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光学选类星体光度函数演化的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文中介绍了最新的巡天资料和各种演化模型,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9]中选取两组取样,引用[7]中给出的公式进行较亮类星体平均光度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宇宙论标准模型适用,且类星体红移主要是宇宙论性质的,那么每个时期的较亮类星体的平均光度就在不断下降。其数量约为0.7—0.8星等/10~9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Burbidge最近编纂的类星体表为基础,对1467个类星体作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光度演化规律:类星体的光度演化恰好补偿了随距离衰减的效应。采用弗里德曼宇宙模型,进而得出了类星体的折合星等随时间t的演化公式。并且据此论证了Burbidge指出的N-Z图中存在的三个高峰确实表示了类星体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对前人在类星体光度函数研究中的工作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两个新的研究方法和一个新的统计方法。第一为分类研究法。针类星体分作若干子类,每一子类的光度演化形式可以通过相关分析求出,而数密度则可由简单计数求得。第二为平均星等法,定义平均星等M。研究表明,对于纯密度演化模型,M与红移z无关;而对于纯光度演化模型,M与光度演化形式(Mz=M)成线性关系,提出的新统计方法是n/nmax检验法  相似文献   

5.
对前人在类星体光度函数研究中的工作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两个新的研究方法和一个新的统计方法。第一为分类研究法。将类星体分作若干子类,每一子类的光度演化形式可以通过相关分析求出,而数密度则可由简单计数求得。第二为平均星等法,定义平均星等M。研究表明,对于纯密度演化模型,M与红移z无关;而对于纯光度演化模型,M与光度演化形式(Mz-M)成线性关系。提出的新的统计方法为n/nmax检验法,它是传统的V/Vmax和V′/V′max检验法的推广。与传统方法不同,它能适用于任何光度函数模型。若所采用的光度函数正确,则样品的n/nmax值应均匀分布于数域[0,1]  相似文献   

6.
类星体的光度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光学选类星体的光度函数有其演化的达几年中的进展,目前在小红移范围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结论,对z〉2.2,由于类星样品的限制,对类星体光度函数的演化还存在着很大的分岐,在文中还比较了类星体光学,射电,X射线的光度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Einstein天文台IPC获得X射线流量和光度的统计结果,对混合样品,即光学选择类星体样品,射电选择类星体样品和X射线选择活动星系核样品,讨论了X射线光度与光学光度、射电光度、射电形态的关系以及它的演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讨论了类星体成团随红移的变化。利用Hewitt-Burbidge类星体星表和寻找类星体对的统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类星体成团主要是由于小红移类星体的贡献,大红移类星体没有成团分布的证据。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红移类星体在成团分布上的区别并不是由于样品的绝对光度不同而引起的选择效应,而是反映了类星体团随宇宙时间变化的演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胡岳东  周又元 《天文学报》1995,36(2):120-126
本文对前人的类星体光学演化函数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更大的红移范围,可达Z=3以上。其物理考虑是:一方面包括核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变化而引起光度演化;另一方面在高红移时类星体诞生所引起的密度演化,并且这种演化率与光度有关。这种型式更利于与类星体演化的动力学模型相衔接。新的演化函数通过三种检验来决定,即(1)类星体直到m=22^m.0的星等计数,(2)以ΔZ=0.1为间隔的红移分布,(3)Z〉2的类星体  相似文献   

