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中国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的滇黔桂和陕甘川地区,原生金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已超过一千吨。其中,滇黔桂"金三角"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的地区,也是最主要的卡林型金矿产区,提供了中国约1/5的金矿储量(张鸿翔,2009)。该区著名的金矿床包括:水银洞、烂泥沟、泥堡、紫木凼、戈塘、高龙、金牙、丫他、板其等。板其金矿床是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带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卡林型金矿床(李朝  相似文献   

2.
川北的联合村金矿和甘南的阳山金矿均为类卡林型金矿床.金矿形成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与秦岭(华北)被动陆缘沉积构造活动带的对接部位.矿石类型不仅有各类沉积岩型,并有同等比例的蚀变脉岩型.金矿物粒径小于0.1μm.单体金占总含金量的91.6%,为易选金矿石.金矿床具有Au,Ag,As,Sb,Hg,Cu,Pb,Zn,Tl,Se,Te,Mo,Ba低温元素组合及丰度.除金矿床的容矿岩石与卡林金矿有所区别外,区内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美国卡林型金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3.
<正>卡林型金矿又称细微浸染型金矿(micro-disseminate type gold deposit)。以美国内华达北部卡林金矿为代表的世界超大型金矿床类型,金以细微粒浸染状产于碳酸盐岩中,含金地层为志留系罗贝特山建造的泥质、硅质白云岩。中国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RGNR)带动了整个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1986的贵州安龙幅1:200000比例尺地球化学填图发现了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自此在这一地区,全国区域化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了渗流热卤水成矿模式、层控成矿模式、吉尔斯与尼尔逊式成矿模式、浅成低温热液或热泉沉积成矿模式、岩浆热液成矿模式、浊积岩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和描述性模式等8种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床与之对比,认为接近吉尔斯与尼尔逊式成矿模式.也与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进行了类比,有许多方面相近.但也存在某些差异,为我国研究卡林型金矿床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建造是产于碳酸盐和碎屑沉积岩层中的一种充填和交代浸染型金矿床,于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地区首次发现,故称为卡林型金矿床。除了卡林地区外,在内华达的科特兹(Cortez)、格彻尔(Getchell)、曼哈顿(Manhaton)等地均有产出。自1965年以来到1980年止卡林矿山产金超过了124吨,为美国仅次于霍姆斯塔克的第二大金矿。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苏联、新西兰及中国等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这一类型金矿床。尤其是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规模很大,品位极高(Au达85克/吨,Ag500克/吨)。它是一种相当有远景的矿床。鉴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矿床:基于成矿时空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10年金矿床分类研究成果,总结了金矿床分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认为金矿床分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分类,相当于过去所说的成因分类;二是应用分类,相当于矿床的工业分类.提出基于成矿时代(时间)-成矿环境(空间)为坐标系的新的理论分类方案.将内生金矿床划分为6种理论类型,即裂谷型(拉张期)、俯冲造山型(俯冲期)、碰撞造山型(碰撞期)、伸展造山型(伸展期)、板内(非造山型)("稳定"期)和过渡-叠加-复合型.将含金地质体的性质(种类)或矿床的突出产出特点作为划分金矿床应用类型的准则.对近8 000个金矿床的统计分析表明,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角砾岩型、斑岩型、微细浸染型(卡林-类卡林型)、(次)火山岩型(低硫、高硫)、夕卡岩型、(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型、蛇绿岩(套)型(基性-超基性岩型)、红土(铁帽)型、(砂)砾岩型等11种金矿床类型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应用类型.讨论了新矿床分类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外和我国相继发现了一些产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含微细粒一次显微细粒金的矿床.此类矿床以卡林金矿为代表,称为“卡林型金矿床”,如美国的卡林、科特兹矿床;我国陕西二台子、贵州苗龙、湖南石峡金矿床等.刘东升认为,此类矿床是渗流热卤水成因的金矿床. 在这些矿床中,有一套特征的元素共生组合,它们是Au,As,Ag,Hg,Sb和Ba.表现在矿物上主要为自然金、自然银、雄黄(雌黄)、辰砂、辉锑矿和重晶石.这套元素共生组合在时间上、空间上与金矿床密切共生.如美国卡林金矿带与一个汞矿带和一个重晶石矿带平行,局部重叠,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雄黄、辰砂、重晶石和自然银.苗龙金矿床产在三(三都)-丹(丹寨)汞矿带南缘,地球化学异常为Au-As-Ag-Hg-Sb-Ba,矿区附近有重晶石矿点,矿物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及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阳山金矿床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金主要以微细粒金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和黏土矿物中.矿床的钾-氩、氩-氩、氢、氧、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阳山金矿形成于侏罗纪早期(195Ma),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岩浆-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其不同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以及类卡林型金矿,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均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次发现卡林金矿,为金矿找矿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全球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70年代末,在中国贵州和陕西先后发现板其、二台子两例卡林型金矿床(张复新,1984),随后在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和西北缘发现一大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普传杰等,2003;彭渤等,2002)。川  相似文献   

