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光学相衬显微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光学相衬显微术能够观察到用普通显微术无法观察到的透明活体微生物的细微结构,50年代应用到矿物晶体微形貌学中,进行晶体表面生长的动态观察。笔者主要用来观察透明矿物晶体的结晶状态及显微构造。观察的结果表明,运用这种方法在地学研究中将会发现一些未曾开发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远古就注意到了周围的岩石和矿物,为了生存或出于好奇,人们设法去查明它们并弄清楚它们的性质。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人类主要是通过观察才学会鉴别某些岩石类型的。观察也使人类得以认识不同的矿物、岩石和金属。人类通过观察也更加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用途,对岩石和矿物观察得越仔细,也就对它们了解得越多,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观察,人们则不可避免地会迫使自己去增强观察能力、改进仪器设备。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在过去几千年里所经历的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更加深入的了解的历程是从简单的透镜过渡到最为复杂和先进的带有观察分析设备的微探针仪器的。观察帮助人们去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类,并且主要是通过观察结果及其分析而发展出岩相学岩石学。通过比较观察结果来弄清楚岩石的成因。观察结果引导人们去认识岩石类型和一定的金属的关系,同时观察结果也引导人们去弄清楚矿床成因学。此外,通过观察结果人们认识到金属和矿脉之间的关系,而且人们最后认识到矿脉是为脉石与金属(金属矿物)所充填的裂隙系统。也是通过观察使人们认识到一定的金属产出于一定的岩石之中。与矿脉构造裂隙的概念相类似,人们通过观察结果认识到岩层的变形,而对褶皱和断层的观察则无疑是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旧硐作地質观察,进行資料的綜合研究,指导地質勘探工作,摆佈勘探設計已成为矿山地質工作極为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旧硐地質观察与編录是比較困难的工作。进行旧硐观察一般应进行坑道測量或半仪器測量,做出坑道平面地質圖,然后从坑口分段連續地进行观察,在复杂的情况应作三璧展示;一般作一璧一頂展示。視具体情况而定。比例尺1∶100,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地质观察研究? 观察,就是对各种地质現象(包括天然的及人工揭露的)进行观察、記录、描述;研究,就是把观察到的地质現象,結合地质科学基本理論,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揭示出它們間的本质联系,以达到探明矿  相似文献   

5.
马吉生  Tibor  Zolt 《现代地质》1990,4(1):58-63,T004
本文所介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表面研究的新技术,它可以实时地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在真实空间的排列及其电子性质。作者采用这种技术观察了天然石墨的(001)表面结构并首次拍摄了垂直于(001)方向的石墨的STM图象。在对碳纤维的观察中发现了一种类似于金刚石型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6.
橄榄石位错构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镜的背散射电子图象(BEI)对玄武岩及金伯利岩所含幔源包体中橄榄石的缀饰位错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位错类型和颗粒边界图象清晰,又便于观察。这种观察位错的方法其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约高一个数量级。背散射电子图象位错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天然的和实验变形橄榄石的高位错密度和密集型边界,对于确定显微构造的定量参数也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7.
赵成 《甘肃地质》2012,(3):89-93
野外观察和描述是地质调查、勘查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结合最新发布的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甘肃省第四纪地层特点及分布,对野外土体观察和描述的内容进行了概要总结,对不同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角度的对土体的观察着眼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展野外调查工作中如何提高调查质量、取得更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口径钻孔窥视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径为28mm的钻孔窥视仪可以送入锚杆钻孔,其输出的图像可用于孔壁的岩性识别及钻孔表面观察。实测表明,KSY—I型钻孔窥视仪在煤层顶板小孔径钻孔中可用于煤岩识别以及裂隙观察。   相似文献   

