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尝试性地将南黄海灾害地质因素分为4大类。同时参考地貌沉积界线和其他因素将南黄海分成4个灾害地质区:即海岸带、苏北浅滩、海州湾和南黄海东部灾害地质区,并时各灾害地质区进行了定性评价,苏北浅滩灾害地质区是研究区内灾害地质环境最不稳定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用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对渤海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渤海温度场从混合在层化至再混合和季节性变化过程;在混合区与层化区之间有一次冷水带;夏季,3个湾的湾顶和秦皇岛外海的海表层温度相对较高,后者与秦皇岛外海较弱的风和潮混合有关,SST、温跃层及潮锋位置的变化与气象外力和潮运动有关,具有天气尺度和大小潮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浅地层剖面探测、侧扫声纳探测、多波束测深等地球物理方法是识别海洋灾害地质因素的主要手段。根据多年来在东海陆架开展的多项海洋调查项目获得的资料,在东海陆架识别出多种海洋灾害地质因素,主要的有海底滑坡、浅层气、沙波、埋藏古河道、沙脊等,并对它们的声反射特征进行分析。各种灾害地质因素因其独特的成因机制,对海洋工程设施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陆架主要地貌特征及灾害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新高精度多波束水深资料,对南海北部陆架地貌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识别和分析,发现研究区活动沙波、滑塌体、隆起脊、沟槽和麻坑等灾害地质因素发育。沙波多为直线型沙波,小、中、大型沙波均有发育,自北向南随着水深增大,沙波规模增大,沙波的活动性显著增强。底流内波特征变化与沙波规模和迁移情况具有一致性,沙波的形成和迁移与内波活动密切相关。根据滑塌特征地貌识别出7处滑塌,新老滑塌均有发育,新滑塌多呈线状延伸,梯状滑塌特征明显,分析认为新滑塌近期并无进一步滑动的趋势。受古岸线残留地貌控制,南部地形起伏较大,发育一系列隆起脊,K1—K4隆起脊近NE—SW走向平行排列,K5隆起脊为E—W走向与之相交。另外,研究区发育大量麻坑,直径30~100 m,麻坑深度1.0~3.0 m。  相似文献   

5.
舟山海域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可划分为两大类9种类型,两大类为活动性灾害地质因素和限制性地质条件,9种类型分别包括海底活动断层、滑坡、浅层气、潮流沙脊和沙波、海岸侵蚀(属活动性灾害地质因素)和不规则起伏的浅埋藏基岩、埋藏古河道、水下陡坎、冲刷沟槽(属限制性地质条件)等。滑坡主要是由重力作用所致,多发生在通道深槽边坡、通道凹岸、通道交汇处、通道中高地边缘、通道边坡次级沟槽等部位。浅层气主要分布在自岸滩至25m水深范围内的泥质、砂质沉积区。侵蚀海岸大多分布在濒临开敞海域的基岩海岸和岛屿向海侧。潮流沙脊和沙波多见于潮流通道的口门或口外,深槽边坡也有分布。不规则浅埋藏基岩常出现在沿岸区域和岛屿附近。埋藏古河道主要分布在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的内陆架地区,此外,在岱衢洋、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的灰鳖洋、中街山列岛东部海域也见到少量的埋藏古河道。陡坎以侵蚀成因及滑坡成因为主,发育广泛,其高度和坡度变化较大。冲刷沟槽主要分布在岛屿之间狭窄、潮流或水流较急的区域,陡峭的沟槽常伴生陡坎,易产生滑坡,部分地段有波状微地貌发育。本文认为,研究区海洋灾害地质因素的发育离不开地形地貌、底质和水动力条件,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见多种灾害地质因素相互依存,互相触发。潮流作用下海底浅部沉积物的活动性是引起研究区海洋工程设施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各种环境地质问题,海岸带工程用海项目不仅受到灾害地质的威胁,同时也局部地改变了海岸带地质环境,触发灾害地质问题的产生.通过对海岸带工程用海类型及其地质问题的分析,探讨各类灾害地质因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海域使用论证阶段对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灾害地质风险进行专题研究,有利于工程用海项目进行风险控制,为用海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架沙漠的形成与大陆荒漠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根本内因,古老沉积层的油气矿床中的碳氢化合物由于地壳运动而不断渗透、扩散、挥发。