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要问什么疾病在一次流行中对人危害最大,也许会有很多人选错答案,因为在一次流行病中夺人性命最多的既不是天花、鼠疫、霍乱这样的烈性传染病,也不是今天的“慢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和艾滋病,而是让人最不起眼的流行性感冒。今天闹头腾得最凶的SARS(非典型肺炎)与流感相比,甚至还谈不上是“小巫”。  相似文献   

2.
韩辰 《今日国土》2009,(5):47-47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某些疾病一旦发作,几分钟便可要命。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详细报道了心脏病、宫外孕、深静脉血栓、视网膜脱落、过敏性休克这5种最易急性发作的疾病。国内权威专家综合英国理论,教你怎么做才能在第一时间"保命"。  相似文献   

3.
人类最终要战胜疾病已是永恒自然规律,但我们对于SARS流行的严重性和反复性要有足够的重视。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今后一段未知的时期内,SARS会象流感、肝炎等疾病一样,继续困扰着人类。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9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现了33例被怀疑是感染猴子天花(猴痘)的病人,到10日,这一数字就上升到40人。猴子天花通常发生在非洲中西部,在美国这种病可能是由宠物商店卖出的土拨鼠传染给人的。猴子天花的症状与普通天花类似,都是高烧、头疼、全身出水痘、极度疼痛,其死亡率约为1%-10%,大大低于普通(人)天花的30%。  相似文献   

5.
三位获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成果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与死总是处在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比如,癌症就是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而造成的。而在艾滋病病毒的攻击下,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量死亡,人的免疫力遭破坏,艾滋病便发作。  相似文献   

6.
全站仪与GPS组合法技术结合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珍  陈贵波等 《东北测绘》2002,25(2):26-26,29
介绍了全站仪与GPS组合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了这种组合在实用性方面的优越性,对该方法的使用与推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民族医院、北京藏医院副院长唐仕川副主任医师认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各类人群对非典普遍易感,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其中与病人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同一病房的病人、同一病区的医务人员、护工和探视等具有较高的被感染的危险性。但是并非每个接触过非典病人的人都一定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个抵抗力的强弱,以及接触过此类病人时间的长短等。  相似文献   

8.
EDO公司推出一种七单元抗干扰GPS天线,这种天线可供军用航空和船用平台使用。据报道,这种称作N79—3系列无源天线可对L1和L2扩展频段提供相当好的增益和辐射方向图覆盖,该天线有六个辅助天线振子。在出现干扰或人为干扰时,它可连续接收GPS信号。  相似文献   

9.
哈雷  苏静 《中国测绘》2011,(4):48-53
我虽久居城市.但一直与城市隔着距离.如果个把月时间我不离开一段城市生活.我的骨骼就会感到莫名的酸痛。奇怪的是.一到海边或者山问.这种酸痛感就会倏然消失。我的诗一直都犯着一股怀乡病。在城市里.我总会怀想着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乡村.有时候甚至会在梦里漂浮到一个渔村中,在有灯塔,岛礁、帆船的地方.流连不已。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矿山井下测量仪器经纬-激光测量仪,叙述了其使用方法,并通过对仪器的分析以及与其他测量仪器的比较,说明这种仪器在井下测量工作中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洁  岳天荣 《地图》1997,(3):41-43
我国的地图出版社多由原测绘部门的制图、制印、航测内业等作业队伍组成,因此在地图图书出版审校上,沿用了地图生产中的多级审校(作业员自校,作业组校,作业队校,设计者验收,单位验收等)制度,这从对地图的质量控制来说是严格的。但地图一旦成为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其与原测绘单位生产的地图图种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适应这种改变,适应出版行业的管理,各地图专业社在作探讨。尤其要与新闻出版署的有关图书出版的各项规定接轨,在解决三审制方面,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本文针对这种现状作一些探讨。地图作为图书出版,地图…  相似文献   

12.
图片资料的矢量和栅格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采用的数据结构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栅格数据结构简单,图形运算速度快,但是难以实现拓扑和网络分析;矢量数据可以对实体的空间关系进行全面的描述,但结构复杂,而且当图层中包含很多空间对象时,图形运算速度会非常慢。根据一张北京市远景土地利用规划图片,利用处理栅格格式的GIS软件提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用地面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栅格处理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图片资料处理,在遥感影像数据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边界比较模糊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球重力场的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理论的数字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文献〔1〕的继续,给出地球重力场的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理论的计算方案以及数值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研究这种表示理论的实用可行性与价值。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求解基本积分方程(6)。本文提出一种分划积分域的数值求解格式。这种格式是可取的,它不仅以较高精度给出虚拟单层密度μ~*值,而且便于对远区域影响作出估计。实践表明,这种表示理论有良好的实用性,表现在:迭代收敛快,计算时间短,所用观测资料范围小,计算精度高,等等;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等各项技术的成熟,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有关这种集成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逐渐成为地理信息学的重点,有关这种集成系统的开发、研制和应用逐渐成为诸多与之相关的学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从各自的需要、背景出发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作者从地理信息流本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各自的特点,阐述了集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从事这种集成系统的研制的工作基础上试图给出这种集成系统的定义和概念模型,并且提出研制发展这种集成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说明在电子计算机辅助制图情况下地图投影的变换问题,即解决变换的数学模式问题。有四种基本方法。1.反解变换法,或间接变换法。这种方法是将原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反解为相应的地理坐标φ、λ,代入新投影中即可计算新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2.正解变换法,或直接变换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原投影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反解为相应的地理坐标φ、λ,而是直接求两种投影平面直角坐标关系式,用以解决两种投影点的坐标变换问题。3.综合变换法这是间接变换法和直接变换法合在一起的一种变换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反解出原投影点的地理坐标之一的φ,然后根据φ,y而求得新投影点的坐标X、Y。这三种变换方法统称之为解析变换法。4.数值变换法应用这种方法,必须解决三次多项式,需在两投影之间选定地理坐标相应的10个点的直角坐标x_i、y_i和X_i、Y_i,组成线性方程组,解这些线性方程组,即可求出多项式的系数a_(ij),b_(ij)值,有了这些a_(ij)、b_(ij)值,则三次多项式即可进行计算了。另外,亦可按最小二乘法原理,使新投影的直角坐标和实际直角坐标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亦可求上述系数a_(ij)、b_(ij)。但应用这种方法,必须选择多于10个点,才能有最佳的逼近。以上这些方法,文中均给  相似文献   

16.
结合载体的姿态测量数据,采用GPS天线阵技术判别干扰,利用自适应算法调整天线阵的波束角以抑制、剔除干扰,从而提高了GPS动态实时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方向的干扰信号都有较高的抑制比。  相似文献   

17.
试谈中国舆图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果清 《地图》1997,(4):34-37
中国舆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旧称)发展史,源远流长。近年来研究中国古代舆图的文章不断出现,而研究舆图发展的学者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中国舆图的起源发展问题,一直受着已故地图学家王庸[1]“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地图了”之说的影响,以至后来学者对此概念并没有进一步探讨,乃至任其流传,几乎均在传说:“地图起源很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地图了。”[2]笔者认为类似这种说法不够严谨,特此试谈见解。其次,目前有许多人对“舆图”一词还很陌生,应该了解它,利用它,使其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研究中发挥作用。一、中国原始地图的起源与形…  相似文献   

18.
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湖南省汨罗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有其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六、振动影响高精度几何水准测量是测定工程建筑物变形和检测工艺设备位置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和工矿企业。正是在这种场合下,施工机械振动构成了一种严重的误差来源。因此,迫切希望研究振动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特点,并研究削弱这种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湖南省汨罗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有其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