11.
活动星系核的能量反馈是星系形成理论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与星系所处的暗物质晕质量、星系中央大质量黑洞吸积率等因素有关。当前的半解析模型预测活动星系核反馈机制主要有两种模式:射电模式和类星体模式,前者主要发生在大质量暗晕中央的大质量星系中,后者主要由较小质量星系并合导致。利用斯隆数字化巡天(SDSS)提供的目前最大的类星体光谱观测样本,结合基于SDSS构建的星系群(团)表,从统计上分析了类星体的热光度和暗晕质量的分布情况。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质量暗晕中,类星体的热光度和所在暗晕的质量没有相关性,类星体所在暗晕的质量分布很广,进一步证实了高光度的类星体并不存在于大质量的暗晕中。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前人的类星体光学演化函数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更大的红移范围,可达Z=3以上。其物理考虑是:一方面包括核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变化而引起光度演化;另一方面在高红移时类星体诞生所引起的密度演化,并且这种演化率与光度有关。这种型式更利于与类星体演化的动力学模型相衔接。新的演化函数通过三种检验来决定,即(1)类星体直到m=22m.0的星等计数,(2)以ΔZ=0.1为间隔的红移分布,(3)Z>2的类星体的星等计数。在适当的光学演化参数和诞生参数下,我们的演化函数与上述三项观测对比相当好,理论预言在观测误差之内。特别要强调的是改善了其它演化函数理论预言在Z>2普遍过剩的行为,因此这个演化函数可作为类星体演化动力学模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142个射电类星体(28个射电宁静类星体、114个射电噪类星体)、43个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82个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和80个Seyfert星系的样本,基于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红移和热光度、黑洞质量、5 GHz射电光度、爱丁顿吸积率、核主导参数R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合出相应的演化曲线,得到如下结论:(1)射电类星体的演化是从射电噪类星体(RLQ)演化到射电宁静类星体(RQQ),当演化到一定阶段射电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2)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CDQ)和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LDQ)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随红移演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已发表的Trapezium星团和IC348星团的K波段光度函数和作获得的NGC663I波段的光度函数,将它分别与不同年龄一次形成或分批形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认为Trapezium星团的年龄为5×10^5年,IC348则为4-6×10^6年,且它们的成员星可能是持续产生的,NGC663的年龄据推算在1-3×10^7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发表的Trapezium星团和IC348星团的K波段光度函数和作者获得的NGC663I波段的光度函数,将它们分别与不同年龄一次形成或分批形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认为Trapezium星团的年龄为5×105年,IC348则为4-6×106年,且它们的成员星可能是持续产生的.NGC663的年龄据推算在1-3×107年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中子星是恒星在核能源已经耗尽的情况下引力坍缩的产物。它仍然具有很高的温度 ,热能将以黑体辐射的形式辐射出去 ,但是这种能量通过各种冷却过程而耗散 ,不可能是脉冲星的主要能源。脉冲星的引力特别强 ,如果它是双星系统的成员 ,而且伴星不是致密星时 ,伴星的物质有可能被吸积到脉冲星上 ,被吸积物质的引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别的能量形式 ,X射线脉冲双星就属于这种情形。但是大多数脉冲星不是双星系统 ,在约占脉冲星总数 5%的双星系统中 ,绝大多数的伴星都是白矮星或中子星 ,所以引力能不是脉冲星的主要能源。脉冲星的能量来自何方 ?地球有…  相似文献   

18.
人类憎恨战争,因为战争使生灵涂炭,但战争也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某些科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疯狂之极,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惟一应该臣服而没有臣服的大国是英国,当希特勒忙于和苏联苦战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除掉这个后院的心腹之患。鉴于一时无法用陆军征服,只能不停地进行空袭。但不久希特勒便发现,每次空袭对方居然都事先有了防范。这令纳粹二号人物格林大为恼火,认为一定是内部出了叛徒。这件事一直到二战结束,仍然  相似文献   

19.
简说类星体     
简说类星体自从1963年类星体被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些位于宇宙外层空间的强光源如何产生这样大能量的秘密。多少年来,类星体一直未被觉察,在天空中,它们就是一些昏暗的星体,没有人对它们产生过怀疑。然而,在40年代,从事无线电研究的科学家发现一...  相似文献   

20.
发现类星体靠射电找类星体靠光学上个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兴起,使天体物理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花了大量精力辛辛苦苦地去制造大型光学望远镜。早期的光学望远镜以折射型为主,后来改进为以反射型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就致力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