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气象人员研制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 《辽宁气象》1997,(3):54-54
沈阳市气象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努力,研制出一套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沈阳地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日前,该项战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沈阳市气象科控人员经过3年的努力,研制出一套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沈阳地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日前,该项战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奏家们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用天气预报是指沈阳地区粮食丰歉、水稻生育期低温冷害、春季降水趋势、土壤化通日期、春小麦收获期连阴雨、秋白菜收获期等六种类型预报的集成。气象科技人员在研制过程中,收集整理了沈阳地区主要作物水稻、玉米、高粱、看小麦、秋日荣春农情留根,普查了大亟影响预报对象的预报因子,建I了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l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0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l995~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1前言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1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O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1995一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2材料与方法两年的水稻抛秧田对比试验均在大兴乡东风村,1995年试验田O.53ha,对照田O.33ha,1996年试验田O.73ha,对照田O.92ha,供试品种为辽粳32…  相似文献   

5.
由我省气象科技人员合作完成的“辽东山区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研究”成果于9月20日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辽东山区包括我省的18个县区,总面积为31265万亩。这一地区是我省的绿色屏障和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白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进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辽宁省科委“七五”期间下达的重点科研课题“辽宁海岛气候资源调查的遥感应用研究”于去年12月10日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工作的先进水平,尤其在利用卫星信息与实际观测资料结合揭示出的冷暖水团活动特征、分布、路径、  相似文献   

8.
1993-1994年,从栽培、植保、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试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和常规栽培法进行了稻田田间小气候、水稻纹枯病发生及其防治策略的系统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稀植田间温度升高、温度降低,行间透光率提高,致使纹枯病发生期推迟,发病程度减轻,能减少一次用药,降低农本,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台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是在对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历史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精心选择物理因子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实时业务系统提供的实时资料,采用天气学。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 30余名科技人员经过 5年的联合攻关完成的“东北夏季低温与旱涝预测系统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验收。验收组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科院沈阳分院及有关省市气象局的 9位专家组成。专家们认为 :该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东北夏季低温与旱涝形成机理、演变规律、影响因子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首次建立了东北地区夏季低温预测物理概念模型 ,编辑出版了《东北地区夏季异常气候事件图集》 ,填补了国内该项工作的空白。该专题较好地完成了攻关任务 ,达到了考…  相似文献   

11.
张邦琨  陈官文 《贵州气象》1998,22(5):13-16,25
通过稻田小气候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平行观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特征,分析表明,稻田小气候效应,符合局部气候原理和田间小气候基本规律。在采用岗优22组合,密用2.25万窝/hm^2的稻田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抽穗开花期,能形成更为合理的田间小气候,水温,地温和气温配合较优,光照较好,有利于CO2的输送,增强了光合2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能达到10410kg/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水稻遥感估产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NOAA/AVHRR空间覆盖度宽、资料获取时次多的特点,寻求预测北方一季稻产区水稻产量的最佳时期,利用植被指数建立水稻单产的预报模式,遥感估算水稻种植面积。研究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对水稻进行估产的精度高于常规农业气象模式,又可提高预报时效。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田间小气候特征与生产潜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稻田小气候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平行观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的田间小气候特征,分析表明,稻田小气候效应,符合局部气候原理和田间小气候基本规律。在采用岗优22组合,密度2.25万窝/hm~2的稻田里,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抽穗开花期,能形成更为合理的田间小气候,水温、地温和气温配合较优,光照较好,有利于CO_2的输送,增强了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能达到10410kg/hm~2的产量。但根据当年的光、热、水条件和生产水平要素估算,生产潜力可达13558.5kg/hm~2。  相似文献   

14.
匡昭敏  温福光 《广西气象》1997,18(4):44-47,50
研究旱育稀植育秧的田间小气候效应及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水稻衣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育秧方式的田间小气候变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在阴冷天气旱育秧增温保温效应更显著,旱育秧的生理性状明显优于水育秧,其抗寒性,抗旱性,抗逆性均比水育秧强,插后有很强的暴发力,同时根据本试验所得的资料,对旱育秧苗生长与积温的关系建立了其动态生长模拟模式,经检验,其模拟效果精确度很高。  相似文献   

15.
如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平均年龄仅有27岁的5个“娃娃”,竟操纵着国内先进水平的气象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支撑着沈阳市卫星遥感监测中心的“骨架”。沈阳市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是市气象局1990年开始筹建的,当时局内无一人从事过气象卫星遥感工作。为填补本市卫星遥感领域的空白,市气象局领导远见卓识,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并将他们推到了科研应用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6.
一、观测的目的中造水稻生育期在7—8月,此时是我省最高温时期,中午前后短时间内气温常高于32℃,同时雨量多,湿度大,水稻株间形成了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欲通过排灌措施以适当降低土壤及田间气温及空气湿度,更有利于中造水稻生长发育,从而获得中造水稻的稳产高产。为此,本观测设  相似文献   

17.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的农气人员把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预报作物低温冷害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研究成果于去年12月25日在沈阳通过了由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是高科技应用于辽宁省农业气象工作的一项新成果;以遥感技术作为获取低温冷害预报信息的手  相似文献   

18.
锦县气象站积极开展人工养虾气象条件研究,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元旦前,该项成果通过了由省气象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来自气象和水产部门的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靠性、可学性,达到国内同  相似文献   

19.
大气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及其在气候和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星遥感可以获得全球范围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颗卫星观测能够提供气溶胶特性的资料。本文综述性介绍国内外卫星遥感气溶胶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讨论了卫星遥感资料在气候和环境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极轨/静止卫星平台搭载的被动遥感传感器及其反演气溶胶特性的方法;星载激光雷达获取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方法;国内外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卫星主、被动气溶胶遥感探测器;卫星气溶胶产品在气溶胶辐射强迫、气候效应、大尺度污染输送、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气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3年以来在大气遥感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内容包括:(1)遥感技术与设备的发展;(2)大气气溶胶遥感;(3)云遥感;(4)大气微量气体遥感;(5)反演方法发展;(6)大气辐射传输算法研究。气溶胶的光学特性遥感研究是近年来热点之一,本文简要论述在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和卫星遥感反演算法、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性、气溶胶辐射强迫遥感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