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整理汇集了同时具备距离、年龄与金属丰度数据的疏散星团样本,共计118个。利用这些资料,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分布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化情况,并对银盘年龄-金属丰度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疏散星团是探究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的良好示踪体,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之前关于疏散星团的研究中,仅有一小部分疏散星团有金属丰度参数,而且,金属丰度的测量,是基于不同质量的观测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了一个年龄大于2 Gyr的老年疏散星团样本,通过整理这些星团成员星的金属丰度数据,一方面,以星团NGC 2682为例,对比了不同光谱巡天项目给出的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系统差异;另一方面,计算了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平均值和中位值,作为该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推荐值.此外,还利用该样本探究了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早期银盘有着更加陡峭的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逐渐趋于平缓,为银盘化学演化模型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观测约束.  相似文献   

3.
金属丰度与星系光度是星系的重要特征参量,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星系中恒星质量与金属成分的累积过程。评述了星系的光度-金属丰度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近邻星系、中等红移星系(0.42)的研究结果.由于观测样本跨越较宽的宇宙学时标,可以由此来探讨这一关系的演化过程,从而帮助理解星系演化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4.
将[Fe/H]从-3.0到0.0等分成10个区间,利用三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的观测丰度平均值,研究各核合成过程在各区间对重元素丰度的平均贡献,以及其它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与观测平均丰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Fe/H]>-2.2范围内,各重元素核合成过程产生的重元素平均丰度分布与太阳系相似,但不同核合成过程的平均贡献比例与太阳系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贫金属星重元素平均丰度的金属丰度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Fe/H」从-3.0到0.0等分成10个区间,利用三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的观测丰度平均值,研究各核合成过程在各区间对重元素丰度的平均贡献,以及其它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与观测平均丰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Fe/H」〉-2.2范围内,各重元素核合成过程产生的重元素平均丰度分布与太阳系相似,但不同核合成过程的平均贡献献比例与太阳系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张华伟  赵刚 《天文学进展》2000,18(2):151-158
银河系的银盘、银晕、核球的平均金属丰度为-0.2,-1.6,-0.2。年龄-金属丰度关系给出了银河系形成和演化的线索。为了解释观测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及其弥散,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必须考虑恒星轨道运动、非瞬时混合等机制。  相似文献   

7.
银盘恒星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了恒星的AMR(年龄-金属丰度关系)研究的历史,评述了研究的现状;介绍和比较了确定恒星年龄和金属丰度的有关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最近有关AMR研究的4个大样本工作,分别利用每两样本之间的共同样本星,详细比较了它们分别给出的恒星年龄、金属丰度和AMR;结果表明样本的选择效应以及确定恒星年龄和金属丰度的方法或采用参数的不同都会影响AMR.通过比较选取了恒星年龄比较一致且金属丰度精度相对较高的2个样本,分别包括4 007和1 042颗恒星,用纯运动学标准确定了各自的星族成分,分别讨论了薄盘和厚盘恒星的AMR,结果显示厚盘恒星的存在明显的AMR,而薄盘恒星的A:MR不如厚盘那么明显,也提出了进一步研究AMR需要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过程和恒星演化及二者的互相影响都会对球状星团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金属丰度会影响恒星的演化轨迹,与之相伴随的恒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也会对球状星团的动力学过程造成影响.通过一系列N体模拟研究金属丰度对球状星团的质量损失率、半径等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同时研究了大质量恒星以及星团初始数密度分布的影响.模拟中采用的球状星团模型初始成员星数目N=50000,运行于类银河系的引力势中并考虑成员星的演化.结果显示,由于低金属丰度恒星拥有较快的演化时标,所以贫金属球状星团在早期会拥有较高的质量损失,但与此同时它们的核塌缩时间会比后者显著推迟,因此在核塌缩之后其质量损失会被富金属星团反超.另外由于大质量恒星演化导致的质量损失较大,所以大质量星的存在会使金属丰度更加显著地影响球状星团早期的扩张以及随后的核塌缩过程,同时星团的初始数密度分布也对该效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晕中天琴RR变星金属丰度的测定对于研究银河系晕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高分辨光谱的方法难以测量银晕中较暗的天琴RR变星的金属丰度.高分辨光谱测定金属丰度的方法对恒星大气模型的依赖性较高,而恒星脉动引起的复杂大气状况对于建立正确的大气模型本身就是挑战.△S光谱方法、Caby测光方法和光变曲线的参数方法则弥补了高分辨光谱方法的不足,将能测量更远距离上的天琴RR变星的金属丰度.着重介绍了这3种方法发展的历史、具体的观测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比较这3种方法的优劣,为实际观测时方法的选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星流在星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银河系中星流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银河系的合并历史.将LAMOST(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DR6光谱数据以及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DR12光谱数据分别与Gaia(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DR2天体测量数据交叉匹配,获得恒星自行等数据.对GD-1星流在速度空间、几何空间和金属丰度上进行限制,从LAMOST DR6和SDSS DR12数据中共获得了157颗星流成员星.GD-1星流的平均金属丰度为[Fe/H]=-2.16±0.10 dex,延伸长度超过80°.收集前人给出的GD-1星流高概率成员星,组成较大的成员星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GD-1星流的金属丰度分布呈现内低外高的特点,沿着星流方向径向速度分布特点是两端大、中间小,?1=-20°(?1为GD-1星流坐标系横坐标)和?1=-60°附近的间隙是因为成员星运动差异形成的.根据成员星分布及其速度分布特性,推测GD-1星流起源位置是在?1=-40°附近.  相似文献   

