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中,模糊集理论的各种方法,也称模糊数学,已被应用于时变震害的定量估计,获得以下结果: 1.以地震烈度资料为基础对震害作定量估计.应用模糊数学的一些方法,大地震前的地震烈度花样能进行比较清楚地、定量地计算;在某给定区域,大震前高活动周期和地震活动静态周期能被识别;地震活动的暂时变化和地震间隙的相似性也能被检测出来.另一方面,根据一系列的地震烈度统计指标,也可以直接估计时变震害.文中模糊集分析的两种方法.即模糊类比法和模糊花样识别直观法都很有特色.模糊集分析方法之一是基于模糊网;其二是根据模糊等效关系.2.以不同前兆观测资料为签础对震害作定量估计,模糊花样直观法适于研究不同种类地震前兆.根据被识别前兆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将能估计不同时期震害.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和日本观测到的中、短期前兆.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辽东地区和海城地震区地热观测和研究工作中关于前兆性热异常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在海城地震区,对固定钻孔进行了实验性的温度连续观测,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震前的各种前兆性热异常资料,我们讨论了引起前兆性热异常的可能原因.我们倾向于这样一种认识:地震区在大地震前出现的显著的大气增温异常与通常被猜测的地壳中某种地热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3.
引言说起“地震预报研究” ,目前一般来说还仅仅局限于竭尽全力“捕捉与大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前兆现象”的状况。可是 ,大地震发生频度很低 ,仅靠收集前兆现象的事例来推进地震预报研究是相当困难的。例如 ,你把地震前出现的某种“前兆现象”统计并验证为 95%的可能性与地震有关。乍一看可信度的确非常高 ,可换一种说法则常常会意味着相关的可能性只有 5%了。即使对这 5%的危险率也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在漫长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震不计其数 ,而 5%不过是某一“时空”常常发生的某种现象。对于这种争论仅靠统计论来解决是…  相似文献   

4.
前言在危及公共土木设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灾害。地震与季节、时间、气象条件完全无关,而且发生时几乎没有明显的前兆现象。在日本,从北海道至九州,几乎整个领土都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可是,从一个地区来看,大地震的发生频度低,大地震袭击同一个地区要几十年一几百年才有一次,因而,同一代人经历过两次以上大地震的情况极其罕见。因此,过去的受灾经验很难用于下次地震。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现象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地震的发生过程,着重指出震源区内及其周围结构的非均匀性是产生前兆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前兆现象可分成下列两种类型:其一是由应力增加引起的前兆。长期前兆一般属于此类。作为这一类型的实例,我们讨论了1983年日本海地震前群震活动性逐渐增强以及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的主震前震源周围地震活动性逐渐增强和出现第二类地震空区的现象。另一种类型是主破裂突然发生前因缓慢破裂过程而产生的前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不同深度不同地层中两口井地下水位一年多的观测,对4级以上地震震前的前兆信息进行了初探,对发震时间进行了探索,结合地震活动及其它前兆异常对地点和震级做了一般性估计.  相似文献   

7.
震后企业停产减产损失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停产减产损失是地震间接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唐山地震的震害资料,提出了地震破坏后一个地区或城市因停产和减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个估计方法,为估计地城的时间损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此法广泛适用于震后经济损失估计和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变化一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夏威夷Kaoiki地区1983年11月16日发生M=6.6地震。取该地区1977-1985年的74次M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分时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一般年份的震源机制类型和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大;6.6级地震前后出现其它时间没有的直立节面走滑类型地震, 主震亦属此种类型, 此时还抑制了其它时间占优势类型地震的发生。笔者认为, 这是一种可信的前兆现象。取不同时间段震源机制解, 用滑动矢量拟合法反演震源区应力场的结果表明, 6.6级地震前后出现方向较稳定的应力场, 其最大压应力主轴1和最小压应力主轴3分别呈近东西和近南北的水平方向。中等压应力主轴2基本直立, 且前震、主震、余震的震源机制与它们吻合。其它时间的应力场都表现为2取近水平的状态, 相应的地震破裂以低倾角水平滑动为主。强震前后的震源区应力场与其它时段应力状态的显着差异表明, 应力场的变化控制了强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文中最后讨论了Kaoiki地区特定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海地震的前兆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应变变化呢?对此,日本的岛崎和小木田使用假设的断层模式进行了计算。前兆现象的发生源可能在断层或断层的延长线上,这种想法是切合实际的。但现实中发生的地震是否按设想的机制发生,则令人有点担心。此外,断层模式的参数虽不能说少,但针对东海地震求出的计算结果在直感上也很难原封不动地与其他地区的地震结合起来。为了概括说明各种前兆现象,力武采用了茂木提出的球状震源模式。有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予报实践中,人们试图应用前兆现象的异常时间的长短来估计未来地震的震级大小。