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冬小麦是博山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3%。近年来,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这是小麦丰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秩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濮阳县气候与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前的日照时数、越冬期的平均气温和大于O℃的积温、拔节~孕穗期的降水、孕穗期的日数和抽穗期的日数对亩穗数影响较大;返青至孕穗期的日数对穗粒数影响明显;千粒重则和开花期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日较差相关较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7年社会主义国家水文气象和气象局局长会议农业气象研究组通过的决议,各国农业气象人员就农业气象预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于1981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专家会议,交流了其科研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冬小麦物候预报和生长状况预报;冬小麦地有效土壤水分预报和不同地区的冬小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产量农学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冬小麦产量农学预报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新疆冬小麦分区、分县产量的农学预报模式。利用本模式可在新疆不同区、县,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苗期、停止生长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及其生长发育状况作出冬小麦产量长、中、短期预报和实行定点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积分回归和数值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玉林县历年气象要素的变动与晚稻大面积单产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找出影响玉林县晚稻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 因子,并用多元回归初步建立了晚稻产量的预报方程。 一、资料来源与处理 产量资料为 1965—1980年的平均亩产,气象资料用玉林县气象站同时期的气象要 素,进行统计分析。 逐年水稻产量波动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 起的,大体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气象因子 的影响,二是生产力变化的影响。为了研究 气象条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把生产力 的影响因素去掉,称去掉“产量时间趋势项”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冬小麦动态产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河南省冬小麦生态生理特征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等方法分别构建了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适宜度函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个或几个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正负效应可能被其他因子加强或减弱。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平均法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以反应多因子对产量的协同影响效应。以此建立了3月上旬、4月上旬及5月上旬的动态产量预报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反映小麦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可在实际预报业务中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冬小麦为主的旱地粮食产量预报,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大问题。现代产量预报方法可归结为动力气象和生理气象预报两大类。但是,由于每个类型涉及的待测因子高达六、七十个,从而使系统预报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我们筛选出  相似文献   

8.
以八五六农场农业和气象资料,通过历史产量曲线、气候调和量的规律对比,具体分析了该场历史农业产量的波动情况及与调和气候的关系,得出了八五六农场的农业发展潜力主要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9.
10.
夏玉米是博山种植面积较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57%。玉米产量虽有上升的趋势,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1965~1982年的玉米产量资料与气象资料为样本,试图通过客观的数学分析,揭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建立玉米产量的气候模式,为博山的玉米生产提供农业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生物、特殊气候等要素与小麦产量关系的基础上,用剩余法逐项扣除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后,建立了冬小麦产量气候预报模式。式中各项计算均有明确的农业、生物学意义。此外,本文还对几种y_t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y_t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冬小麦产量预报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平凉地区是甘肃省主要冬麦区之一,年均播种面积在250万亩以上,约占作物总面积的50%。由于受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冬麦产量低而不稳,历来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1985年以来,我们对平凉地区冬小麦产量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从气象角度探讨了全区冬小麦产量预报的一些方法。经  相似文献   

14.
吴树功  邢秀芹 《山东气象》1996,16(A00):40-42
从产量序列的完全模拟角度出发,用构造函数序列模拟产量的趋势项,用周期延拓序列矩阵的主分量模拟气象产量,提高了预报的合理性及稳定性,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1998年度冬小麦产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 《湖北气象》1998,(2):31-31
1 预报依据1.1 天气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湖北各地小麦常年播种期大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1997年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大播期在10月中旬,播期比常年提前8~10天;鄂西北大播期在11月上旬,其中鄂东北播期提早2~4天,鄂西南则推迟5天左右。播种期间全省大部地区温光适宜,降水正常,土壤墒情较好。 小麦播种10天左右开始出苗,其中江汉平原6天左右,鄂北和鄂西北8~10天;鄂东北10~13天,出苗后苗情大部为1~2类苗。由于气候偏暖,气温较高,土壤相对湿度一般在70%~90%,全省大部地区小麦进入分率期在12月上中旬,比常年提早10~15天,少数地区推迟5~7天(如郧西迟7天,麻城迟5天)。播种到冬至前(12月20日)的积温,大部地区400~600℃,比常年偏多50~100℃,少数地区偏少50℃左右(如随州少45℃,枝城少59℃)。  相似文献   

16.
作好冬小麦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根据平凉市统计局提供的冬小麦产量资料,利用平凉市的气象资料及有关环流参数资料,分别建立了平凉市冬小麦气候产量的气象模式、环流模式和周期分析模式,进而对冬小麦产量集成预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延安地区冬小麦产量受越冬冻害的危害极大。洛川小麦受冻后在死苗上没有偏北地区严重,但麦株受伤对株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有较大影响,致使暖冬增产,寒冬减产。越冬冻害成为左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用越冬条件来试作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18.
史定珊  关文雅  毛留喜 《气象》1986,12(11):31-34
本文在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研究了冬小麦产量预报业务工程系统中的监测、模型、试验、人-机、服务等子系统,使产量预报业务服务具有“解释、预测、对策、管理”等功能。在其运行控制过程中,先由监测子系统收集有关产量形成的信息,经传输集中和筛选,由人-机子系统和信息介质起动模型,输出处理结果并进行集成,最后通过服务子系统发挥效益。在此过程中,不断反馈,不断试验,调整系统结构,使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时段非线性影响分析的冬小麦产量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冬小麦产量预报的准确性、稳定性, 通过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的膨化相关普查, 筛选出长时段、非线性因子组建预报方程,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经4年的使用验证及与其他几种统计方法的比较, 该方法预报结果较为理想, 可用于基层台站的冬小麦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20.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尚红敏(伊川县气象局·471300)1引言豫西冬小麦生产绝大多数地区完全依赖于老天,产量表现为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大丰收。产量高的年份较上年增产197%,低的年份较上年减产48%,致使各种统计预报模式无能为力。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