11.
我国VLBI网包括上海佘山、乌鲁木齐和昆明 3个观测站 ,以及上海天文台研制的两台站相关处理机。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站已升级成MK4制式和只使用薄磁带 ,而昆明站只能使用S2制式。因此 ,实现相关处理机对不同制式数据和薄磁带的兼容 ,是我国VLBI网顺利运行的关键。给出了多制式VLBI观测实验和相关处理的初步结果 ,总结了相关处理机升级后的处理能力 ,并对相关处理机的下一步发展作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GPS数据处理中 ,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 ;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 ,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 ;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 ;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13.
利用 2 0 2个太阳附近疏散星团的视向速度和自行观测资料 ,对太阳的运动和银河系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中 ,距离在 0 .5kpc到 2kpc之间的 12 8个疏散星团对平均太阳运动分量的解算结果是 (u0 ,v0 ,w0 ) =(- 13.8± 1.4 ,- 5 .0± 1.6 ,- 11.6± 2 .9)km/s ;Oort常数和银河系径向运动参数的解算结果分别为 (A ,B) =(16 .9± 1.1,- 11.6± 2 .6 )km·s- 1·kpc- 1及 (C ,D) =(2 .5± 1.1,- 2 .1± 0 .9)km·s- 1·kpc- 1。  相似文献   

14.
Daubechies小波可以表征为幂函数或e指数函数的形式 ,保持相关相位条纹的幅角不变。在VLBI观测信号相关处理过程中引入了小波分析方法 ,以探讨小波理论在VLBI技术中的应用特点。两个台站的VLBI观测信号经过时间补偿和干涉条纹旋转后 ,利用静态小波算法在线性空间中的保角变换特征可提取VLBI信号的干涉相位特征 ,并完整保留相位的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GPS跟踪站的地心坐标精确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MIT软件 ,采用有基准算法对乌鲁木齐南山观测基地新建GPS跟踪站GUAO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归算 ,结果表明该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是可靠的 ,并首次获得了该站在ITRF2 0 0 0中毫米级精度的地心坐标  相似文献   

16.
整理汇集了迄今最完整的同时具备绝对自行与视向速度数据的 14 4个疏散星团样本 ,计算得出这些星团的 3维空间速度。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 (采用了更多样本 )和运动学性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上海天文台的照相底片资料,确定了疏散星团NGC6530天区364颗恒星的自行和成员概率,并对有关自行测定的方法、结果和精度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使用的底片历元差为87年,全部恒星自行中误差的均方根值为1.09mas/a。  相似文献   

18.
抽样选取了 2 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 ,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 ,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 ,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 ,最大分别至厘米级和数十皮秒 ,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 (2 )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 ,它不宜过长 ,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 ,拟合时段不宜过短 ,否则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 ,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 (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差异 ,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 ,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 (4)一般而言 ,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 6 0min情况下 ,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10min至 4 0min为宜 ;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 2 0min情况下 ,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 2 0min至 10 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9.
The equilibrium potential of fluffy dust grains in plasma environments is modeled numerically for comet P/Halley. It is found that the dust grain acquires its largest negative potential and probability of disruption at about 50, 000km from the comet where the mass spectrum measured by the spacecraft took a great change.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实现CCD整体平差的FORTRAN归算程序的详细流程,包括(a)数据收集、(b)预处理和(c)整体平差与结果输出共三个步骤,并给出了各步所调用的子程序名称及其功能说明。采用模拟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将该程序应用于4颗河外射电源的光学定位。结果表明, 由于利用整体平差方法参加归算的观测资料覆盖天区扩大,包含了较多的参考星,因而可以获得高于单底片归算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