国内外地震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前兆异常时间与震级的经验关系式。这些关系式一般由下列形式给出:lgT=aM+b…………………………(1) 式中T为前兆异常时间,M为震级,a与b均为系数。在这里我们根据一些对前兆现象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争论"的组织者Ian Main将地震预测定义分为4类,一是与时间无关的地震危险性;二是与时间有关的地震危险性;三是指在某种前兆信息观测的基础上,对临震的一些特征(如震级、地点、时间)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仍应是概率性的,不可能准确、可靠地给出未来地震的准确地点、时间及震级;四是可靠地预先知道地震发生的地点(经纬度和深度)、震级和时间,所有这些参数的预测误差都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当然仍应高于随机水平),使得疏散和撤离能够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假设总的地震活动是一系列余震的叠加,则可用一种统计的点过程模型来描述地震发生的标准活动性.参数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利用估计模型,定义数据的“残差过程”并用于寻找存在于数据中但未在标准地震活动性模型中反映出来的异常.例如,地震的静止期可用这个残差过程定量描述.文中将用一些例子说明这样一些分析方法.另外,也考虑了残差过程中震级的时间序列并用于考察它与时问或地震活动历史的相关性问题.通过假定各种时间上的指数分布和b值的模拟,我们可以检查这样的相关性并估测它们.文中将展示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地震发生频率明显提高,陆续发生了3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包括2016年苍梧5.4级地震、2019年北流5.2级地震和2019年靖西5.2级地震,这可能意味着广西地区进入了地震活跃期。2019年靖西5.2级地震造成较重的房屋建筑物破坏,是分析广西房屋震害很好的样本。本文对各烈度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现象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特征与震害原因。结果显示:简易房屋除年久失修的之外基本完好;砌体结构房屋因结构不规则,缺乏抗震构造措施等,破坏较重,且破坏形式多样;框架结构房屋主体完好但填充墙会出现破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所掌握的仪器映震能力、震前(后)大震特殊捕捉现象,以及对相同地震不同仪器映震的对比,可以看出,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具备前兆仪器捕捉(反映)地震孕育及地震发生的相关作用,能够正确、客观的作用于地震前兆数据产出,对地震预测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雁列式断层变形与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力强  马瑾  吴秀泉 《地震学报》1986,8(4):393-403
利用AE(Acoustic Emission, 声发射)定位、能量-时间序列扫描, 以及动态应力、位移测量技术, 系统观测了不同雁列式断层变形失稳的时间-空间动态过程, 以期对这类地震的发生发展与相伴随的各种前兆现象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海城7.3级地震后的大量宏观烈度调查,绘出的海城地震等震线图及用震害指数法调查900多个自然村勾绘的高烈度破坏条带,清晰地反映出发震构造对震害分布的明显控制作用。尤其等震线图的畸形,是受烈度主要控制因素的影响。 由于海城震区位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和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各种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下的震害表现十分典型。因此,出现了农村与城镇的不同破坏特点,山区与平原的震害差异。尤其在广大的下辽河平原,砂基液化的广泛出现和一些特殊震害现象、烈度异常的产生,对未来震害预测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日本大学教授力武常次研究出一种由大地震前出现的各种前兆现象推断发震地点和震级的方法。尽管由出现前兆现象到发生主震的时间要素如何确定的课题仍未解决,但目前,除东海地震外,还没有一个通过前兆现象推断地震预报所需要的震源、时刻和震级的方法,因此,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兆的出现时间是孕震过程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可运用这种特征分析孕震过程的规律,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时必须作这样的分析。对于所有的物理性前兆的出现时间与震级以及与震中距的关系都进行了研究,结果获得了不同类型前兆的出现时间与震级的一般关系。在本文中,根据我们已知的关于各种地球物理前兆的世界文献资料,对前兆出现时间与震级的关系按照前兆类型分别进行了计算。从孕震物理学观点出发对各种物理前兆出现的时间序列作了解释。所谓前兆的出现时间ΔT_(ΩH)(以下简称“前兆时间”)可理解为从前兆阈值范围内地球物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发生时,跨断层隧道一般会产生较严重的震害。本文以跨断层隧道为研究对象,从震害现象、震害产生的原因和抗震研究现状的总结入手,进行了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分析。针对断层错动而引起的隧道衬砌破坏,研究了几种不同工况下隧道的非线性反应特性,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长大跨断层山岭隧道在不同断层类型位错作用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加载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前兆观测手段共88个台点的资料系统分析、整理、汇总,认为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短期内前兆异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并认为8.1级地震的发生不仅仅是大构造断裂带活动的产物,更是在某种特殊的力源作用下,大区域构造应力发生显变化,并在几条边界构造大断裂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1次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