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对棉花产量结构及发育速度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新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构建棉花品种熟性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对不同品种棉花产量结构及发育速度影响的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不同品种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霜前花比例及发育速度的可能影响。该文对棉花生产气象监测、预测及评价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温度影响新疆地区棉花发育速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棉花生物学特性为依据,利用多地点,多品种的常规农业气旬有观测资料建立了包含工、品种因子的发育期模拟模型。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温度对不同品种棉花发育速度的影响,可为棉花发育期预报及大田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估不同热量条件对石河子棉区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 2003至2007年在莫索湾气象站和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收集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播期内开花- -裂铃期间的日最高、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和≥10℃、15℃、20℃活动积温等热量条件与棉花主要纤维品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该棉区棉花纤维断裂比强度与热量条件相关最为明显,②限制该地区棉花纤维品质档次提高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是断裂比强度,③当地主栽品种断裂比强度都具有随播期延后而减小的趋势,不同品种的比强度随播期延后反应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评估不同热量条件对石河子棉区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2003-2007年在莫索湾气象站和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收集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播期内开花---裂铃期间的日最高、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和逸10、15、20益活动积温等热量条件与棉花主要纤维品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淤该棉区棉花纤维断裂比强度与热量条件相关最为明显,于限制该地区棉花纤维品质档次提高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是断裂比强度,盂当地主栽品种断裂比强度都具有随播期延后而减小的趋势,不同品种的比强度随播期延后反应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1981—2010年30a的气候资料,以8月上旬平均气温、8月下旬—10月中旬降水量、5月中旬—6月上旬日照、生育期大于≥10℃的活动积温4个因子作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陕西省棉花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关中中东部及沿黄河的滩地,在适宜区内,应根据秋季降水预测情况,选择棉花中早熟品种,以避免秋霖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对科学制定新疆棉花发展规划和品种布局,促进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近60a影响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10℃积温、无霜冻期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就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新疆≥10℃积温、无霜冻期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多,北疆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60年新疆≥l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以75.657℃?d /10a、4.36d/10a和0.218℃/10a的倾向率呈显著(P=0.001)增多或上升趋势,并且上述要素均于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全疆平均≥l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升高或增多了268.2℃?d、13.5d和0.8℃。受其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各棉区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海拔上限均不同程度的抬升,其中,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棉区海拔上限抬升了150-200m,塔里木盆地棉区抬升了50-100m;全疆中熟、中早熟和早熟品种棉区占新疆总面积的百分率分别增大了2.1%、4.3%和1.7%,特早熟品种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减小了2.1%和6.0%。[结论]气候变暖使新疆宜棉区扩大,不宜棉区缩小,且部分棉区适宜种植的品种熟性向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的品种熟级转变,这对促进新疆棉花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使用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年3-11月“中棉所29”、“抗虫杂交棉中02”和“楚杂180”三个抗虫棉品比及生态适应性试验资料,对其产量构成因素、棉花各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影响、气象条件对棉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棉花品种均适宜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种植。相对而言,“楚杂180”出苗快,单株铃数多,座桃多,僵烂铃率低,且抗棉铃虫和红铃虫,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可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优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棉花生产气象服务决策系统》分五个模块:周年服务、农业气候条件分析、发育期预测、产量预测和基本资料查询.能在棉花生育过程中,根据当前情况及对未来天气估计,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事建议,具有预测发育期、预测产量、进行棉花生产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以及查询基本的农情资料、气候资料等功能,为有关部门指挥棉花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该软件结构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张永红  葛徽衍  郭建茂 《气象科技》2014,42(6):1095-1099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中吐絮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采用陕西关中棉区42个气象站1970—2010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的棉花灾情资料,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基于GIS技术,针对影响陕西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的主要灾害——连阴雨进行风险区划研究,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避开不利气候条件,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结果表明:陕西关中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在宝鸡市和西安南部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长安和蓝田,不利于大面积种植棉花。关中东部渭南市、咸阳大部分区县,西安的临潼、阎良、高陵县,处于棉花种植的低风险区,能够保证棉花正常吐絮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对棉花优质高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鹿邑县近5年来气象条件统计与形成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诸多要素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影响本地棉花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降水.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应选用中熟品种,适时采取双膜营养钵育苗;实施地膜覆盖,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全程化调,控制棉花长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门市1979—2010年棉花蕾期至吐絮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资料和棉花产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门棉花关键生育期气候变化和棉花产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吐絮期两个时期的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蕾期至花铃期平均气温与吐絮期最高气温与棉花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吐絮期两个时期的降水量变化波动较明显,前期变化较平缓,后期波动频繁,振幅增大。两段时期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3)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吐絮期两个时期的日照时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4)棉花产量呈明显增长的趋势,平均每10a产量增加99.0kg/hm2。(5)棉花产量可以与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和吐絮期降水量、蕾期至花铃期平均气温以及吐絮期最高气温建立极显著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晚播地膜冬麦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讨论了晚播膜下条播冬麦各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 ,并分析了晚播地膜冬麦高产节水的农业气候原因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复播棉花相配套的晚播地膜冬麦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昌吉州棉区棉花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对昌吉州主要棉区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与棉花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料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得出昌吉州主要棉区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素:播种期的霜冻、苗期的低温、花铃期的高温和吐絮期的低温和全生育期的热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采用陕西关中最大植棉县大荔县的日照、气温、降水以及棉花气象灾害等与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料,全面分析了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棉花气候状况.得到了大荔县气候状况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均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降水略显不足,但由于大荔县水浇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棉花生产存在明显气候优势,是陕西省棉花最适宜种植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用Priestley-Taylor模式计算棉田实际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田蒸散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棉田实际蒸散的气象条件,棉花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水分等因素,利用Priestley-Taylor模式、棉花叶面积指数和相对有效土壤湿度建立了棉田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模式。该模式仅需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资料,具有较高的精度,便于在干旱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关中棉区多年来产量较低,且年际变化较大。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资料表明,关中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不仅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与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和研究影响本地棉花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及其关键时期,对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棉花生产,是十分必要的。现以泾阳县1955—1981年的气候和产量资料为例,略谈棉花生产中几个不利的农业气象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棉铃和棉花纤维发育与温度、降水、湿度、光照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便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和产量。近几年来,我们选取早熟棉花品种(中棉所十号),选定相同果枝、节位的白花挂牌,从铃期20天后,每隔5天随机摘取一定数量的棉铃,测定其体积、鲜重、干重、籽棉重并进行棉花纤维品质物理测定。同时观测气象因子,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与国内黄河、长江流域棉区气候资料的比较,结合世界棉花而已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把新疆进一步建设成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的优势所在;同时指出,在前期国家商品棉基地建设中,新疆在棉花布局、栽培技术、气象保障、生产水平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奠定了新疆在国家棉花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为21世纪我国实施棉花产业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士秀 《气象》1980,6(1):31-32
生产实践表明,上海地区棉花产量高而不稳,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几个关键生育期的哪些不利气候因素,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最大,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多年棉花亩产量的资料,结合近几年有关棉花农业气象试验和考查资料,从分析各个生育期多种不利气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着手,抓住其中与棉花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梅雨、伏早、秋雨三个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采用陕西关中最大植棉县大荔县的日照、气温、降水以及棉花气象灾害等与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生产实切相关的气候资料,全面分析了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棉花气候状况。得到了大荔县气候状况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均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降水略显不足,但由于大荔县水浇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棉花生产存在明显气候优势,是陕西省棉花最适宜种植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