这些混合物的分子长期运动,透过层、砂层殃及植被,使植物污染萎。植被的破坏,消失是形成荒漠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是目前东海陆架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已经开发的有平湖和春晓两大油气田,过去数十年中,海洋地质工作者为确保石油钻探平台安全就位和施工开展了大量井场调查工作,但是仍有少数井位出现了平台桩腿穿刺和不均匀下陷等状况。究其原因,认为井场调查多侧重于单点地质条件评价,对区域海底潜在灾害地质因素的发育规律、分布特点和致灾机理的认识不够。为此,利用历年海洋基础调查资料加以总结研究,就区域范围的潜在灾害地质因素类型及分布作出探讨。初步识别的类型有:海底沙波、海底冲刷侵蚀区、侵蚀槽、侵蚀坎、海底麻坑、浅层气、高压浅层气、透镜状地质体、埋藏古河道、埋藏滑塌体、浅层微断层等。这些灾害地质因素在当前地质条件下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是潜在的地质灾害,一旦受外力机制触发,就有可能对海底构筑装置产生灾害性影响。以物探数据为基础,重点叙述其类型特征、存在状态和分布范围,以期为后续的井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天津永定新河河口灾害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钻孔地层资料和声学地层解译资料,阐述了天津永定新河河口地区的多种影响工程建设的灾害地质因素,详细分析了这些灾害地质因素的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危害,并提出了对这一地区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奎寰 《海岸工程》1996,15(4):86-91
研究了喀拉海陆架沉积物的物理性质,该陆架沉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沉积物沉积的自然环境,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形成条件及其性质的多样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是气候,新构造和古地理条件。物理性质的时间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由陆架地貌格局和物质沉积的具体条件所控制,沉积物成因类型和沉积相(环境)之间是协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西地中海加的斯湾、埃布罗湾、巴塞罗那岸外和利翁湾等外陆架和陆坡上部分布大片的砂质水下沙丘、沙带、沙脊以及沙席等砂质底形。沙丘长为150~760 m,最长为3 km;高一般为0.1~5.0 m,最高为20 m。背流坡指向SW,丘长与丘高相关斜率为H=0.934L0.006 3,低于1978年世界标准的F氏斜率线;沙脊长为4~24 km,宽为1~2.3 km,高出海底10~30 m。砂层厚约12~30 m,其成因与冰消期古岸线相关。以水深350 m的直布罗陀海峡为中心,大西洋低盐水团和地中海高盐水团相交换而形成的地中海环流是导致海底砂质底形发育的主要动力,陆架外侧普遍分布的垂岸沟谷及顺谷流也起一定作用。据14C年代测定,大型沙丘沙脊形成于距今13~11 ka的冰消期,当时海面波动式趋稳。现代洋流只能在暴风浪期间、底流速较大时才能带动泥沙运动且进行局部修饰、破坏和蚀低原砂质底形。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东海沿岸嵊山(北)和厦门(南)站1960—2001年海表温度(SST)监测数据与东中国海1982—2011年AVHRR水温资料,讨论了台站监测的空间代表范围,分析了东海陆架SST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嵊山和厦门站SST变化分别代表内陆架和台湾海峡。东海陆架52年来SST总体呈升温趋势,冬季最为显著;内陆架的升幅远大于台湾海峡。内陆架水温冬季分别在1977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跃升,共升温2.34℃;春、夏、秋季均在1994年发生冷暖转折,分别升高1.19℃、1.43℃和1.16℃。台湾海峡水温冬季在1989年跃升0.91℃,夏季在1987年跃升0.38℃,春、秋季则在1996—1997年间分别升温0.80℃和0.58℃。全年水温变化最大处在长江口附近内陆架海区,可能的主导因素是低盐水与外海水混合:随季风、降水、径流变化的沿岸流、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给该区域带来不同水团,使得热量向下层输运减少,从而导致东海内陆架升温快于其它海区。  相似文献   

13.