10.
拉尔玛金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南亚带西倾山的金成矿带上。赋矿地层为下寒武统俄都组的含炭绢云母板岩及含炭硅质板岩,金矿体多位于背斜轴部的倾状部位,呈层状、似层状、分枝状产出,受地层、构造的双重控制。本文对该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均作了阐明和分析。通过综合研究,拉尔玛金矿床属层控—后期热液(热卤水)再造炭硅灰(泥)岩型微细粒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维基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3):173-176,195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金矿化异常区.  相似文献   

12.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亦称浸染型金矿或含金碳酸盐矿床.属于该类型的金矿床除卡林外,尚有内华达州的格彻尔(Getchell)、科特兹(Cortez)、金亩(Gold Acres)、曼哈顿(Manhattan)、布特什拉甫(Bootstrap)等和犹他州的默库里(Mercur).卡林型金矿的发现被称为美国矿业史上的“一个轰动性事件”其产量已跃居美国金矿的第二位.此后,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和苏联等国也相继发现了卡林型金矿.特别是在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中发现的该类型矿床,规模很大,品位极高(金达85克/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发现了一批以沉积岩为主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其地质特征类似于美国西部的卡林型金矿。找矿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产出卡林型金矿床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作者对我国近20个卡林型金矿床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卡林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是我国最大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西秦岭造山带中的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床在地质特征上虽具有共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西秦岭北成矿亚带的礼-凤-太古生代盆地中的金矿床主要受剪切带、隐爆角砾岩和张性断裂控制,且矿区花岗岩类比较发育,已被划归为类卡林型(或造山型);而西秦岭中、南成矿亚带  相似文献   

15.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亦称浸染型金矿或含金碳酸盐矿床,属于该类型的金矿床除卡林外尚有内华达州的格彻尔(Getchell)、科特兹(Cortez)、金亩(Gold Acres)、曼哈顿(Mannhattan)、布特什拉甫(Bootstrap)等和犹他州的默库里(Mercur).卡林型金矿的发现被称为美国金矿业史上的“一个轰动性事件”,其产量已跃居美国金矿的第二位.此后,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和苏联等国也相继发现了卡林型金矿.特别是在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发现该类型矿床,据说规模很大,品位极高(金达85克/吨,银50O克/吨).卡林型金矿已成为一个有远景的重要的金矿类型.但是卡林型金矿找矿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金的粒度特别细,大部分为显微  相似文献   

16.
卡林金矿是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石储量2000~3000万吨,平均品位7克/吨.该矿床是产于碳酸盐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金呈浸染状产于下志留统罗伯茨山组顶部的硅化粉砂质白云质灰岩中,矿体厚度从几英尺至几十英尺不等,呈不规则层状顺层产出.金的粒度特别细,大部为次  相似文献   

17.
夏勇 《矿物学报》2007,27(Z1):532-533
黔西南地区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地区,是滇黔桂"金三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区卡林型金矿床,就其产状、形态和构造控制可分为断裂型和层控两大类型,断裂型金矿如:烂泥沟、丫他、板其、紫木凼(上部矿体)等金矿床,金矿多产于高角度压扭性断裂中,赋矿层位一般为中、下三叠统地层,容矿岩石主要是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18.
沈坝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缘,为化探异常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在志留系下统的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中亚段的岩层内。炭质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夹含炭变质砂岩为含矿主岩。矿床内综合利用元素低,为单一的金矿床。矿石中的As含量甚微,表明该矿床不同于展布滇黔桂接壤区和西秦岭地区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金矿床和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柏林 《地质论评》2001,47(1):111-112
金矿床仍然是31届地质大会的主题之一,综观本届地质大会中有关金矿床的研究成果,对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进展。1 金矿床的分类 R.Kerrich&R.Goldfarb等提出一种新的金矿床分类方案。他们依据金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划分出6种主要类型,每种都有金储量达100~1000t的代表性成矿省。这6种类型是:①造山带型金矿床,②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④铜—金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卡林型金矿是6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一种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该类矿床储量大,Au:Ag(储量)>1(从7:3~30:1),含金品位5~10g/T,矿化较均匀,埋藏浅,易采集,为一个很有前景的新的金矿类型,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我国几个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并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