥感地质与找矿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14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核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一些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93人.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42篇,论文105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11月15~20日在贵州省万山冶金地质一队召开.这是继一九六四年第一届全国汞矿学术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汞锑矿学术界盛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矿床专业组组织.与会代表70余人,来自各地汞锑专业地质队、生产矿山、科研教学及有关刊物等52个单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凃光炽教授、贵州工学院周德忠教授、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毓川同志参加了大会并作了报告. 参加会议的汞、锑矿专家及中、青年地质工作者,聚集一堂,交流汞锑矿找矿实践和科研工作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矿山地质专业组及金属矿床专业组联合组织的《矿山地质经济评价与苏南有色金属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南京铅锌铝矿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我省地矿、冶金、有色、煤炭、建材和矿山系统等26个单位的从事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共50人,列席代表10人。省地质学会对这次会议十分关心和重视,并得到了南京铅锌银矿的大力支持,矿总工程师、高工金淮同志主持会议并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