最新中国近海陆架底质类型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编绘我国近海陆架沉积物(底质)类型分布图的历史和过程,阐述了近海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其形成规律,并提供了一幅最新的沉积类型图。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岸,自纽约长岛经马里兰、新泽西直至弗罗里达基本属于沙坝渴湖岸,岸外的内、外陆架上分布一系列水下沙脊及脊间沙带、沙丘和沙波等次一级底形。按新泽西岸外20-80m水深处35个沙脊的统计,脊长约2~11km,宽约1~4km,长宽比界于2:1~3:1之间,与世界典型沙脊长宽比40:1比较,本区沙脊属于短轴浪控型,脊高约1~3m,或者更高。向NE10°~30°伸展,两坡不对称,上游坡平缓,下游坡较陡,约2.5°~7.0°。按34-48m水深处的“黄金沙脊”上的20余钻孔岩心分析和HC年龄测试,划分沙脊自下而上3层地层:9~11kaBP以前的平原陆相层;9—5kaBP的下部沙脊沙层;5kaBP以来的上部沙脊沙层。上部沙脊层不断向下游SE侧超越迁移,局部定位观测的沙脊迁移率为1~2m/a。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地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二十多条测线的测深、旁测声纳和浅地层连续测量的调查以及底质等资料,概述了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堆积平原地貌及其上的地貌类型,其中海底沟,坎、岗阜等地貌类型的线性排列和古海岸线的位置相应。  相似文献   

16.
东海北部陆架外缘的边缘沟、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北部陆架外缘向陆坡的转折处,经过历年调查证实,存有一些沟,坎式地形,它们断断续续地向NNE方向延伸,几乎可以连成一条与陆架外缘坡折线平行的沟和钦。这些沟,坎式的地貌类型,主要是由于陆架外缘受近构造运动产生断裂,出现断层,使海底下落,另外陆架上混浊流也使陆架外缘的沉积滑塌落,加工黑潮流的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黑潮入侵东海陆架途径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项目二"黑潮及其变异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航次调查资料、历史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对黑潮入侵东海的途径、机理和影响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在长江口邻近海域的赤潮高发区,多学科研究结果证实存在黑潮入侵东海陆架近岸的底部分支,该分支是黑潮影响近海生态过程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底部分支存在季节变化:通常情况下,在春季开始出现,在夏季7月份达到最强,可以入侵到近岸50m等深线位置,向北可到达30.5°N附近,然后在秋、冬季其入侵主轴位置逐渐远离岸线向外海偏移,不会入侵到50m等深线以西的近岸区域,该底部分支出现和赤潮发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数值模拟和观测结果表明黑潮入侵底部分支还存在年际变化。基于地球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地形β-spiral理论,并为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所验证,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黑潮入侵分支会存在,并且该理论预测出凡是黑潮路径与等深线不平行的地方都会发生入侵流的垂向偏转,底层流的方向和地形梯度的角度决定了入侵主要发生在底层还是表层,且该理论在世界大洋具有普适性。此外,研究还表明,黑潮入侵底部分支可以把具有高磷酸盐、高盐、溶解氧含量相对较低等特征的黑潮次表层水及热带藻种等物质输送到长江口邻近海域,从而对东海陆架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汪嘉宁  魏皓  李伟 《海洋与湖沼》2012,43(3):643-648
基于东海内陆架P2连续站春季流速和环境要素的观测数据,发现该站存在由浙闽沿岸水系和陆架混合水系界面形成的较强跃层,跃层的浮频率在1×10-3s-2左右。跃层上下水体的温盐值变化和流场的变化有相关关系。环境要素在跃层的影响下呈现显著的分层结构,说明跃层对环境要素的垂直交换起到了限制作用。同时跃层的存在也为内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斜压结构主要由具有半日潮频率的内潮和近惯性频率的内波组成。在观测开始和结束时刻,跃层深度显著抬升,跃层中存在Ri-1大于4的情况,这与叶绿素溶解氧跨跃层现象存在的时刻对应,说明这两个时刻水体由于内波活动改变了跃层深度并存在剪切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引起了水体的垂向交换,为环境要素的跨跃层混合提供了条件。跃层和内波分别对环境要素的垂直混合起到了阻碍和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海西南部陆架锋区锋断面环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水陆架锋是近岸混合区与外海层化区的分界面,对近海海雾形成、渔业生产及污染扩散有重要影响。赵保仁根据实测SST资料利用Simpson-Hunter参量提出黄海沿岸区域存在潮混合控制的浅水陆架锋,他还进一步指出,黄海沿陆架锋与冷水团边界区是黄海的主要上升流区,即锋面上升流区,夏季黄海西部沿岸存在沿冷水团锋面南下的强流。James用这一诊断模型讨论过锋区环流情况,Garret等用的是半诊断模型。他们均得出垂直于锋面的断面内在锋区附近存在着双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东海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接合部位,受两大板块活动的影响,新构造期海域活动强烈。我们结合最新收集资料文献,从地形地貌、地热异常、断块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差异升降、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及岩浆岩活动等方面,着重论述了东海陆架及邻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为东海海域新构造分区、地震预测、区域稳定性评价等提供若干资料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