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海南岛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富铁矿,开采历史悠久。解放后,先后对该矿床开展了大量地质研究工作。但长期以来,对矿床成因一直存在较多争论,主要观点有热液接触交代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说和火山沉积变质说等。在火山沉积变质说中,多数人认为矿质来源于远源火山。 近年来我们在多次野外观察基础上,综合运用偏、反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岩石矿物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13,32(4):685-704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云南罗茨鹅头厂铁矿床主要铁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罗茨鹅头厂铁矿是滇中著名的富铁矿之一。其矿床类型亦为滇中铁矿带的主要类型。对于该矿床的成因认识尚有分歧,但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认识也日趋一致。本文试对该矿床的主要铁矿物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后期富钠富铁火山热液迭加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4.
海南石碌铁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富铁矿矿床,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争议之一是矿床成因除与火山-沉积变质有关外,是否还与后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改造富集作用有关.前人曾对石碌铁矿床铁矿石、主要赋矿围岩石碌群以及矿区周围出露的花岗岩类进行过多方法同位素地质定年,但迄今尚未对矿区内分布的花岗斑岩类进行相应的工作.本文采用激光剥...  相似文献   

5.
广东尖山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闽粤地区马坑式铁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是沉积-热液再造矿床或火山沉积变质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条件和火山作用控制;另一认为是接触交代成因,受地层岩性、构造和花岗岩体三个因素控制。尖山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在粤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1976年以来,我们在对粤东  相似文献   

6.
海南石碌铁钴铜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石碌矿床是以富铁矿为主,并伴生有钴铜等矿产的著名大型矿集区。通过对该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再认识,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铁钴铜等物质来源很可能来自原始火山沉积地层石碌群中,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对其形成起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初步定义其为火山-沉积变质+多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该矿床成矿模式概括为:1)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奠定了铁钴铜等成矿物质的基础;2)加里东—海西期的变质改造成矿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贫矿体;3)印支—燕山早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石碌矿床发生了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铁矿体;4)燕山晚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对原来矿体进行改造富集,并形成了脉状、角砾状铁矿体及伴生的铜钴矿体。  相似文献   

7.
孙剑  朱祥坤  李志红  陈福雄 《岩石学报》2014,30(5):1269-1278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富铁矿床。由于其复杂的地质特征,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富集机理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石碌铁矿的碧玉和铁矿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相学和岩相学研究,特别是对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的碧玉进行了识别和观察。结果发现,碧玉除了在铁矿层的露头中有发育,在微观尺度上,微小的碧玉在铁矿石中也普遍发育,并和铁矿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说明碧玉是石碌矿床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碧玉是一种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化学沉积产物,因此可以明显地排除铁矿的矿浆喷溢型成因模式和矽卡岩型成因模式观点,表明原始的石碌铁矿是一套化学沉积的Si-Fe建造,从而为矿床的火山-热液沉积模式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由于Si-Fe质沉积过程有可能直接沉积形成富铁矿,所以石碌矿床的富铁矿是否像前人所提出的由构造去硅作用富集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坑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矿床。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南京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地质学校等单位对该矿床分别进行了工作,对其成因则有接触交代成矿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陆源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矿说与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成矿说。  相似文献   

9.
拉拉铜矿床为我国大型富铜矿床,长期以来,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根据现阶段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矿石可能经过了变质重结晶作用;气液包裹体的成分与变质流体或变质热液的成份相符合。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0.
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是中条山地区具重要意义的铜矿类型之一.矿床以严格受地层控制、品位高、并伴生钴、金为特点,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对此类矿床的重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该类型矿床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沉积变质及火山-沉积变质等成因观点.本文仅就中条山地区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对该区矿床成因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张学诚  马丽华 《云南地质》1994,13(2):139-148
东川稀矿山铜(铁)矿产于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是一富铜矿床,具中型规模以上的远景。这一矿床一直被认为是沉积—变质成因,铜矿化形成于铁矿以后的热液期。笔者等近年来发现该矿床以喷流一热水沉积岩为容矿岩,受火山洼地控制,与因民期火山活动有关,具典型的喷流作用所形成的“喷气孔”矿石构造和稀土元素模式。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类型及组构、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来阐述该矿床应该是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2.
从磁铁矿的标型特征论天湖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群子 《西北地质》1991,12(1):19-25
本文通过对天湖铁矿磁铁矿的标型特征(化学成分、晶格常数、反射率、氧同位素)研究后认为天湖铁矿为沉积变质成因,该矿床的磁铁矿在每个矿体及各个矿层内的特征基本一致,反映成因类似,而且其磁铁矿的标型特征既不同于岩浆矿床也不同于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而与火山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相近。  相似文献   

13.
大红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大红山矿床的成因,过去主要有变质热液富化的火山矿床,火山喷发(喷气)-沉积变质矿床,受变质火山喷气——沉积矿床等观点。本文研究表明,矿床为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变质-改造成因。成矿作用演化经历了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及后期改造三大成矿阶段。盖层中矿脉可作为基底隐伏矿床的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4.
元古界会理群是铁矿床的重要产出部位。四川会理县麻栗坪铁矿床产于会理群通安组四段地层中,为富磁铁矿的小型矿床,具有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特征。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上沉积(变质)型、热液型铁矿床对比,从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矿石结构构造、共伴生组分等特征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认识,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与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体有成因联系、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浅析四道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玉学  黄俊鹏 《辽宁地质》1999,16(3):211-217
四道沟金矿是地质条件为复杂的矿床,对其成因问题前人观点众说不一,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岩浆热液成因和沉积变质成因,成因不同直接影响着找矿方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工作实践认为:该矿床成因应为沉积变质-岩浆热液中改造型矿床,所以沉积变质和岩浆热液成矿的有利条件均应成为找矿的主要方向,据此开展的找矿工作已初步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宝富  李鹏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3):276-277,285
长龙山铁矿床地质条件、矿床成因较为复杂,传统理论认为是矽卡岩高温热液双交代型矿床.多年来地质工作发现有些地质现象是矽卡岩高温热液交代成矿理论无法解释的,因此认为该矿床可能属其他成因.该矿床是否有可能首先是沉积矿床,后来大规模火山爆发后,在矿体周围发生热液侵入,对矿床进行了热液再造.也就是说,将该矿床定义为沉积—热液变质型矿床,或许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7.
将内蒙古已知金矿划分为5大类型20个矿床亚类:即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变质热液金矿、沉积变质热液金矿、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砂金矿.对各类型金矿床的地质成因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蒙霍各乞铜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床成因的几种认识内蒙狼山霍各乞是一有一定规模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内蒙511队和研究所曾进行了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对于该矿床的成因,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一曰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包括矽卡岩型和中温热液矿床);二曰同生沉积变质矿床(包括复生沉积变质和火山沉积变质矿床);三曰岩浆热液叠加层控变质矿床。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对霍各乞矿床的研究,认为该矿床虽表现有某些沉积特征,但不是同生沉积受变质矿床,它虽具热  相似文献   

19.
山西某变质岩铜矿床是我国的重要铜矿区之一.历来认为矿体赋存于硅化黑云母化大理岩中,同时认为该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的中温热液型细脉浸染矿床;近年来多认为是沉积热液或沉积变质矿床.本文根据对含矿岩石的特征、变质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硫同位素分析、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提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的看法,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启春 《福建地质》2011,30(2):113-120
漳平洛阳铁矿是一个中型铁矿床,共(伴)生有锌、硫、钼矿等,前人认为铁矿床的成因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复合-叠加层状型等4种.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其重新总结和认识,认为洛阳铁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为洛阳铁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