9.
(一) 現在,我們大家都明确了“地质观察研究是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但是,地质观察研究的结果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能不能不用文字而尽用符号和公式?不能。既然不能不用,那就有一个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一、用途“水下电视”是一种适用于水深200米以内的工业电视。它是海上石油钻探船水下特种器具的配套设备,用来观察水下特种器具的安装联接、拆卸及主要部件的工作状况。结构上加以改进也可作为其他水下施工的观察设备。  相似文献   

11.
雷加锦  李任伟  曹杰 《地质科学》2000,35(3):277-287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化学分析、矿物学分析、硫同位素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磷结核内所观察到的许多现象均与微生物的活动有关,微生物是使磷淀积的重要营力,这为磷结核的生物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沉积物孔隙水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磷结核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相关规范、规程的基础上,经过1∶5万漕涧幅地质调查实践,对花岗岩类岩石矿产地质调查的野外观察记录形成了一些初浅的认识与体会。其野外观察记录的要求和内容是对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与次要矿物进行野外鉴定、岩石结构与类型的初步划分、岩体侵入体的接触关系判断、包体类型及其特征等地质现象的描述和记录。认真做好花岗岩类岩石地质调查的野外观察记录,可较大幅度地提高花岗岩类区矿产地质调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川东北香溪群影响砂岩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储层孔隙发育情况是石油地质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岩石薄片观察为依据,结合地表剖面观察,物性分析,有机质成熟史等资料,阐述了川东北部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讨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用JavaApplet来模拟C语言程序的运行,对于给定的程序,用Applet来跟踪程序执行的各个步骤,观察变量的值的变化,显示程序的输出结果,学习者可以给出程序的输入值,观察对于不同输入值而导致的程序执行的流程,变量值和输出的变化,通过在网页中嵌入这种Applet,学习者可以像使用一个调试器一样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宇宙射线是地面辐射量(或称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来源之一。各种天象的变化将会引起宇宙射线的变化,因而会引起地面辐射量的变化。 1987年9月23日上午发生了日环食,南通市处于日环食最佳观察地带。在这百年难逢的好时机,作者观察监测了日食对宇宙射线在地面辐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1959,19(1):封三
五台山区的滹沱系,在我们的工作范围内,经短期观察结果,基本上与前人所见大同小异,所要补充的有二: 1.据几个不完整的剖面综合观察所得,滹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宝石三维立体影像采集与观察的难题,结合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与技术,提出了用单摄像头实现双目立体视觉的方法。分析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三维显示模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宝石标本的照片进行关键像素的提取,拼合成三维立体图形;开发了宝石三维影像采集实验平台的软件“GemView”和相应的硬件;进行了宝石原石的三维影像采集和观察实验。基于单摄像头的宝石三维影像采集系统在宝石观察与珠宝电子商务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莽东鸿 《地质科学》1959,2(4):123-124
一般对火成岩副矿物生成順序的鑑定,似多偏向于使用薄片。但因鏡下所观察的只限于一块僵板的平面,其间关系究竟如何,則很难十分肯定,尤其是这一方法往往会受到薄片所切位置及数量的限制,对于分散在岩石中的副矿物,更难作充分而全面的观察。如果我們能够看到矿物顆粒的立体形象,卽观察其空间的矿物鑲嵌(或包含)及穿插关系,那末就能帮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所有的副矿物。  相似文献   

19.
孙岩 Wang  CY 《地质论评》1990,36(3):249-254,T001
籍助于微束技术,进行观察研究的裂隙岩相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者利用美国加州大陆地壳深钻研究项目中采集的定向岩心标本所做的大量扫描电镜观察作为实例,从研究宗旨、样品制备、电镜测定和结果分析等几方面对裂隙岩相学研究予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煤岩中孢粉进行分析观察,由于采用共焦原理,荧光显示纯度高,避免了普通荧光显微镜的某些部位的假象显示,将其结果与一般光学显微镜进行对比,充分显示出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极大优越性。另对孢粉和藻质体做了分层光切片,观察其内部结构和荧光强度变化,为研究不同部位的微观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煤成油(气)勘探开发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