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牛耀龄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洋岩石圈与地幔动力学超净实验室建成。该实验室旨在通过分析测试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探讨全球大洋岩石圈成因和地幔动力学问题。该超净实验室设施、条件、环境均属国际一流,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介寿 《地学前缘》2007,14(3):1-20
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地区是由约30多块尺度不同、形成时代和性质各异的板块或地块拼合而成。这些岩石圈板块或地块经过长时间的漂移,多次聚合与分离,碰撞与增生,在新生代最后形成现代的拼合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的板块或地块可以分为以下六类:(1)前寒武纪巨型克拉通地块及地盾;(2)前寒武纪小型克拉通地块及板块;(3)显生宙造山带及汇聚地块;(4)陆陆碰撞型地块及造山带;(5)新生代边缘海海盆;(6)大陆裂谷盆地及增生地块。高分辨率地震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同一类型的板块或地块的岩石圈和软流圈的速度结构十分相似,呈现出其独有的速度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板块或地块的速度结构有重大差异。直到400km深度,各个板块和地块的横向差异才逐渐减小。一般而言,前寒武纪克拉通板块及地块的岩石圈巨厚具有高速性质、软流圈很薄或不存在;边缘海、造山带等区域岩石圈较薄和速度较低,软流圈发育。根据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地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人工地震剖面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建立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状况、专业人才队伍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验室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元素丰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大洋地壳、大陆地壳、上地幔和球岩石圈的元素丰度资料,本文初次分别求出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元素丰度.可用作研究化学元素在洋圈或陆圈内各地区分布特征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相似文献   

9.
10.
岩石圈动力学是当前国际构造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六十年代,赫斯《地球诗篇》的畅想,孕育了板块学说,进一步促进了地学的跨学科大联合、大协作,内容涉及到探讨地球起源、演化、资源、能源与环境,正向纵深两个方向迅速发展。 从大系统递阶分层分解与协调性原理来看,地球的分层构造符合这一原理。大系统可以分解为一些子系统、次子系统,我们可以把岩石圈作为地球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次子系统有它们各自的性能与形态,并力求达到它们的最优状态。从系统的整体观点看,这些最优状态都是局部性的,各子系统、次子系统相互之间要满足协调性条件,局部最优必须满足全局最优。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将是系统科学进入地学的一个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1.
12.
地幔富硅交代与大陆岩石圈的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辉  周新华 《地学前缘》2001,8(3):141-146
富硅交代是弧下地幔中熔体岩石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造成古老克拉通陆下岩石圈地幔富硅的主要机制。在弧下地幔捕掳体中 ,橄榄岩被来自俯冲洋壳物质部分熔融生成的含水富硅熔体交代后 ,斜方辉石含量的增加使全岩富集SiO2 ,斜方辉石显示异常低的Al2 O3和Cr2 O3,微量元素上表现为强烈富集LILE ,强烈亏损Nb ,Ta和Ti。在古老克拉通地幔岩样品中 ,方辉橄榄岩具过剩的斜方辉石 ,橄榄石的Ni含量与斜方辉石的组成含量成正比 ,而和橄榄石的x(Mg) /x(Mg +Fe2 +)值没有正比关系 ,被解释为亏损的地幔橄榄岩和来自俯冲板片的富硅熔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熔体岩石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陆下岩石圈地幔富集SiO2 ,这种被含水富硅熔体改造后的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造成陆壳富硅富镁的主要原因。含水富硅熔体对岩石圈地幔的影响程度也可能是大陆岩石圈增生或裂解、增厚或减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幔粘滞性及粘滞结构、地幔热状态、地幔热生成三个方面,探讨了地幔物质发生对流的物理背景,并归纳出地幔对流模式热动力系统,在此基础上剖柏了地幔对流和现代板块构造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地质》1995,9(3):349
摘要: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LTD)简介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于1994年3月16日经地矿部科技司批准正式成立的。组成与规模本室有固定人员12人,其中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相似文献   

16.
全球多地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微粒金刚石,并在中国西藏南部和俄罗斯乌拉尔北部的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原位产出的金刚石,认为是地球上金刚石的一种新的产出类型,不同于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和超高压变质型金刚石。它们与呈斯石英假象的柯石英、高压相的铬铁矿和青松矿等高压矿物以及碳硅石和单质矿物等强还原矿物伴生,指示蛇绿岩中的这些矿物组合形成于深度150~300 km或者更深的地幔。金刚石具有很轻的C同位素组成(δ13C-18‰~-28‰),并出现多种含Mn矿物和壳源成分包裹体。研究认为它们曾是早期深俯冲的地壳物质,达到>300 km深部地幔或地幔过渡带后,经历了熔融并产生新的流体,后者在上升过程中结晶成新的超高压、强还原矿物组合,通过地幔对流或地幔柱作用被带回到浅部地幔,由此建立了一个俯冲物质深地幔再循环的新模式。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等深部矿物,质疑了蛇绿岩铬铁矿形成于浅部地幔的已有认识,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邓晋福  赵海玲 《现代地质》1992,6(3):267-274
本文首次提出中国北方大陆下存在一个地幔热柱的论证,并提出亚热柱(sub—plume)的新概念。热柱的中心与边缘部分的隙间熔浆分别为苦橄质玄武岩与碱性玄武岩。在渐新世到中新世约18.4 Ma内,北方大陆以3.26cm/a的速率向东南飘移了约600km,使日本海、渤海—华北平原等脱离热柱。导致晚第三纪日本海扩张的停止,渤海—华北平原等早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突然中止。火山喷发期间,在热柱头部若干个亚热柱的形成,好似若干个“铆钉”穿入岩石圈,有效地阻止了岩石圈的飘移(这时的飘移速率只有0.05cm/a),我们把火山喷发称为固定岩石圈的“铆钉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的节要。它对我国现今活动着或在新生代活动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作用过程作了综合概括,重点是板内现象,并从板块构造作用基本过程上对它们加以解释。中国的岩石圈很不均匀。其动力学涉及8个活动亚板块和有关的17个构造块体的性质、它们的相对运动和构造应力场、以及新构造变形的特征。阐明了我国岩石圈现今运动和变形及其与深部过程的关系和横向非均匀性、密度差及应力状态等将会导致运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次点火山(petit-spot volcano)是指远离大洋中脊和地幔柱的大洋板块在即将进入俯冲带之前,由于板块的弯曲引发部分熔融所导致的局部海底火山作用。次点火山有时夹带有来自深部岩石圈的包体和捕虏晶,是了解大洋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信息载体。次点火山自从在日本外海发现以来,在智利,汤加及巽他等俯冲带外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